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声读物丨“利奇马”到来前赶辛安大集

陪你读书

家在黄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今年第九号台风“利奇马”来势汹汹。8月10日凌晨从浙江台州登陆后,一路北上,沿路横扫,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台州作为“利奇马”首冲之地,受害最甚,狂风大作,洪水肆虐,树倒屋塌,一片汪洋,景象触目惊心。8月10日,中央气象台预计,“利奇马”将于8月11日大概率正面登陆青岛,为近十年来所罕见。

  看看网上发布的台风路径图,“利奇马”尚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境内,正缓缓向北推进。本来美好的周末,可以好好陪孩子玩,却被“利奇马”搅得没有了心情。查查日历表,正值辛安大集。“利奇马”将至,心神不定,百无聊赖,带上孩子赶大集散散心,凑凑集市的热闹,还可以购买新鲜的蔬菜、水果,岂不是两全其美?一听说去赶大集,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路上在车里问东问西。三年前,我们就住辛安附近,经常去辛安赶大集,但是自从搬家到开发区,再也没赶过,当时儿子才两岁,对三年前赶大集的情景肯定没丝毫印象了。

  驱车不到二十分钟,我们来到大集上。昔日从东到西绵延数里的辛安大集,如今被局促在一个贸易市场内,虽也不小,但面目全非,全然没有了当初的壮观景象,却依旧非常热闹。紧跟在我身后的儿子,面对熙攘的集市、全新的环境,新鲜得东瞅瞅,西望望,两只小眼睛滴溜溜直转,明显不够使了。

  人气旺旺的辛安大集,一点也看不出台风将临的恐慌。五行八作的人们各自忙活着自己的生意,大声吆喝着招揽顾客,赶集的人们踱步穿行在人流中,不时驻足挑拣,各购所需。集市上,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摊贩的招揽吆喝声,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声,商家扩音器里发出的广告宣传声,声声不绝于耳。

  “爸爸,快看!”儿子突然惊奇地拉着我,手指着前方众人围观的地方让我看。只见前方不远处三只用网兜罩裹着的塑料大筐里,盛满了如拳头般大小的乌龟,每个塑料筐外面,还拴着一只餐盘般大小的大乌龟。三根筷子粗细的尼龙绳套在三只乌龟的龟甲上,乌龟们探头探脑,挣扎着四肢用力爬行,却步履维艰。旁边的卖龟人,手持瓶盖上钻了眼儿的矿泉水瓶,不时捏着瓶体朝地上的乌龟背呲着水,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几个小朋友为了看得更仔细,有的双手支着膝盖弓腰探身,有的干脆蹲在了地上。

  俗语道“千年王八万年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龟是龙、凤、龟、麟“四灵”之一,是长寿的象征,是人与神联系的中介,尊崇龟可以获得保佑。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龟、鹿皆灵而有寿。”“四灵”中的龙、凤、麟皆是古人虚构之物,唯独龟实际存在。民间向来信奉,物大必生异。大龟作为灵物,虽被在集市兜售,终究是围观看热闹的多,却不见有人询价购买。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儿子也看得津津有味,催促几次也不舍得离开。我只得说,前面有卖好吃的,才将儿子的视线从乌龟们身上转移开来。

  并非虚言,集市上卖地方小吃的,向来很多。在我的老家,集市上的小吃不胜枚举,有水煎包、烫面糖糕、芝麻烧饼、烧牛肉、胡辣汤、羊肉汤等等,小时候逢大人赶集就缠着跟去,伺机一饱口福。大概因为青岛人对海鲜的钟爱,本地的特色小吃并不多,诸如煎饼果子、驴肉火烧、菜煎饼一类小吃,皆来自外地,不足称道。来青岛后,常思念家乡的小吃,特别是曹县烧饼。前几年,赶辛安大集,偶遇一个曹县烧饼摊,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妇,言谈话语中透着曹县人的憨厚朴实。邂逅久违的家乡美食,我感到格外亲切,格外满足。此后每次赶集,我必找寻那对夫妇的烧饼摊,后来搬了家,便再也没有见过那对和气可亲的老乡夫妇。

