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拉英雄传||第三回:英雄九连,二一一出生入死; 遭敌炮击,二五五壮士殉国。

谨以此章回体《那拉英雄传》敬献给在“5·31”作战和出击211高地战斗中浴血奋战的勇士们!

让那死者有不朽的名
让那生者有永恒的爱
  ——作者题记


第三回

英雄九连,二一一出生入死;
遭敌炮击,二五五壮士殉国

那拉山口起狼烟,

越军强盗犯边关。

英雄九连飞将在,

金戈铁马战犹酣。


前回书说到,在英雄的595团全体官兵的强力阻击下,在那拉一线重创了越军精锐部队982团,挫伤了敌人的锐气,彻底粉碎了越军实施的“M-1”作战计划。此次战斗受到了昆明军区前指和解放军总部的通令嘉奖,取得了首战告捷的重大胜利。

然而,211高地1号、2号哨位的丢失,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今天看来,两个哨位只不过是两个小山洞、两堆石头而已,在军事上并无多大价值。但在35年前,那可不得了了,已经上升到国家尊严和部队荣誉的高度。打的不仅是军事仗,也是政治仗,外交仗。所以,它始终是压在全团指战员乃至199师头上的一块巨石,是嵌入我们肉体上的一颗钉子。595团的指挥员们深知,巨石不搬,钉子不拔,皆无宁日。

书中暗表。从盘龙江西岸那拉口至松毛岭一线,包括142(李海欣高地)及211、166等高地都是最前沿阵地,而且是犬牙交错,敌我各占一半,也是老山战区双方伤亡最大、流血最多的阵地。有资料显示,在友军414团1连伤亡的近30人中,大都是在那拉口各阵地造成的,这个地方真可谓名符其实的绞肉机。

话说在199师首长的指挥下,595团决定动用团预备队,尽快出击211阵地拿下1、2号哨位,搬掉这块巨石,拔掉这颗钉子。英雄9连作为团预备队,奉命于5月31日佛晓到达128高地,增援一营的防御力量,并随时支援二营防守的前沿阵地。在连长杨永健的带领下,全连108名战士犹如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一样,正在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去迎接最残酷的战斗。

村夫有诗曰:

老山战场旌旗奋,
保家卫国尽忠心。
九连一百单八将,
那拉山谷显神威。

且说6月3日凌晨,9连由908高地屯兵洞向255阵地方向机动,在通过147高地绕过山坡时,就遭到了敌人的炮火袭击,当场战士赵建辉等5人受伤,营部卫生员宋立峰肩部被弹片击伤,战士刘召玉被地雷炸断左腿。

当日下午,9连就接到了夺取211高地2号哨位的任务。连长杨永健当即命令鹿秀斌、唐道军、缪甫荣等三名副班长组成突击队前行侦察地形,并带领6班前进到211高地接替7连坚守的3号哨位。

书中交代,按照预定作战方案,我方的炮火呼啸着向211高地的前沿飞来,爆炸声掀起了层层气浪,弥漫的硝烟笼罩着整个阵地。在那拉战场,地形复杂,山路泥泞崎岖,炮战又往往是敌我双方惯用的战法。伴随着我方炮火的轰鸣,鹿秀斌、唐道军、缪甫荣等三名勇士立即行动。为了减少伤亡,每人间隔几米,在硝烟的掩护下向前梯次前进。

有道是“兵贵神速”。在敌人还没有来得及还击的时候,我们的突击队员已经赶到了3号哨位。鹿秀斌走在最前面,一眼就看到了7连1班长范传明。唐道军、缪甫荣二人也随后赶到。战火中的生死情谊比什么都珍贵,几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胜过了千言万语。

前回书中有过交代。所谓的3号哨位,就在211高地的半山腰,也有三个小洞口成直角相连。每一个洞口都有一名战士把守。一个防止敌人从下面偷袭;一个防止占据2号哨位的敌人下来偷袭;另一个防止227高地的敌人从左侧迂回偷袭。头部负伤缠满绷带的范传明,将手榴弹的后盖全部打开放在战壕沿边,正在密切关注敌人的动态。

