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许晨||“五月的风”

(散文)

“五月的风”

许 晨

春天的脚步走到五月,已是暮春了,犹如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早开的桃花、梨花、樱花、牡丹花大都收起了艳丽的笑脸。只有那一树树一丛丛的绿叶,兴高采烈地张开了青翠的叶片,在风中“哗哗”地鼓掌,就像岸边深绿色的海浪一样涌动。难怪古人创造了一个成语:春深似海。 

是啊,春深了,也就是初夏降临了。这时候的风没有了冰天雪地的凛冽,也没有了春寒料峭的凉意,而雷公电母的狂暴还没有到来,呈现出一种平和、安静、舒缓的节奏。微微地吹在人们脸上、身上,如同姑娘的手指在轻轻地抚摸。诚然,这是大自然里的五月的风,与我写下的题目不可同日而语。

此刻,刚刚跨进五月的门槛,人们欢度了国际劳动节,又迎来中国青年的节日---五四青年节,我又一次来到了美丽壮观的青岛新地标---五四广场。面对着屹立在海天之间的那尊硕大、刚劲、炽烈的著名雕塑---五月的风,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感慨万千。对了,这就是我要讲述的别样的“五月的风”。

 它,整体染着鲜红的颜色,坚硬的钢结构拧成了“陀螺”形状,旋转着,上升着,直奔九霄云外而去。这与自然界的五月清风大相径庭,而是一场来势猛烈的暴风、台风、龙卷风。不用说,本文与雕塑家所表达的主题相同:它象征着1919年发源于北京天安门广场、波及全国各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从而改变了神州航船的进程,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为什么在远离首都北京、远离天安门广场的青岛海滨设置这样的雕塑?听听当年的口号吧,所有的问号都会拉直:反对列强,力争主权! 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打倒卖国政府,废除“二十一条”!是的,我们美丽的黄海明珠青岛啊,在那个风雨如晦、长夜难明的年代里,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宝地,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代表,是点燃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索...... 

众所周知:1897年11月突发的“巨野教案”,使早就垂涎中国领土的德国政府找到了借口,悍然出兵占领了时称胶澳的青岛。有人说这个名字是德皇给起的,不对!它实际是从本地渔村而来,这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名。也有人说,德国人建设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甚至连下水道都修得极好。诚然,他们为青岛建设下了很大本钱,但主观上绝不是为了中国人,而是建设自己的远东重镇,为其奴役与掠夺亚洲人民服务。 

这一点一定要分清,西方列强侵略者的本性没有改变。他们虽然给青岛留下了一些具有异域风情的建筑和人文景观,但均无法弥补当年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伤害和屈辱。而日寇魔爪也开始伸向这块丰腴肥美土地的时候,更大的灾难降临了。日本政府借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无暇东顾之时,乘虚侵占青岛。战后,因出动14万劳工大军支援协约国的中国也是战胜国,要求收回青岛和山东主权,不料所谓的巴黎“和平大会”竟在列强交易下全盘转让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动。公元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的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慷慨陈词声泪俱下,有人咬破了手指血书“还我青岛”! 很快,怒火燃遍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五四运动”! 极大地震撼了北洋政府和心怀叵测的官员,同时也声援了在法国的中国代表团,最后拒绝签字。

 

时至今日,五四风云已经过去整整100年了,可那熊熊燃烧的光焰,依然闪耀在历史的天幕上;那如山呼海啸地呐喊,永远回荡在世人的耳畔。五月的风吹遍了神州原野,激昂的青年学生奔走呼号,用年轻的热血维护了民族主权的完整。她不仅掀开了中国现代史的篇章,演变成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真正赢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打下了深厚根基.....

