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时候的年

忆儿时过年

文/宋俊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过年越来越没有感觉,但进了腊月门,特别是过了小年,商场里和集市上的年味越来越浓,置身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总会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

我和四大娘家的海波住一个胡同,他比我大几个月,个头也差不多,我从来不叫他哥,从小到大直呼其名。

每年我妈和大娘总是商量着一起割布给我们做新衣裳。离过年还有好几天,我和海波就从头到脚一身新,一样款式的衣裳一样的鞋,村里人都说我们是地瓜俩。

我爸和四大爷每年给我俩糊灯笼。

腊月二十八,爸爸除了忙年,下班后就插空开始动手给我做灯笼。

灯笼制作很简单,但是爸爸却很用心。

他先找两块新的梧桐木板,约二十公分的正方形,用菜刀将其修理成圆形,将其中一块中间钉上一个钉子,方便插蜡烛,另一块中间掏个直径约十公分的洞用来通风。爸爸告诉我灯笼上的口子不宜留得过大,过大蜡烛会被风吹灭;也不宜太小,太小蜡烛会因缺氧熄灭。然后用六根略粗的铁丝将两块木板连起来。本来铁丝是直的,爸爸用手握住两块木板的边沿,双手同时轻轻往下一摁,笔直的铁丝立马往外凸起,变成弧形,成了灯笼的形状。再用一小段铁丝将一根木棍和固定在通风口两边的半圆提手连起来,贴上粉红色的窗户纸,稍加整理,一只漂亮的灯笼就完成了。

我和海波一身新衣服新鞋子,点上像南瓜似的红灯笼,满大街出溜、乱窜,烛光随风摇曳,灯笼一会明一会暗,引来无数小伙伴羡慕嫉妒的眼光。

过了半夜十二点放了鞭吃了水饺,就开始拜年。

我和海波总是约好一起拜年。给大爷大娘拜完年,就眼巴巴地看着大娘,当大娘从炕上站起来的时候,我和海波就激动起来。大娘从“堂子上”取下一个包糖的小包袱,一人给我们数上四五块。那时候糖可是稀罕物,因为我们这辈人多,大娘怕不够分,总会掂量着数着,尽量让每个侄子侄女,都能分到,而且还要分到的差不多,最后还得留着一些招待拜年的大人。

这样一圈下来,我们的小布袋也总会装得满满的。开始几年都是些单一的硬糖,后来慢慢地有了高粱饴和花生糖等各种花样。现在回味起来,仍觉得那时的糖最甜。

那时候吃饭,吃上好饭是第一等大事,钱总是不够花,尽管这样,爸爸总会省吃俭用给我买点鞭炮、“嘀嗒鸡儿”之类的放着玩。

有一年爸爸只给我买了一挂一百响的鞭炮,真是物以稀为贵,还不到过年,我舍不得放,把它当宝贝似的放在炕头捂着,每天时不时地去掀掀炕席,看看我的宝贝在不在。但最后还是没等到过年就被我放光了。再缠着爸爸要,爸爸也不会买,不是爸爸抠,实在因为太穷了。  

听到大街上偶尔传来的一两声爆仗响,心里那个痒痒劲像小猫挠似的。实在忍不住了,就偷偷地从爸爸准备过年用的鞭上拆几个,偷偷地放,偷偷地乐。爸爸其实知道是我干的,但从没责怪过我。

时光荏苒,老爸和几个大爷大娘都不在了,物是人非。

多想再回到小时候过年......

宋俊,黄岛人。一点点“理工科的文艺男”气质,一点点尚武爱拳的英雄气概,一点点精打细算居家暖男本色。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jing1qiu(静秋)

校稿:Z1535654123(杨柳依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年期间如何挂灯笼?
这才是大年初一,谁这么有才,总结的太到位啦!
DIY 自制一个别样的灯笼,也是极好的!
全手工制作中蜂箱(全图解)
啤酒盖废物利用做可爱的小灯笼挂件
我们儿时的趣——冰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