话说9连6班班长何忠,按照预定作战方案,带领一组4人在前,副班长李家明等4人断后,紧随着鹿秀斌等3人陆续跟进。由于天黑路滑,道路不熟悉,而且到处有地雷,敌人还不时有冷枪冷泡。走着走着,副班长李家明突然发现,前面不见了班长的身影,隐隐约约的看到,横在前面的有独木桥、铁丝网,还有水泥构筑防炮工事。“不好”。他当即意识到可能误入了敌人227高地的前沿阵地了。

一点也不假啊!正是由于天黑加上地形复杂、位置不清,他们已经越过了211阵地3号哨位,误入了敌人的阵地。好悬啊!幸亏敌人还没有发现他们。李家明急中生智,见面前有敌人闲置的防炮工事,急忙带领战友们隐蔽起来,等待时机。我们暂且不表。

村夫有诗曰:

进攻迷失方向,误入敌人阵地。
为了减少伤亡,暂时躲藏隐蔽。

花开两支,各表一朵。

话说6月4日,凌晨时分,9连2班长李林海接受了向211高地运送物资的任务,他带领战士姜文达、姜丛先和张文贞等人,身背着罐头、食用水和压缩饼干,每人负重几十公斤,冒着敌人的炮火从255高地向211高地前进。

书中交代,他们刚刚走过255高地下坡的一个转弯处,就陷入了敌人的炮火封锁。空中有炮弹爆炸,山沟有机枪扫射,地上的地雷也被炮弹炸得轰轰作响。硝烟和夜幕裹在一起,原先看过的路线已经面目全非,大脑里早已荡然无存。他们4个人只能借助炮火的亮光,脚印踩着脚印,时而行走,时爬行。211高地究竟在何处?这个时候他们真的没有方向感了。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走在后面的张文贞大喊一声:“我的腿没有了!”姜丛先回头一看,张文贞左腿被地雷炸掉,鲜血直流,他急忙为张文贞扎上止血带。班长李林海和战友姜文达也跑了回来,对张文贞进一步的包扎,并将他扶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山崖下面,对他说:“我们完成任务后再来抬你。”安置好张文贞,他们3个人又继续往前走。

书中暗表,李林海他们也走错方向了!

再说9连6班副李家明带领4人增援211高地3号哨位,因走错了方向,误入敌人的277高地前沿,急忙隐蔽在敌人的防炮工事里。也就在此时,但只见有几条身影在不远处快速穿过。从我方阵地而来,拼命向227方向挺进,而且负重前行。十有八九是自己人!定眼一看,果不其然,是2班长李林海。李家明他们低声的喊他们:“走错路了!”

正当李林海一愣神的功夫,敌人的枪声突然响了······

这正是:

敌情不熟路不明,
壮士迷路闯敌营。
急中生智隐蔽好,
耳边突然响枪声。

各位看官须知,9连6班副班长李家明等人误入敌营,隐藏在敌人的防炮洞里。看到2班长他们也向这边走来,还没有来的及喊出声来,就突然听到枪声大作,便知道李林海他们被敌人发现了。

此时的李家明也顾不得多想了,为掩护战友,急忙向敌人投掷了手榴弹,并带领战士冲出了防炮洞,边打边撤,把敌人引开了。顷刻之间,敌人的炮火覆盖而来,各种枪炮一起开火追着李家明他们在疯狂扫射,爆炸声震得大地在颤抖。在撤退中,战士周宝营踩上地雷负伤,郑召渠、孙宪印急忙过来包扎,背起伤员飞快后撤。