 

如此,青岛与“五四运动”、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成为令国人和世界瞩目的焦点。1997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青岛东扩,吹响了大发展的号角。市政府东移至浮山湾畔,建起一座城市中心广场,众望所归地命名为“五四广场”,而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就设在广场显著位置,形象地诉说着百年前那场震撼中外的疾风暴雨。 

其雕塑者名叫黄震,是一位出生在安徽的艺术家,胸中涌动着浓浓的爱国情结。当青岛有关部门向全国招标广场雕塑时,他被一种浩大的力量推动着,积极参加设计了样稿。媒体公布后,他的设计得到赞同的选票最高,就连专家与各级领导都高度认可,一举中标。整座雕塑高30米,直径27米,重达650吨,采用螺旋向上的钢结构组合,以洗练的手法、简洁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表现出腾空而起的“风”之造型,充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后来,他回忆创作灵感时说:“小时候在家乡看到一阵小旋风起来,总要追上去踩,一踩风就卷出去了。联想到‘还我青岛,反对列强’,脑海中就出现特别大的一只脚,投身进去踩一下,变成席卷全国的风。我跟朋友说,这个作品非我莫属。童年潜意识对造型的认识,变成了我特别可贵的财富。种子真的很重要。我要把当年自然的风,踩着童年的感悟,用到创作中,固化下来,变成精神的风......”

 

不过,许多游人还是喜欢把它看成一簇高擎的火炬:白天映入视野的是火红色的外表涂层,晚上灯光一照更是红光一片,通体红透,尽染海天。这火焰以凝固的方式熊熊燃烧着,照亮了整个城市、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和前进的道路。细思确有一定的道理:当年的那场劲风,也可以说风助火势,燃起了一个民族的激情。

而如果乘坐直升飞机从空中看,“五月的风”则像一只高速飞旋的陀螺。尤其在月朗星稀夜晚、在空旷无人的广场上,她骄傲地挺胸昂首,仰天长啸,一刻不停永无止歇地旋转、旋转,如同安徒生童话中穿上“红舞鞋”的舞者。只不过,这样的旋转寓意着产生巨大的升力,将带动着我们的城市一飞冲天。

雕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画卷。优秀的雕塑,都有着鲜明的个性,透过这种个性,可以直观到某一个阶段性历史的深度。钢铁的曲线、历史的风云、城与海的临界点,这些细节决定了“五月的风”呈现着进取的姿态,高扬着时代的强音,传递着民族的精神。它不仅仅有着艺术的美,更激荡着摧枯拉朽、改地换天的力量。


大自然的五月,姹紫嫣红,风和日丽,是被花开花谢的声音笼罩着的季节。一般说来,这个季节的风温柔绵软,抚摸着爱情的脸颊。而青岛五四广场上旋转的、红色的钢铁之风,吹拂着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已经洗刷了昔日的屈辱,昂然崛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前不久,就在这里,我们刚刚举行了纪念人民海军成立七十周年海上大阅兵,国家领袖检阅了包括航母“辽宁”号在内的各种先进军舰和装备。来自60多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以及部分舰艇前来参加庆祝活动。那个“有海无防”的年代、那些凭借“坚船利炮”进犯的列强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作为一名生活在青岛的文化工作者,我时常到五四广场上去散步、去瞻仰,永远怀念那些为了今天的美好时光而奋起呐喊、团结拼搏,甚至献出年轻生命的人们。我想,这座伫立在城市东部新区的硕大的红色风旋,就是新世纪的青岛人、山东人、中国人,向那些为了国土统一、民富国强的前辈们致敬的作品!它凝聚着先驱者的热血和精神,昭示着新中国、新时代青年前进的方向。

正在冥想中,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来:叔叔,请你帮我们照张相好吧! 哦,原来是两位背着行包的中学生模样的游客,正举着手机希望我帮忙拍照。好! 在哪儿照?就在这座雕塑前,最好把全景拍进去。没问题! 我爽快地答应着,前前后后地为他们寻找着最佳角度,看着镜头里年轻而自信的身影,鲜明地感觉到“五月的风”正在飞扬...... 

                           2019年暮春写于青岛


许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国家一级作家。中共党员。青岛市政协委员。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2003年参加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学习。出版有《居者有其屋---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纪实》《血染的金达莱》《钢铁铸造的岁月》《真情大援川》和《荣誉与责任》等十几部长篇报告文学。曾获《人民日报》文学版一等奖、全国晚报连载作品一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等多种文学奖项,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展示新时代文学新风采  打造新时代文学新高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岛海军博物馆简介
【人在旅途】青岛,与世界干杯
孙志文 | 五月的风
最美青岛丨五四广场
思维导图:你可曾记得发生在99年前的那件大事
我国最有意义的地标性建筑,却被大家吐槽太土,其实该尊重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