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85.春城读者||童年的春节◎“墨语杯·童年旧事” 主题有奖征文


童年的春节

春城读者


小时候,是特别盼望过春节的。
因为过节可以穿上新衣服,也可以吃上美味的猪头肉和香甜的枣团和五香菜馍,还有油炸的黄面肉,丸子,素鸡,蒸鸡,炸鱼等用来招待串门亲戚的美味。所以小时候过年的美好记忆一直在脑海里回想。
过了元旦,小孩子们就开始掰着指头倒计时。俗话说:阳历年后三十天是新年。于是,我和小伙伴就天天计算还有几天到春节。
其实从秋天开始,妈妈就是为我们准备新衣服和新鞋子了。鞋子是妈妈一针一线在煤油灯下亲手缝制的妈妈牌,元旦前后就做好了,用袋子装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衣服有时候会是一件漂亮的外罩或花褂子,再做上一条蓝色或绿色的新裤子,心里就感到美哒哒。小时候感到过年就是穿新衣,年就是新和美的开始。
过年不仅有对新衣的渴望,还有对美食的追求。在计划经济的童年里,鸡鸭鱼肉还是挺缺乏的。我也不知道父母是做了多大的难拉扯大我们兄弟姊妹四个孩子。

放寒假了,姐姐带着哥哥、我和妹妹几个小孩子去准备年货。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上班都很忙。年幼的姐姐、哥哥领着我和小妹带着篮子,面袋子,油桶和购粮证,推着儿童车去粮局,一次次地排队买面粉,买豆油或棉籽油;年底粮局还会每人供应一点花生和瓜子,买回去让妈妈在铁锅里炒一炒,也是我们的美味。
记得买肉要去食品公司,需要带上肉票;还要早起去排队购买。有时候我们和姐姐不吃早饭去排队,轮到我们时,卖肉的大师傅看我们是小孩子还有点想随意打发我们走。姐姐总是认真地说:“师傅,我妈说多要点带膘的肉。”因为出门时妈妈交代,我们需要肥膘炼油,孩子多家里的油总是不够吃的。
腊月二十五六,家家户户开始收拾笼屉,准备蒸馍馍。记得家里有个特大号的和面瓦盆。有的人家用特大簸箩和发面。和好的发面被安放在床上,下面铺一张干净的油纸,盖上棉被,因为没有暖气,只好如此保温。面发好了,开始蒸馍馍了。妈妈和邻家的婶婶大娘们合计好,组团做馍馍,人手多,一天可以做完一家的馍馍。几天下来,家家都有了白白胖胖的过年馍馍。形状各异,美不胜收。组团做馍馍带来是大人们的团结和睦,小孩们的欢乐和真诚的友谊。


记忆里最美味的食物就是好吃的猪头肉扒海带,香、烂、软,猪肉入口即化。爸爸每年会提前一周从爷爷所工作的食品公司订一个猪头。那时候猪头是紧俏的。老爸总是把猪头挂在西屋的梁下,用报纸或塑料袋裹上,因为天冷可以挂几天。妹妹胆小,不敢去西屋里。有时猪头会滴下一两滴血水,吓得她尖叫着跑开。
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家家户户要开油锅了。大人们开始炸带鱼,炸丸子,炸素鸡块,炸粉丝,炸供肉,炸黄面肉。有时候还会炸撒上芝麻的蕉叶子;如果有红糖,妈妈会给我们炸几个糖糕解解馋。炸完这些,就是大工程扒猪头肉了!
之所以说扒猪头肉是大工程,因为做之前要洗三遍,要把猪毛除干净,要切成一块块的排在大锅里。我们要先洗一些白菜帮和海带,然后切成一寸大小;在大号的铁锅里先铺一层厚厚的白菜帮,再铺一层海带片,最后再排上一块块猪头肉,再放入水、大料、酱、盐、葱和姜,锅盖要盖严实,需要整整一晚上的漫长炖煮。锅里的肉汤要先烧开,然后改成小火,慢慢地炖一个晚上。第二天醒来,整个院里都弥漫着猪肉浓郁的咸香味道,那就是童年记忆里年的味道啊!