书中交代,在返回的路上,李家明等人看到2班战士张文贞还在痛苦中呻吟,本班战士王庆文又被地雷炸飞了右脚。夜幕下,他们既找不到返回连队的道路,又找不到211阵地3号哨位,更没法救治伤员。于是,副班长李家明命令郑召渠、孙宪印赶快找部队,自己留下看护伤员。

幸运的是,3号哨位的战友及时发现了他们。不幸的是,他们刚进入洞口,敌人的炮火又一次覆盖过来,张文贞、王庆文当场阵亡,周宝营身负重伤,在回送途中牺牲。

村夫有诗曰:

知己知彼不明,进攻误入敌营。
此乃军中大忌,战友无辜牺牲。
老山战场上的越军。

再说9连2班长李林海和姜文达、姜丛先等三人,正在往前行走的当口,似乎听到有人喊了一声。还没有来及搞清楚什么情况,枪声就突然响了起来,知道大事不好,急忙扭头就跑。在越军炮火和子弹的追击中,他们在山上转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找到211高地的具体位置。

书中暗表,他们刚翻过一个山坡,就发现前面有许多铁丝网和一座水泥桥。姜丛先感觉不对,就小声对李林海:“班长,又走错路了!”这时,发现一个人趴在前方10米远的大石头上喊叫:“嗨!嗨!”和叽哩咕噜的越南语。

话说李林海他们还没来得及回撤,敌人的机枪就扫射过来,手榴弹,爆破筒飞落在他们的前面。姜文达腿部当即受伤,姜丛先身上多处中弹,不慎坠落山崖。李林海、姜文达拼命狂奔,子弹在脚后乱飞,李林海的腿部也被炮弹击伤。总算跑到一个石缝中隐藏起来,又渴又饿,又累又怕,也不知道身在何处,更不知道如何逃生。李林海和姜文达被敌人死死的堵在了山洞里。

敌人的机枪还在洞外疯狂的扫射,整个山头被照明弹照得通亮。乱成一团的敌人“叽哇”乱叫,还不时打曳光弹引导后方炮火覆盖。整个高地炮声雷鸣、弹雨纷飞……李林海和姜文达真的是生死难料啊!

究竟结果如何,我们暂且不表。

村夫有诗曰:

丛林战斗道路险,
方向不明难判断。
敌众我寡钻山洞,
误入越军包围圈。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落入山崖的9连2班战士姜丛先,他虽然身受重伤,感到四肢还能动弹,头脑也很清醒。此时,天色已近拂晓,他意识到已经不可能从原路回去了。怎么办?只有向连队的方向爬行。于是,他便将自己的头部、面部和衣服上涂满稀泥伪装起来,借以模糊敌人。并用尽全力,拼命地向对面山上慢慢爬去,艰难的寻找自己的连队。

书中暗表,他曾经几次遇到越南从身边走过,就急忙滚到身边的弹坑里隐蔽,庆幸没被敌人发现。饿了,吃芭蕉叶;渴了,饮坑里的水。由于迷失了方向,又发起了高烧,陷入绝境的他,他几次想一死了之,手榴弹举起来又放下。心里想,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不能给英雄的9连丢人,不能给父母亲和家乡人民丢人,更不能给祖国丢人。

值得庆幸的是,6月7日凌晨,奄奄一息的姜丛先侥幸遇到了我方的军工,并将他抬到了262高地2营指挥部内的急救所。经过三个昼夜的艰难和惊吓,身负重伤的姜丛先终于回到了战友的怀抱。

村夫有诗曰:

饥饿难忍路难行,
部队战友在心中。
苦累死亡都不怕,
身处绝境方向明

书中交代。9连2班战士姜丛先大难不死,侥幸逃生。可班长李林海和战士姜文达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却被敌人死死的堵在山洞里,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6月7日,对于李林海他们来说,可以说是最痛苦的一天,也是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三个昼夜过去了,他们迷失了方向,没有吃的,身上还有伤情,基本失去了战斗能力,只能藏在山洞里与敌人周旋。

