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文⊙张继梅||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闲文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文/张继梅

       小时的我,是个自卑的孩子。我们家在村子里算是贫困户,母亲常年有病,家里药不断。

      在我的记忆中,我很少买新衣服,仅有的一两件也是过年时添置的。我穿的衣服,大多是乡邻亲戚穿下送的。

       每当放学,看到别的同学由父亲买着好吃的,牵着手回家,而我的父亲则在镇上各个垃圾桶里拼命搜索着那些能换取零钱的废品。由于长年累月捡垃圾的缘故,父亲身上总是臭烘烘的,一些人嘲笑他,捉弄他,朝他吐唾沫。有的孩子趁机拿走他的破烂,父亲直着青筋突出的脖子,声音颤抖地喊叫着,跟秋风里的树叶一样萧瑟。

      每当放学的我看到这一幕,急忙帮着父亲追回破烂,又惹来一些同学的嘲笑。从那时起,自卑在我幼小的心里扎根,一直伴随多年。

      上四年级时,我遇上了好老师,一位刚从师范毕业的大学生邱老师。邱老师气质儒雅,谈吐非凡,为人亲切谦逊,戴一副黑边眼镜,见人喜欢笑,笑起来暖暖的。他不仅教学好,对学生也是关怀有加。我那时在班中是最不起眼的学生,长相普通,穿着寒酸,学习成绩也是中等,是个不爱讲话的自卑女生。

       在开学的一次作文大赛中,我获得了二等奖,令老师和同学都感到惊奇,没想到平时不起眼的“丑小鸭”还有这才能。当我走上领奖台,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邱老师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意识到,自己也可以被人喜欢和重视。不怎么出色的我,可以变得更好,受更多人喜欢。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后来,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了班中的优等生,一直到省城去念书,一路走来,成了老师骄傲的学生,我才从心底慢慢铲除自卑,变成一个信心满满的人。

       其实每个人女人在不同时期,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有的女人因为相貌不够漂亮而感到自卑;有的女人因为身高矮而感到自卑;有的女人因为自己没有才能而感到自卑;有的女人因为没有好的工作而感到自卑:有的女人对于家庭或自己的经济收入以及地位感到不满,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攀比心理产生自卑;有的女人由于身体的缺陷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也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人生中,自卑无处不在,任何人都无法做到没有一丝缺陷。自卑像一个无形的枷锁,时时困扰我们的心灵,成为否定自己的阴影,但适当的自卑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它会成为一种生命的力量。

       畅销书作家雪小禅曾是个自卑的人。小时寄居在乡下外婆家,10岁时才被爸妈接回城里上学。回到城里,她口音和同学不一样,衣服和鞋子被同学笑话,同学模仿她的口音,学她走路的样子。当老师提问她时,她用家乡话回答,全班哄堂大笑。

       从那时开始,她变成一个自卑的人,很少说话,内向,不和同学交流,上课害怕老师提问,成绩急迅下降,后来勉强考上一个三流中学,但那个中学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比吃比穿,让她更加自卑。

       直到有一天,她写的日记和画的插图被美术老师发现,老师夸奖了她。一个小小的夸奖,让她倍感温暖。之后,老师让她给班里的板报画插图。从那时起,她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开始努力学习,成绩开始从四十多到前三名,然后进入年级前三名。初中毕业,顺利升入重点一中。

       升入重点高中后,她仍然自卑,因为她来自最差的中学,英语口语的发音那么蹩脚,一切都那么落伍。她暗暗下决心,暗暗用功。夜里,别人睡后,她打开手电筒学习。早上,别的同学还没到校,她已在教室学习了一个小时。

       课余时间,她拼命读书,读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世界名著。在高二下半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

       到了大学里,她开始疯狂写稿,泡在图书馆里。整个宿舍,她是第一个过英语六级的人,整个整级里,她是第一个靠着自己稿费不再靠家里养活的人,到毕业的时候,她已经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她在文中写道:“感谢我的自卑,它让我越挫越勇,让我永远觉得不如别人,让我不敢停下,让我在人生的路上,一路坚强!”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张越,在北京上学时,体重89公斤,她曾为自己的肥胖几乎每天都在自卑中度过。她疑心同学会在暗地里嘲笑她的肥胖样子太难看,因此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毕业时,她差点领不到毕业证,不是因为功课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就是不跑。因为恐惧,恐惧自己肥胖的身体跑步一定非常愚笨。可是她连向老师解释的勇气都没有。