记忆中小时候的菜馍馅子是槐花馅的,用槐花、粉条、虾皮、鸡蛋、木耳、五香粉和菜籽油等调和而成。咬上一口,鲜鲜美美。大自然的花香萦绕口中,那才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呢!
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会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包水饺。妈妈给依次我们分配任务,按年龄大小分工,大一点的擀皮,小一点的摁面剂子。我们几个分工合作给妈妈准备饺子皮。妈妈的任务分工是调制饺子馅,包水饺。妈妈包饺子特别快。开始我们供应不上,慢慢地,我们的小手越来越灵活,饺子皮越擀越快,与老妈配合的越来越默契了。后来,我们长大了都也学会了和面包水饺,也学会了调制饺子馅,都可以一个人轻松自如地包一顿美味水饺。现在看来,妈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是在训练我们劳动,训练我们做饭的基本技能。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般除夕之夜的水饺馅子,妈妈都调制成素的,经常是韭菜鸡蛋虾皮粉条做的素三鲜。素水饺的寓意是希望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素素静静的。
包水饺结束,如果时间不太晚的话,爸爸妈妈就会教我们玩扑克牌:打百分、斗地主、收公粮、小猫钓鱼、七鬼二五三、三扑(串)一对等扑克游戏。通常是姐姐赢钱、哥哥保本,我和妹妹输钱,应为我们年龄较小,牌场上总是斗不过姐姐哥哥,有时候还会哭鼻子,因为压岁钱输掉了一半。妹妹最小,只要她金豆子眼泪掉下来,爸爸就会帮她,站在她身边指挥,一会就可以反败为胜。我没有人帮,最后总是在呵欠和泪水中结束战斗。
春节那天,早早起来。吃上一碗鲜美的水饺,然后父母带上我们去东华龙门爷爷家,带上两大碗热呼呼的水饺,去给爷爷奶奶拜年。


回来路上,会遇到各个街道居委会组织的传统文艺节目:踩高跷、跑旱船、舞狮子等。那时曹县春节文化表演很多,多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著名表演是:东关的狮子舞,南关的铁叉耍,侯集的竹马,西关的旱船,北关二鬼摔,大石桥的高跷,都是人人夸赞的。只要听到锣鼓一敲响,人们就会从四面八方涌来,表演的队伍在东西大街浩浩荡荡游行,他们会到大隅首、东关的跃进塔下、政府前、工会、武装部的场地表演和慰问。小孩们总是跟在他们后面到看了一场又一场也不嫌累,看人家热闹自己也乐得咧着嘴,非常开心。小孩子的开心就是那么单纯和简单。
赛炮也是春节里的一个活动。以前除夕没有春晚的。一到正月十五,从大隅首到曹县影院基本整条东大街,成了比赛花炮的场地。晚饭后,爱玩的拿出自家花和炮,相互比赛,看谁家的炮更响亮,哪家的刺花刺得更高更漂亮?一到晚上,大约下午6到10时,东大街的赛炮大会开始:整条街就会火光四起,震耳欲聋,硝烟刺鼻。胆子小的孩子是不敢去看的,怕踩到哑的炮仗,也怕乱飞的钻天猴飞到自己的身边爆炸了。大家把手中的花、炮竹点燃完才依依不舍离去。直至子夜,人才慢慢散去,大街安静了,留下了遍地半寸后厚的纸屑,散发着节日特有的鞭炮的硝烟气味。

正月十五晚赛炮结束,春节这一传统年关就算过去了,春节就落下了帷幕。人们在热热闹闹的各种仪式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春节的快乐中添加了越来越多的元素,不再是简单的快乐,还有更多的责任。童年的春节虽然有点清苦,简简单单和朴实无华,但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乐乐呵呵,多么快乐!


作者简介

 

赵曼,笔名春城读者。1972年11月出生,籍贯菏泽市曹县,定居聊城市,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喜欢诗歌、散文、音乐、绘画,健身、旅游;作品散见于网络文学平台。热爱生活,勤于思考,喜欢用简洁优美的文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提示




1.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因为腾讯有严格的原创保护,后台会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勿侥幸、请自尊。

2.严禁把发到朋友圈和交流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后续来稿。

3.了解本次征文信息请点击查看:“墨语杯·童年旧事” 主题有奖征文启事

4.了解更多平台内幕,敬请点击下方“温馨提示标题查看提示详情—

温馨提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月二教你卤猪头肉
农村往事:年夜
山东费县大集上猪头肉大爷已经35一份了,5块一大盘的水饺深得我心
【华燕杯参赛作品157号】樊海霞:以前,年的味道(散文)
春节
在外面待久了 总想吃口妈妈做的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