在他们隐藏的洞口外,敌人的机枪在不停地扫射,密集的子弹在洞口乱飞,阵地上剧烈爆炸声震得洞内的尘土飞扬,四周的敌人尖叫着向洞口喊话,还有人在不停地向洞内扔手雷。就这样,无奈无助的、几近昏迷的李林海和姜文达很快就失去了人身的自由……

这正是;

勇士无助落敌阵,
终生有悔千古恨。
正气人间,
时刻不忘中国魂。

列位看官须知,

小说家一支笔,

写不完那拉四方英雄;

说书人一张嘴,

道不尽九连各路精兵。

前面说到,595团3营9连官兵奉命增援211高地3号哨位,并出击夺取1号和2号哨位。还没有到达3号哨位,9连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书中交代,在枪林弹雨中屹立的211高地3号哨位仅有17人守卫,并多个连队组成,都不同程度的负了伤。7连排长刘海洋和班长范传明,既是攻克3号哨位的无畏勇士,又是守护3号哨位的忠诚卫士。由于9连鹿秀斌、唐道军、缪甫荣、何忠和李家明等人的增援,使哨位增添了有生力量。

然而,情况不容乐观。由于敌人炮火封锁,军工上不来,供给跟不上,饥饿和干渴直接威胁着战士们的生命。最可恨的是夜间敌人凭着地形优势,经常居高临下向洞口投弹,在战壕内掀起强烈的冲击波。哨位不断地遭受敌人炮火的袭击,几乎每天都有战士受伤。

列位看官须知。特别是3号哨位的3号洞,利用石乳的间隙最多可以容纳6-7个人。雨天全是水,只能在“水牢”洞里防御。无法洗漱,满脸污垢,这自不必说。在这里待上2、3天全身关节疼痛、腰酸加重。我们的勇士们就在如此艰苦危险的环境中坚守着阵地。

6月4日凌晨,9连2排长冯永康,带领11名同志从255高地采取偷袭的手法,进入3号洞接替防守。刘海洋、范传明等17名伤员安全撤回休整,同时还有2位烈士的遗体。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村夫有诗曰:

战斗惨烈异常,

高地落入敌掌,

英雄无畏刘海洋,

坚守哨位冯永康。

铁骨铮铮天地赞,

雄风熠熠日月长。


书中暗表,为加强一线出击作战的领导,3营副营长随后也前出到211高地3号哨位指挥。打到这个份上,越军的企图也很清楚了,3号哨位我得不到,1、2号哨位你们也别想得到。而炮战则是最好的战斗方式,如果步兵出击,谁进攻谁就有伤亡。副营长陈光辉和排长冯永康的任务也很清楚,保全性命,保存实力,保住3号哨位,寻机拿下1、2号哨位,赢得最后的胜利。

话说6月5日晚上,正在3号哨位警戒的唐道军,突然发现敌人有偷袭的行踪,他急忙向敌方连投几枚手榴弹,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同时,也遭到了敌人的狂轰滥炸,一发炮弹落在洞口附近,他的右大腿被弹片打穿,鲜血直流。

6月7日晚,副营长陈光辉宣布上级命令,洞内人员编成四组,每组3人,准备出击2号哨位。后来,因考虑有敌人偷袭,出击计划终止,立即转入防御。此时此刻,3号哨位的最高指挥员陈光辉,肩上担负着千斤重担,但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理智和高昂的斗志。

书中交代。6月8日凌晨4时,敌人依然没有行动。在3号哨位指挥作战的副营长陈光辉,立即命令9连班长鹿秀斌带着方华庆、闫德朝等3人,前出2号哨位进行侦察,进一步了解地形和敌情。

话说211阵地2号哨位距离我们只有30多米远,借助朦胧的夜色,鹿秀斌等人间隔4米左右,向前摸进。刚到大石头后面,就惊动了敌人,顿时枪炮声响成了一片。鹿秀斌利用弥漫的硝烟作掩护,拼命靠近2号哨位洞口,顺势用力往投入4枚手榴弹,然后迂回到哨位右侧,又向洞里投了几枚手榴弹。洞内的敌人没有了动静,此乃占领2号哨位的最好时机。