      后来她尝试多种减肥方法,下狠心减肥,终于瘦成一个骨感的知性美女,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

      女排教练邓亚萍曾是自卑的,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如别人,我自卑,所以,我不停地努力,当年从郑州到国家队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肯定我,他们全说一米五的我打球不会打到如何,为了证明给他们看。我快发了疯,每天都比别人刻苦。我知道我的个子不如别人,别人允许有失败的机会,我没有,我只能赢,所以我打球凶狠,那时逼出来的。后来我成功了,别人又说我没有大脑,只会打球,于是发疯地学习,英语从不认识字母到熟练地和外国人对话。我不比别人聪明,我还自卑,但一旦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什么都不用解释,用胜利说明一切!”

       这些出色的女人都曾自卑过,但她们没有因此沉沦。正是因为受自卑的折磨,才让她们很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处境,促使她们对自我作出一种冷静的剖析,知道自己的不足,让她们变得有所敬畏、低调、谦虚,从而拼命地努力,培养自己,完善自己,最后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很喜欢看《简·爱》这本书,也很佩服简·爱的个性。简·爱没有美丽的外表,没有幸福的家庭,没有显赫的地位,而且常遭人讥笑。但她不甘心,她的性格是坚强的,她的精神是丰富的,她的灵魂是高尚的。简·爱曾这样对罗切斯特说:“你认为因为我穷、低微、不漂亮、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健全……我们平等的站在上帝的脚下——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是的,我们是平等的。

       造物主往往把高贵的灵魂赋予自贱的肉体,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爱把最贵重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所以,我们无需过度自卑。我们有理想,有抱负,有感情,有尊严,有思想,有灵魂。我们不比别人缺少些什么,他们有的,或许我们没有,但我们可以争取有;他们没有的,我们更需要有。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说:“两种可能性,做你自己,或者安于现状。”后者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因此是怠惰的;前者是一个起点,所以是行动的。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性情暴躁,而且非常专制,这使卡夫卡从小就形成了敏感多疑、忧郁孤独的性格,他有时不免有点自卑。事业最不顺的时候,他甚至说过“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粉碎了一切困难’,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困难粉碎了我’”这样很绝对的话,不过,卡夫卡没有放任这种自卑,而是一直企图超越自己,终于写出了《变形记》、《城堡》这样的优秀小说,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爱迪生也曾自卑过,但他把这种自卑当成动力,最后成了伟大的发明家。普希金当学生时,他的数学一塌糊涂,无论做什么题目,也不管运用哪种方法,最后他都会让答案等于零。为了自我鼓劲,他选择了写诗,结果成为一代文豪。

       当然,不能过度自卑,过度自卑的人其实是作茧自缚。他埋怨上天把他变成一条虫子,但却不去努力摆脱茧子的束缚。黑格尔这样解释自卑:“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己在其有限目的的俗恶气氛中苟活下去作辩解。”

       战胜自卑的过程,其实是磨砾心态,战胜自我的过程。身处逆境之中如果你不停地抱怨命运,认为生命亏欠了你,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那么你就无法摆脱自卑的情绪。消除自卑就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在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后,不要总是把注意力始终停留在自己的短处上,你停留的时间越长,黑色的阴影就越重,消除自卑就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只要你认为是对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吧。

       张继梅,河南新县人,80后文学爱好者,偶写小文,点缀生活。


展示新时代文学新风采  打造新时代文学新高地 

更多详情敬请点击:新时代文学社公告

新时代文学与您同行

主编微信:9171416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全世界哪位文学大师最难以模仿
李玫瑾一句话揭示教育真相:妈妈不停夸、爸爸从不夸,结果……
卡夫卡是如何变成一个“渣男”的?
卡夫卡是谁?| 名人漫谈系列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止庵】解读世界文学大师——卡夫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