  我和儿子在大集上穿梭,果见一个烧饼摊,但不是曹县烧饼,而是淄川烧饼。烧饼摊搭在路边,一张可折叠的圆桌上,放着一个状如倒扣钵盂般的黑色陶瓷器具,老板将生饼坯铺在器具上,撒好芝麻,正往饼上调馅料。器具边上放置半盆面水,圆桌的一边两只马扎支起的盒盘中,放着一二十个醒发好的面剂子,另一边椅子上的簸箩里摆放着已经打好的热烧饼。烧饼形状大而薄,乍看状如新疆的馕,朝外的一边烤得焦黄,沾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芝麻,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摊主也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敦实黝黑,女的温文和气。“多少钱一个,老板?”我询价,“两块一个,五块钱仨。”老板娘回答。付了两个的钱,我从簸箩里拿起一个给儿子,自己拿一个掰一块放在嘴里,焦脆可口,馅料的咸香夹杂着芝麻的清香,和曹县烧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听说过周村烧饼,第一次听说淄川烧饼,而且味道还不错,出于好奇,我和老板攀谈起来。“你们这烧饼和新疆的馕,差不多哈,老板。”我有意和馕做比较,“完全不同,我们这可是地道的淄川传统美食。”老板情绪有点激动,不过完全可以理解。“哦哦,不好意思,你们是淄川人吗?”我继续问,“是的,我家打烧饼好几辈了,我这是祖传的手艺。”“我听说过周村烧饼,都是淄博的,你们这也叫周村烧饼吗?”“可不是,可不是,周村烧饼小,薄而且脆,我们这烧饼大得多,分两种,有肉的叫淄川肉烧饼,没肉的叫淄川烧饼,据我的祖辈说,我们这是从胡饼演变来的,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当地人都吃我们这种烧饼。我们淄博还有一种博山烧饼……”一问一答,不经意间,打开了老板的话匣子。看似憨厚朴实的一个人,一谈起自己家的烧饼,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我也听得饶有兴味。隔行如隔山,不服不行。从老板口中,我对淄博的烧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对于烧饼这种烤烙面食,我颇感兴趣,也特别喜爱。据我所知,烧饼种类颇多,花样有100多个。据史书考证,烧饼是东汉班超自西域传入中原的,因此最早的烧饼叫“胡饼”。传承了千年,各地的烧饼做法各异,各具特色。诸多烧饼中,我还是钟情于曹县烧饼。曹县烧饼用料考究,工序繁杂,油瓤纯香,经切花、盘沿、涂糖稀、沾芝麻后,贴入炉内烘烤,刚烤好的热烧饼外焦里嫩,底儿、盖儿、芯儿层层分离,香气扑鼻,不硬不粘,堪称一绝。

  我们父子俩边吃着淄川烧饼,边逛大集,儿子牵着我的手,哪儿人多往哪儿扎。可能是“利奇马”要来的缘故,大集上的蔬菜、水果特别便宜,摊贩们声嘶力竭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大概意思就是:台风要来,便宜处理,给钱就卖。这当然迎合了普通大众的购物心态,人们拎着选购的大包小包的海鲜、水果、蔬菜,满意的笑容、满载的成就感洋溢在脸上。大集上的果蔬、海鲜销售得特别快,还不到正午,市场上的果蔬、海鲜摊位已基本空空如也。只顾着在大集上游逛玩耍,我们赶大集买菜的任务还没完成,于是赶紧拣新鲜蔬菜、水果买了几样,准备归去。

  “新鲜的甜桃,买点吧?”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脸上堆着笑,招揽我光顾他的生意。我和儿子停下脚步,站在堆满桃子的摊位前。“怎么卖?”我问。“一块五两斤。”老人答道。桃子又大又好,实在不贵。我拣了一兜,给老人称。老人忙接过去,“再多挑点吧,我给你便宜点!”他一边称,一边和我商量着说。“差不多够了,我家人口不多。”我回答。“听他们说,就要来台风了,据说这几天都有雨,眼看要下集了,我这桃子便宜卖,要的人也不多,恐怕要烂掉了,今年种桃子亏大发了……”卖桃老人的语气中带着无奈和伤感。

  是啊,今年的桃子真的很便宜,且成熟的桃子如果不及时出售,很快就会烂掉!哎!又是“利奇马”!“你的车上还有?”我指了指他的四轮车斗里,“有,多呢,还有一两千斤呢!”“我再来二十斤吧!”“好!好!我给你便宜,五毛钱一斤!”老人有点兴奋,“不用,还按原价就行。”过称付完钱,老人似乎有点过意不去,指着地上一堆桃子,让我再拣一兜,说是不要钱。我坚辞不受。多实在多可爱的小老头!农民不易,我不能尽绵薄之力给予帮助也就罢了,怎忍心趁“利奇马”而“打劫”?

  拎着几十斤重物,我的双手被勒得生疼,歇了好几回才到车边。回到家,妻子笑着和我打趣:“桃子不要钱了?”我嘿然微笑,没做过多解释。“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底无私天地宽。”帮助别人就是修炼自己,做人做事,于心无愧就好!

文/王礼明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黄岛区人,祖籍山东曹县,现就职于企业。爱文字、书法,爱运动健身,爱音乐、美食,好读书,不求甚解,喜作文,摆弄文字,因寄所托,聊抒胸臆。

主播/刘佳琦

简介:上泉朗诵社会员。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爱文字,爱音乐,喜欢看乱七八糟的书,闲暇之余爱用声音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刘   婕

复审:姜蕴青

发布:姜蕴青

“家在黄岛”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县烧饼
黄岛大集
来了黄岛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家乡的大肉烧饼
我想告诉你,淄川肉烧饼真的很好吃!!
救 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