可遗憾的是,鹿秀斌那里知道,在他同敌人战斗时,战友闫德朝已经阵亡,方华庆受伤后撤,只有他孤军作战了。他的大脑在急速运转,我一人进洞不仅坚守不住,牺牲了是小事,可这里的情况也没人汇报啊!正在犹豫之际,敌人的一发炮弹在2号哨位爆炸,鹿秀斌不幸多处受伤。他双手紧紧捂住受伤的大腿顺势带动着碎石一起滚了下来,恰好落在3号哨位的洞边上,战士曹静发现后急忙给他包扎救护。

村夫有诗曰:

炮火之中出奇兵,
三位勇士摸敌情。
近在迟尺二号位,
手中无兵难成功。

书中暗表。根据上级的命令,依据鹿秀斌侦察到的敌情,副营长陈光辉决定成立3战斗小组,每组3个人,每人带8枚手榴弹,身背爆破筒,准备对2号哨位实施偷袭作战。

6月9日凌晨时分,按照预定作战方案,我军的炮火覆盖了敌人的227和敌我共同防守的211高地。炮火刚一停止,陈光辉就下达了进攻2号哨位的命令。何忠带领第1组从左侧进攻,第2组由缪甫荣带队从中间直接冲向2号哨位,第3组华庆柳和李家明从右侧向2号哨位前进。三箭齐发,迅猛出击,决心一举拿下2号哨位。

看官须知,敌人也很熟悉我军的战法,炮火过后步兵必然开始进攻。皆因为,在中越友好年代里,越南部队的连上军官都是中国军人教练出来的,包括越军的总司令武元甲。他们吃的是中国大米,用的是中国步枪。本来是唇齿相依的朋友,现在成了战场厮杀的敌人。

书归正传。话说第2组的缪甫荣,在敌人的炮火轰炸下接敌运动,不大一会儿,发现只有新兵王振言一人紧随身后。他们卧倒在阵地上,慢慢向前爬,一点一点向哨位靠近。就在这时,发现一名越军跑进一个山洞。说时迟那时快,缪甫荣和王振言快速向前跃上几步,看准敌人的洞口,就把爆破筒塞了进去,然后又投去两枚手榴弹。


几分钟后,突然从洞内的深处又传出敌人的报话声。看来,这个洞内还有岔洞,敌人有可能在呼唤炮火支援。缪甫荣和王振言急忙把身上的手榴弹全都投了进去,他们又端起冲锋枪从不同的角度再次向洞内连续扫射。

也就在转眼之间,勇士们的手榴弹用完了,子弹打光了,洞内敌人的叫声依然没有停止。洞内有岔洞,有利于敌人的防守。这时,敌人投来一颗手榴弹在缪甫荣身旁爆炸,他眼前一黑,身体发软,倒了下去。新兵王振言急忙跑过来说:“快,我背你回去。”缪甫荣命令:“我不行了,你快回去报告!”就在这说话的当口,敌人的炮火再次覆盖过来。

书中交代,也就在这时,越军密集的炮弹向雨点一样飞向211高地,整个高地被炸得强烈震动。勇士缪甫荣在爆炸声中,又一次昏了过去,倒在敌人的尸体旁边。等到他再次苏醒时,已经奄奄一息,被敌人死死捆住,失去了人身自由。

村夫有诗曰:

无名英雄缪甫荣,
勇夺哨位闯敌营。
身负重伤仰天笑,
壮士难能自由行。

看官须知,这次9连出击战斗又一次以失利告终。三个战斗小组刚刚进入攻击前沿,便被敌人的炮火疯狂拦阻。第二战斗小组攻击到2号哨位,又错失良机,班长缪甫荣被俘,战士闫德朝、王振言2人阵亡。其他战斗小组人员被敌人炮火覆盖,多人受伤,被迫撤退到3号哨位防御。此时,211高地和其周边的高地都成了敌人炮火的重要袭击目标,就连225高地指挥所也受到炮火的重点打击。

