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围炕听瞎话 | 信阳“ 姑姑碑”的传说

围炕听瞎话儿

点我查看

征文通知

围炕听瞎话儿征稿

诸位看官,您可听说过瞎话儿?所谓瞎话儿,就是我大黄岛方言对民间传说故事的称呼。在那个没有路灯、没有电视的年代,每到晚上,小孩子们都喜欢围在炕头上,于火焰跳跃不定的煤油灯下,央着祖辈们讲一些皮狐子精、牛郎织女、黄大仙娶亲等等瞎话儿,一时之间,仿佛置身于古怪离奇的幻境里了,听着害怕却是上瘾......征稿邮箱:jiazaihuangdao@163.com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在老家原信阳镇草场村村后,有一座很平展、很舒缓的岭,村里的人都叫它石岭子,也称东北岭。岭不大,也没什么特别之处,除了满岭的庄稼和果树之外,唯一有点特殊的地方,就是在岭的最西端,有几个深不见底的大石坑窝子,紧挨石头窝子北面的岭坡处,有一个八仙桌大小的青石碑座。

  记得小时候割猪草,曾经在这碑座上玩过,碑座正中间有一凹槽,长约一米,宽和深都约有三十公分。雨后里面会存有一湾清水,天热,我们不但会撩起水来洗脸,还会捧起来喝上几口。特别是春天,躺在光滑的青石碑座上,仰头望着蓝蓝的天空,布谷鸟“姑姑”“姑姑”地叫着,从上空飞过,让人有些懒洋洋、迷登登的感觉。

  听村里老人们说,这曾是一座带金顶的贞节碑,村里人也都叫“姑姑碑”。碑的主人是大清朝乾隆年间内阁大学士刘墉姥姥家的一位亲戚,是距离这有十多里路、十字路村的一位未曾出嫁的老闺女。

  在古代,只听说够立贞节碑和贞节牌坊资格的,一般都是年轻守寡,守身如玉,而且教育子女有成,皇上御批册封的贤妻良母型女人,一个未曾出嫁的老闺女又怎能有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呢?

  传说,大清乾隆年间,出生于山东诸城的内阁大学士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大人,曾纳过一房夫人丁氏,是诸城十字路人,育有两子,与刘墉算是同父异母兄弟。

  这位丁氏还有一个亲弟弟,依靠姐姐的关照,在京城做生意顺风顺水,可以说富甲一方,在山东诸城老家也置办了不少的田产。

  刘统勋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但得罪人也不少,多次受到一些当朝大臣的弹劾。刘统勋有些厌倦了官场中的你欺我诈,便想请辞回乡。

  这一天朝会上,刘统勋奏请皇上恩准自己辞官回乡。乾隆爷当然不准,便试探说,爱卿是国之栋梁,如果你辞官为民或日后死去,你的三个儿子要是造反朝廷,那该怎办?刘统勋说,好办,我明天就午门将他们铡了!

  第二天,刘统勋果然就在午门外用铡刀先铡了自己和丁氏所生的两个儿子。正要铡刘墉之时,皇太后赶到,把龙头拐杖伸进铡刀口中,大喝一声:谁敢铡我皇儿!才救下了刘墉。刘墉成为皇太后干儿子并成为当朝一品中堂,这便是后来的事了。

  失去了儿子的丁氏夫人,精神和身体受到了致命打击,不几日就魂归西天。其在京城经商的丁氏弟弟,也无法在京城呆下去,就变卖了所有家当,回到了山东诸城老家十字路村,做起了员外。

  丁家本也是书香门第,只是这丁员外早年丧妻,撇下了一儿一女,但都饱读诗书,忠厚善良。丁员外早在京城经商的时候就有一个旧相好黄氏,续弦自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却是个风尘女子,面善心黑。当着丁员外的面,对两个孩子无微不至,待如亲生,但一旦丁员外出收租要账,这黄氏就像换了个人,百般地刁难折磨两个孩子,还不许两个孩子告诉自己的父亲。

