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年的我和大雁

文/赵文芹

少年的我们,总是挖野菜,拾柴草,奔波在原野中。无边的绿色、潺潺的流水,天边的云朵、霞光,无不化成能量,滋润我们的心田。大雁,更是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无限想象。

在奶奶的故事里,大雁是给苦守寒窑十八载善良忠贞的王宝钏,带来丈夫要归来消息的信使;也是给想儿子哭瞎双目的娘亲,带来儿子要还家的佳宾。鸿雁传书给大雁涂上一层神秘色彩。

在我们年少的心里,大雁的神秘还在于它们严谨的队形。每当天边掠过“一”字或“人”字的雁队,我们便在原野上欢呼雀跃,齐声喊着:“雁雁雁,雁雁雁!给你个针,给你个线,绣个花鞋俺看看!”甚至把自己脚上的鞋脱下来,抛向高空。仿佛大雁听得懂,会下来参照那鞋子做出一双绣花鞋。

一开春,大雁就飞回来了,它们成群结队地在麦田里落下,吃那青嫩的麦苗。这种鸟很奇怪,总是边吃边排泄,仿佛一头吃进去另一头就拉出来。农民并不担心大雁吃麦苗,相反,大雁的啄吃会促进麦苗的分蘖呢。雁屎一点也不脏,其实就是粗加工的麦苗,绿绿的,一根根,并不稀软,拿在手里也不变形,捡回去是农家喜欢的猪饲料。

每当有大雁在麦田里落下,挖野菜的孩子们就顾不得干别的,悄没声的赶到大雁的后面拣雁屎。几十只甚至成百只大雁嘎嘎的叫唤,一边啄吃着,一边排泄着。它们在麦田里吃一会儿就挪挪地儿,蹦哒到不远处再吃再拉。孩子们并不惊扰它们,相隔一段距离只管悄悄捡它们的粪便,如果大雁不急着飞走,孩子们的提篮很快就会盛满碧绿的雁屎。孩子们非常喜欢大雁出现在麦田里,他们可以轻松的完成打猪食的任务,况且跟在大雁身后是那么刺激。看它们肆无忌惮的吃着,毫不知羞的拉着。真不明白这鸟怎么懂得给人传书送信。

有时不知为啥就有大雁纠斗起来,投入战斗的大雁拍打着翅膀,直着脖子,在麦田里团团转着,寻找一切进攻的机会,就像不共戴天的样子。或许它们只是闹着玩而已。别的大雁并不大在意,个别的抬起头来叫唤一声,仿佛在说:“你们别打了,快点吃饱了好赶路啊!”殴斗者很快就结束了战斗,低下脖颈吃起大餐来。也许,它们清楚,目的地还远着呢,再不补充给养就会掉队的。

通常,大雁会逗留几十分钟,当它们吃够了时,就会互相招呼着,扑啦啦飞起来,边飞边在半空中编好队形,然后,由头雁领着,舞动着双翼逶迤而去。

孩子们暂时停下手中的活,站住了,呆呆地看,直到那黑色的“一”字或“人”字隐没在深蓝的天幕里。

有多少孩子在梦里会变成大雁,在雁队中翩翩飞翔……

在晚上,大雁的住宿地是水泽边,他们的腿站在水里,头插在翅膀底下休息。如果寒流忽至,水结了冰,大雁就会冻住飞不起来。直到太阳把冰化开才能解困。

有贪便宜的人,便会在这样的凌晨到雁儿的宿地捉大雁。就跟拣一样。年少的我心里有担心也有向往,担心大雁被别人捉去,也向往捉雁的刺激。好像跟吃大雁无关。吃什么不好,干嘛吃大雁啊!但是如果有一只大雁养着,会很好玩的。

等到麦苗有小腿一半高,棉衣都脱下来时,碧空中的雁群就过完了。大雁在北方有一个遥远的故乡,传说苏武曾在那儿牧羊。那地方叫北海。

一年又一年,大雁来了又走。少年的我也早已长大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绿的海洋。可不管在哪儿,每到那个季节,总下意识翘首遥望,寻觅那天边的雁阵。

作者简介

      赵文芹:黄岛第六中学教师。故乡,大场大营。喜欢读书,喜欢美的事物,崇尚自然和道义。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shitoulpr001(若兰)

校稿:张玉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信】乡愁里的大雁梦
墨念:小时候的冬天不冷|散文
【观鸟笔记】第1035种:白颊黑雁
散文||望断南飞雁
三阳川里雁曾飞
鲁旭 | 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