书中交代。255高地就是一个自然的小洞,洞内面积也很小。因军工上不来,洞内无水无粮,洞底又湿又脏,也很危险。班长王玉连和两名战士都是在警戒时被弹片击伤的。211高地的情况,牵动着每一个指挥员的心,团首长前出到147高地指挥,营连指挥员到255高地研究具体作战方案。

且说6月9日凌晨3时许,敌人对255高地又一次进行覆盖性轰炸,当场就有4人牺牲,多名战士受伤。强大的冲击波夹杂着弹片飞入洞内,正在洞内指挥战斗的9连连长杨永健和副班长华道成当即阵亡,副营长宋春雷腿部被弹片击穿,营部医助武文博头部负伤洞口内外躺满了死伤的战友。

书中暗表,在147高地指挥战斗的营长谭德生,时刻关注211高地出击作战的消息,时刻保持与255高地的指挥。突然,255与147高地之间的通信联络中断了,反复呼叫不应。谭营长心里一愣,估计255出大事了!他不顾劝阻,冒着密集的炮火,拿起冲锋枪,就冲向了255高地。

但只见,此时的255高地是惨不忍睹,洞中依然撒发着呛人的硝烟,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地上躺着6名烈士,还有轻重伤员10多人,鲜血满地,场景异常惨烈。谭营长看到朝夕相处的战友们瞬间血染沙场,禁不住热泪盈眶,仰天长叹。作为营里的最高指挥官,他的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啊!

村夫有诗曰:

二一一战斗正酣,
二五五遭敌炮击。
战友们伤亡严重,
出击战不合时宜。

话说营长谭德生强忍悲痛,冷静观察,认真分析战斗的情况。211高地3号哨位副营长陈光辉现场指挥,应该没问题。但继续盲目夺取1、2号哨位,势必造成重大伤亡,很难实现战斗目的。他果断决定:请示团指挥所,停止战斗,迅速抢救伤员,抢运烈士遗体。

看官须知,从5月31日到6月9日,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仅9连就伤亡了数十人。勇士们拼死的英雄壮举,激发了全团官兵们奋勇杀敌的士气。“为战友报仇雪恨,誓死夺回211高地哨位”已成为全团官兵们的铮铮誓言。炮火和鲜血历练了战士们的血性,战友们的牺牲和伤残更加激发了部队的斗志。此时此刻,官兵们勇气可嘉,应当褒奖,但作为高级指挥员更应该具有清醒的理智,正确分析战场形势,审时度势,方为上策也。

这正是:

热血飞溅战旗扬,
知己知彼理应当。
壮志未酬成鬼雄,
九泉之下亦彷徨。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那拉英雄传】第四回:


情况不明,决心大不惜一切;
泰山压顶,夺哨位刻不容缓。

(鸣谢【追忆老山魂】公众号和马玉章先生的大力支持)

 

作者简介

【百字铭】

我叫李润泉,山东高唐县。

走出庄稼地,当兵二十年。

青春献军营,参战到老山。

二次找工作,转业检察官。

二零零九年,退休享清闲。

原创公众号,潇洒夕阳间。

出了四本书,文章三百篇。

歌颂真善美,心中天地宽。

不图名和利,只为正三观。

坚守正能量,本色老党员。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排长向战士父母承诺:将全排28名战士活着带回!结果无一伤亡
1985年7月19日,越军以两个营加一个...
5.31日这天,我们失守了阵地 对越211高地上的三个士兵
他坚守哨位六昼夜,战斗间隙在阵地上读书,牺牲后被追记一等功
【小小说】倒在我抢下的维纳斯
谁是最可爱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