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帝王之师”李泌,能在四朝中独善其身,他的智慧非常人所能及

李泌,唐朝时期著名大臣,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南岳第钦赐的隐士,即为道士。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在各个皇帝前都能站稳脚跟?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利用各种手段与皇帝打交道。

在唐代中后期政坛上,李泌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人物。他深“有功归上”之道,于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代皇帝时期任职,在朝野中很有影响。有人会问,唐代中后期,已远不如贞观年间昌盛,各种宦官和外戚掌控政权,李泌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独善其身的?李泌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在于智慧地周旋。

中国人的进退观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视名利如浮云,既能保全自身,又能适时成就大业,何等潇洒。

古人讲进退,是指做官还是退隐的问题,这是古人的进退观,正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最高明的智者会在出世和入世间进退自如,不受名利的束缚,既能全身,又能成就大业。李泌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

李泌小时候就有“神童”之称,深得唐玄宗的喜爱。后来,他与当时还是太子的肃宗相识。到安史之乱时,肃宗面对强大的叛军,很想找些心腹来帮忙,于是他请来了隐居的李泌。

说起来,唐朝没有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中灰飞烟灭,一方面多亏了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的浴血奋战、殊死报唐,另一方面也多亏了李泌那条“山人妙计”。

李泌的第一个智慧,就是主动“让功”,将所有的功劳都让给皇帝。

唐德宗时,李泌担任宰相,西北的少数民族回纥族出于对他的信任,要求与唐朝讲和——联姻。这可给李泌出了个难题,从安定国家的大局考虑,李泌是主张同回纥恢复友好关系的;可德宗皇帝因早年在回纥人那里受过羞辱,对回纥怀有深仇大恨,因此决不会同意联姻。

这让李泌不禁陷入了纠结之中。正巧此时,驻守西北边防的将领向朝廷发来告急文书,要求给边防军补充军马,当时的大唐王朝已经空虚,唐德宗急得团团转。

精明的李泌突然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他对德宗说“陛下如果采用我的主张,几年之后,马的价钱会比现在低1倍!”德宗忙问什么主张,可李泌却卖了个关子,拐弯抹角地说:“只有陛下出以至公无私之心,为了江山社稷,屈已从人,我才敢说。”

德宗的好奇心已经被彻底吊了起来,着急地说:“你怎么对我还不放心!有什么主张就快快说吧!”

这时候,李泌才缓缓说道:“臣请陛下与回纥讲和。”

李泌的提议,当即被德宗否定了。德宗说:“这是不可能的,你别的什么主张我都能接受,但是回纥这事,我死都不会同意!”

德宗的这个态度,正在李泌的预料之内。他明白,好记仇的德宗皇帝是不会轻易被说服的,如果操之过急、言之过激,不只办不成事情,还会招致皇帝的反感,给自己带来祸殃。

想到这里,李泌换了另一种方式,以渗透的办法来引导德宗。在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经过多达15次的陈述利害,才将德宗皇帝说通。随后,李泌又出面做回纥族首领的工作,使他们答应了唐朝的5条要求,并对唐朝皇帝称儿称臣。

这样一来,德宗既摆脱了困境,又挽回了面子,因此十分高兴。唐朝与回纥的关系终于得到和解,这完全是由李泌历经艰苦,一手促成的。唐德宗不解地问李泌:“回纥人为什么这样听你的话?”

李泌是一个极富政治经验的人,他对自已只字不提,只是恭敬地说:“这全都仰仗陛下的威严,我哪有这么大的力量!”

听了这样的话,德宗能不高兴,能不对李泌更加宠信吗?

历史上,因为太过自满而被皇帝排挤甚至杀头的大臣还在少数吗?例如韩信,再如许攸,这些居功自傲的大臣,很少可以善终!

仅靠让功,李泌想要在四朝中独善其身并不容易。他还有一种智慧,就是“该仕则仕,该隐则隐”。

李泌身为一名道家学者,一直实践着道家的“无我”精神和儒家的“无可无不可”态度,不固执己见,适应客观形势以做到出入自由。在他的仕途中,至少有三次主动离开权利中心以求自保。

李泌第一次选择远离仕途是在唐玄宗时期。当时隐居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受到玄宗的重视,“令待诏翰林,仍东官供奉”。然而,他却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说李泌曾写《感遇诗》讽刺朝政。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泌干脆辞官而去,遁入名山之中修身养性。

第二次辞官,大约是在肃宗至德末乾元初。当时,李泌是肃宗灵武的心腹,一直陪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虽然没有身担要职,却“权逾率相”。正是这种与皇上极为亲密的关系,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为了躲避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灾祸也由于平叛大局已定,李泌便主动要求离开权力的中心,进衡山修道,“有诏给三品禄,赐隐士服,为治室庐”。

李泌第三次选择离开政界,是在代宗大历年间。那时候,代宗非常欣赏李泌,因此刚一登基,就马上把李泌从衡山召进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并强迫他吃肉,还为他娶士族卢氏之女为妻。

不过,当时的权相元载却与李泌关系不佳,总认为李泌不愿意依附自己。于是,元载总想找机会整治李泌。后来,李泌知道了此事,于是再次离开京城,离开这片是非之地。

数次离开朝廷,又数次回到朝廷,且一次比一次更受重视,这在中国历史可谓绝无仅有

李泌这么做的原因,主要得力于他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每次离开朝廷,虽然我们不敢断定他就没有怨心,但我们的确没有听到他的怨言,这是他没有受到进一步迫害、能够东山再起的根本保证。试想,如果他整天都在怨天尤人、满腹忧愁,为自己的不平遭遇愤愤不平,他的身体大概也无法坚持到位极人臣的那一天。

李泌的智慧还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退让。但仅凭“让功”和“该隐则两点,就足以保证他在朝廷中高枕无忧。他就像一只聪明的狐狸,无论大王是虎还是狼,都会有相应的方法去调整、去适应。这份智慧,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也只有李泌等少数人,才能在勾心斗角的官场数十年独善其身而不倒!

李泌一生,身经四朝,于安史之乱等危难之时,他鼎力相助,以大智慧定策平贼,居功甚伟。四朝皇帝都对他恩宠有加,奉为师友,亲密至极,是名副其实的“帝王之师”。李泌如果想要一般人梦里也想的高官厚禄,那简直是唾手可得。但他却身在朝堂,心在山川天下稍有安定,就退步抽身,远走隐退。正所谓“大隐隐于朝”,李泌实在是深得道家精髓的绝世高人。

李泌四隐四仕,能够顺其自然,还做到了儒家所提倡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身养性,无论“行”还是“藏”都过得十分充实,平静处世。李泌对待个人进退荣辱的平静心态,对于今人的意义依然很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经四代皇帝富贵不衰,他高超的官场智慧,说出来你也可以做到
李泌告诉你,他如何做到任职4代皇朝?职场求生秘技!
中唐名相李泌:明显“为后世所轻”的一代名臣
处世的最高境界,外圆内方
大将马燧与唐朝外交史上的奇耻大辱
中唐』安史之乱后因为什么让德宗丧失为明君的机会?[德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