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旅小说】乔宪忠‖​​军嫂李雪梅

军嫂李雪梅

文/乔宪忠

 
李雪梅,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军嫂,十二年前,丈夫当兵去了部队。后来在部队提了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连长。平常带兵训练,十分紧张。很难抽出时间来回乡探亲。
按规定,李雪梅符合随军条件。可以去部队跟随丈夫一块生活的。可眼下,她去不了,也不能去。家里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八十多岁的老公爹需要人照顾。她若走了,老公爹谁管?婆婆早几年就去世了。十年了,都是李雪梅在照顾着他。她比亲闺女还尽心哩!
“梅——!我——我想尿尿!”这不,碗筷还没放下来,老公爹又叫她了。
李雪梅赶紧地放下碗筷,拿了尿盆,几步跑到了堂屋里。她慢慢的把公爹扶起来,又把尿盆放好。伺候公爹撒完尿,她把盆子倒掉涮洗干净,以备再用。
每天的早晨,老公爹睡醒后。雪梅都用温水给他洗手洗脸。完了,就去准备早餐。把热乎乎的饭菜,端到公爹的面前。伺候他先吃罢了饭,自己在去吃饭。
夏天的时候,气温高。雪梅就坚持着每天都给老公爹用温水擦洗身体。一天至少两遍。有时天热得很,就擦洗三遍。衣服是每天都要进行换洗的。


寒冷的冬季来临时,雪梅老早地就把老公爹冬天穿得棉衣服准备好。在屋里生个小火炉,床上在给老公爹铺上个新里新表新棉花套成的小褥子。在小褥子的上面在垫上一个尿不湿。免得弄脏了被褥。
老公爹年纪大了,自控能力差。有时候不小心拉到了裤子里,尿到裤子里。雪梅就及时地为他清理,及时地给他换上干净的棉服。这样的日子一坚持就是十年。雪梅她一句怨言都没有。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不生个小病小灾的。有时老公爹不注意感冒了,雪梅就守护在身旁为他端水递药。让老公爹尽快康复起来。
日子久了,多数的村民们都翘起来大拇指夸赞李雪梅:“是咱们村里的好媳妇,真是百里不挑一的好媳妇儿!就是自家的亲闺女也很难做到这样子呀!”
也有少数的人持相反的意见:“现在是经济社会,人都很现实。又不是自己的亲爹,费心巴力的伺候一个瘫痪在床的老头子,不值得!依我看,这个李雪梅有点傻。哪有儿媳妇给老公爹擦洗身子的。”
“就是!就是!老头子的一个儿子去当了兵,老伴又去世了。这个李雪梅也是个傻帽儿,年纪轻轻的,整天拴在家里伺候一个半死不活的老头子,憨死了。要叫我早就离开他家了。”一个中年妇女附合着。
面对村民们的风言风语,雪梅可不这样想。她心里想着让丈夫安心服役,在部队带好兵,保卫好国家和老百姓的安全,比啥都强。家里那怕有千斤重担,她愿意一人去挑。外边的人爱说啥说啥,随他们去。凡正我李雪梅初心不变,我既然嫁给了军人,俺一辈子就是军人的妻子。与军人的命运就连在一起了。
对儿媳妇常年累月地伺候自己。老公爹也常感动的流泪。喃喃自语:俺家摊上个好儿媳是俺八辈子修来的福分。我就是哪天死了,也值了!
儿媳妇又给他送饭来了,一碗肉片烩蒜苔,香喷喷的。外加一个热腾腾的大蒸馒。李雪梅端着碗,慢慢的送到了老公爹的床前。跟他说:“爹——!您趁热乎吃吧。注意别烫着了。”
老公爹哆嗦着嘴说:“雪……雪梅啊,真的是难为你了,我的儿子小军在外边当兵,没……没有空儿管我,都……都是你床前床后的给我端屎擦尿,伺候着我吃喝拉撒。你还要照顾上学的孩子,真的是难为你了,闺女。你比亲闺女还要亲哩!这个家要是沒了你,天早都塌了。如果有来生,变作牛马我也要报答你!”
“爹——!您快别这么说。我是您的儿媳,就是您的亲闺女。我们是一家人,伺候您是我应该做的。建军为国当兵不在家,家里的担子我不来挑谁来挑。有我在,我不会让爹您受委屈的!”
乡镇和县里得知了李雪梅的事迹后,专门派记者来家采访了她。她却啥都不说,只说了一句话:“俺是军人的妻子,伺候军人的爹是俺应该做的。”县乡两级政府对她的行为作出了表彰,还把她的事迹刊登在了家乡的报纸头版上。黑宋题目很醒目:好军嫂李雪梅胸怀坦荡,伺候老公爹十年无怨无悔!人生的好时候能有几个十年呢,李雪梅为了丈夫,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这个家。
突然,有一天年逾九旬的老公爹去世了。儿子建军被部队特批回家料理父亲的后事。当他回到家里时,媳妇李雪梅早已经把老公爹的后事安排好了。就等丈夫来了下葬呢。
建军到家后,先到爹的灵前磕了头。伤感的哭了一阵子。然后又要给妻子雪梅磕个头,感谢她这十年来替他行孝的善举。却被妻子一把拦住了,深情地说:“是俺不好,沒照顾好咱爹。他去了。”随即,李雪梅也哭成了个泪人。
建军怜惜疼爱地跟妻子说:“雪梅,我的好妻子,咱儿子的好妈妈。这些年,你自从跟了我,所有的辛酸,所有的委屈,我建军都知道。对咱爹,对这个家你尽心了!”
丧屋里,夫妻俩又是一场抱头痛哭。旁边的人都为之动容。村民们对好军嫂李雪梅,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老公爹去世时,很幸福也很安祥。圆满办理了老爹的后事,建军要接妻子和儿子去部队。雪梅却说:“咱家里还有几亩地呢,俺舍不得!”
“现在兴土地流转,咱就把土地交给村里的合作社去经营。他们会把土地管理的更好。”
不管咋说,建军这次无论如何都不会再让妻子受一点委屈了…… 

宋伟这小子胃口真好,这顿饭,他一口气吃下去两碗大米饭,又干掉了两个白面馒头。连盘子里的菜水儿都添了个精光。只有挨过冻的人,才知道衣暖。那怕是破衣,也能御寒。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知道饭香。那怕是剩饭,照样饱腹。宋伟吃饱喝足后,头脑也顿时清醒多了。
从此,“悯农二首”成为了报训队战友们的队歌。进食堂前,大家先唱上一遍方可进去用餐。
队伍中,唱得最响亮的那个人就是新兵宋伟……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乔宪忠,中共党员。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退伍后,曾在金乡县鸡黍镇人民政府仼文化站长二十多年。喜欢写作,曾在中国文化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法制报、文化月刊、农民日报、农村大众报、乡镇论坛、戏剧丛刊、济宁日报等报刊发表过作品。2010年8月,被借调至金乡县委宣传部诚信文化研究中心,专职于诚信文化研究工作。2018年退休。期间,撰写并发表了多篇诚信文化论文及一些文艺作品。分别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作过论文研讨与演讲。现为山东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戏协会员,山阳书院特邀研究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宇《乡村情感》
我写《张桂芬》(大结局)——王彩娜
小说连载 | 《绿色记忆》之:儿媳与公爹 | 作者:刘月凯
长篇小说|| 杜素焕:活埋(3)
多儿多女多冤家 | 采耘
吉林作家‖【公爹也是爹】◆陈建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