  转眼间,丁员外的儿子丁未然已长大成人,娶了善良贤惠的媳妇秋娘,并给员外生下了一个小孙子丁聪。丁员外的女儿春姑也出息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春姑和嫂子秋娘两人相处十分融洽,好如一人,嫂子也很喜欢这个敢说敢为,泼辣有主见的小姑子。

  儿孙绕膝,家境殷实,正要享受天伦之乐的丁员外,不知怎地就忽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把一份家业撇给了虽已成年但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儿子丁未然。

  丁未然继承父业之后,还是只把心用在读书和求取功名上,外面收租要账的这些事,就完全交给了家里的帐房先生管二狗。这管二狗,不是别人,正是丁未然后娘黄氏的亲表弟,当年丁未然父亲在京经商的时候,就是黄氏推荐,丁员外才用他做了账房先生,而且黄氏续弦过来,也把他带了过来。

  丁员外去世之后,黄氏耐不住寂寞,也本性难改,偷偷地就和表弟管二狗好上了,而且经常偷偷摸摸的做些苟且之事。

  这一天早上,丁未然媳妇秋娘,早起去婆婆的屋里取米做饭,正撞见两个人正在那儿“翻云覆雨”,便尴尬地赶紧咳嗽一声,把一对老男女惊得心惊肉跳。

  为了堵住儿媳妇秋娘的嘴,也为了能做长远夫妻,黄氏和管二狗经过一番密谋,开始了一个罪恶的计划。

  外面租田赊账的事,管二狗能自己去干的也不去了,编造各种理由,逼着只会读书的丁未然亲自去干。

  腊月底,丁未然独自一人去海边村里收租要账去了,几天几夜都不会回来。婆婆黄氏忽然向儿媳妇秋娘提出来,要让孙子丁聪跟着自己睡几个晚上。秋娘觉得有些蹊跷,但也不好违拗婆婆的意愿。

  儿子丁聪被婆婆领走之后,秋娘越想越觉得害怕,就把小姑子春姑偷偷叫到了自己屋里跟自己作伴。睡到半夜,秋娘屋的门关就被人偷偷拨开了,一个黑短的身影,扑上了秋娘的炕。正在熟睡中的秋娘猛然感到身上有个沉重的东西压过来,吓得大声喊叫,同时也惊醒了和自己作伴的小姑子春姑。那黑影见炕上有两个人,吓得溜下炕就跑,春姑撒哒上鞋就撵出来去追,但等追出屋,那黑影就不见了。春姑回到屋里,吓得魂飞魄散的秋娘这才告诉了春姑那天早上的事。春姑非要去后娘黄氏哪里去理论,被嫂子秋娘拦住了,姑嫂两个抱头大哭一场。

  这黑影不是别人,正是帐房先生管二狗,他本来是和黄氏计划好了趁丁未然不在家,去强奸秋娘,好堵住她的嘴,没想到遇到了和她作伴的小姑子春姑。吓得管二狗哧溜就钻进了黄氏的屋里,才没有被春姑追上。

  黄氏见计划没成,更担心儿子丁未然回来,儿媳妇秋娘和女儿春姑会告诉他,那一切都就完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做就做到底。管二狗提出,他每年出去收租要账,怕塔山顶上的土匪打劫自己,都是给他们上供送点银子,不如这就去找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半路上把丁未然做了,这样不但能做长远夫妻,还能把丁家这片家业掌控在自己手中。黄氏虽然有些害怕,但也只好同意这么办。

  连夜,管二狗溜出丁家,直奔塔山顶而去,找到土匪大当家的刘麻子,只要这么办,就银票大把地给。

  第二天,从海边要账回来的丁未然,在走到石岭子石坑窝子的地方,就稀里糊涂的被人打劫了,还被推下了石坑窝子,被活活淹死。

  妹妹春姑知道这一定是后娘黄氏和管二狗所为,难以咽下这口气,只身一人走向了漫漫伸冤路。她告到了诸城县衙,诸城县衙说没有证据,她又告到济南府,济南府来人走个过场,还是没有下文,她只好把状纸递到了京城也算沾点亲戚的刘墉刘中堂那儿,没有别的要求,就要把害死哥哥的凶手们一个个绳之以法。

  在得知自己丈夫被人打劫,还被推下石坑淹死,本就被那天晚上吓破了胆的秋娘,一下子就疯了,整天跑到这石岭子上,围着这石坑窝子转啊,哭啊,笑啊,只要见不到小姑子在身边,就嘴里喊着“姑姑”“姑姑”的到处找。终于有一天,秋娘也失足跌进石坑里,和丈夫丁未然相会去了。

  一年以后,在春姑的坚持不懈下,有传说也多亏有刘墉的亲自过问帮忙,济南府和诸城县衙在剿了塔山顶上土匪窝之后,拿到了黄氏和管二狗借刀杀人的证据,丁家这场官司这才结束。黄氏和管二狗两个恶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哥哥和嫂子都已不在,丁氏春姑把侄儿丁聪当做自己的亲儿子,一边替他掌管着家里的一切,一边教他读书上学,姑侄两人,也等同于母子,从此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直到侄子丁聪长大成人考取了进士。

  丁氏春姑把侄子培养成一门进士,但自己却终生未嫁,直到五十九岁病逝。临终的时候,丁氏春姑对已做了知府的侄子提出一个要求,把自己葬在哥哥嫂子遇难的石岭子上,她要与哥嫂同眠在一地,免得孤单。侄子丁聪也答应姑姑的要求,就买下了石岭子上面的一片地,把爹娘还有姑姑全葬在了这里。

  乾隆爷八十大寿的时候,为庆贺盛世太平,践行孝德,也为自己歌功颂德,特地搞了一个千叟宴,在乾清宫宴请千位老人。已经告老还乡的刘墉自然也在邀请之列。刘墉在告老回到老家诸城的几年里,也知道了自己这个亲戚丁氏春姑的经历,在参加千叟宴的时候,就说给太上皇乾隆爷听,乾隆爷被感动,就命小皇上嘉庆颁下圣旨,为丁氏春姑立金顶贞节碑,以示表彰。

  后来,丁氏春姑的这座金顶贞节碑就立在了我们村后的这座岭上,也就是村里老人们说的“姑姑碑”。

  传说就是传说,无从考证这座贞节碑的真实来龙去脉。曾经见过这座碑的老人们都已故去,而且那时候村里识字的人很少,碑文记载了啥也不知道,何况这座碑的碑体早已不知去向。连碑座也被穿岭而过的同三高速公路掩埋。

  当年,我曾问过如果活着现在该有一百岁的“呼嗵”七爷爷:那贞节碑真的是金顶子吗?“呼嗵”七爷爷说:碑有三节人那么高,是不是金子的不知道,但最起码也是铜的,带镏金的,小时候,为了听上面“铛”“铛”的那脆声,都经常地往上撇石头玩。

  村里人还传说,每年春天里,石岭子的上空,不断地有“姑姑”、“姑姑”的布谷鸟叫声,那是嫂子秋娘在到处喊找小姑子春姑的声音,也可能是考上进士的侄子丁聪,后来化做一只布谷鸟在呼喊自己的姑姑。

文/史新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

图/牛鸿志

简介:教师。西海岸新区教育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喜画画,读书,志怪。

主播/王刚

简介:上泉朗诵社会员。喜欢朗诵,用声音传播真诚,浸润岁月,温暖人生。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隋清运

音频:孙晓飞

复审:姜蕴青

发布:宋荣芳

《家在黄岛》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贞节牌坊的由来
伊立勋隶书《贞节坊碑》
伊立勋《贞节坊碑》
两百年前一桩风月案:杀驴羞死寡妇,引发离奇命案,巡抚明断
伊立勋 《贞节坊碑》
“哥,听听你媳妇说的,有这么和妈说话的吗”“关你什么事,少在这挑拨离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