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声读物丨杀年猪

陪你读书

家在黄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小时候生活在东北农村,那里农村有杀年猪吃年猪肉的习俗。眼下,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不由得让我想起东北那些有关杀年猪的陈年往事。

  那时物资匮乏,市场上的物质远没有现在这般充裕。要想吃猪肉,想顿顿猪肉酸菜炖粉条,就要自己养猪。那里家家每年都最少自养一两头大肥猪,作为整个冬天和过年的肉食。小猪崽一般在第一年的秋天就买来养着,到来年初冬落雪时杀掉,其时间跨度一般在一年零几个月左右,平时喂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能长到三百四五十斤,膘肥肉厚,肉质醇香。这种不用饲料用纯粮食蔬菜喂养的猪在东北叫民猪,现在这种猪肉的价钱比普通猪肉要贵好多,俗称原生态猪肉。比如,青岛地区有名的胶州里岔黑猪肉。

  杀猪那天,要杀猪的人家天刚蒙蒙亮就要爬起来。吃完早饭,拿出早就备好的杀猪工具,开始烧两大锅滚烫的开水备用。等邻居几个帮忙的壮汉到齐,就开始动手抓猪。拿着绳子棍子等把圈里的猪往外赶,猪也可能预感到大限将至,在猪圈里怎么赶也不出,一边嗷嗷直叫,一边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不让人靠近;几个壮汉就围着它转,七手八脚去揪它的两个耳朵和两条前腿往猪圈外拽,可猪却头朝外、屁股朝里直往圈角旮旯缩,蹲坐着不起来,一揪它的耳朵就撕心裂肺地吼叫。几百斤的大猪力气大着呢,有时候一头就把抓猪的人撞个仰八叉,引来一阵阵哄笑。这时候家里的小孩子们一般都会躲在屋子里,关上门,吓得用两只小手紧紧地捂着耳朵。

  人定胜猪,五六个壮汉把猪连拖带拽弄到在院子里早已备好的杀猪台前摁住,迅速用一条粗绳子挨个绑牢四腿,有人拿大杠子从胸前绳套穿过,抬到杀猪台上,猪头伸出台子外,猪不停地在台子上挣扎。杀猪人拿起锋利的杀猪尖刀迅速捅到猪嘴巴下的脖颈里,并搅动几下,随着鲜血喷溅而出,猪惨烈地哼哼几声,更加猛烈挣扎几下,有时猪血都能溅到杀猪人的脸上和前胸上。猪脖子下方的地上早已放好一个接鲜血的大铁盆子,猪血汩汩地流进盆子里,怕血凝固,放点盐,不时有人用干净的木棍搅拌几下。不久猪就伸腿断气了,众人卸掉绑绳,杀猪人在猪身上把刀反复擦两下,在一只猪脚的蹄子处往上一点儿划个小口子,几个人轮流着不停地往里吹气,直到猪整个像气球一样鼓起来,再用细麻绳绑住吹气的口子。他们迅速提来沸腾的热水浇在猪身上,一边浇,一边刮毛。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刮得一干二净,刮完毛的猪由于吹了气,直挺挺的,白白胖胖,俨然一个庞然大物四脚朝天躺在大木台子上。杀猪人剖开肚子,扒出冒着热气的心肝肺肚肠子等内脏,分门别类放到地上一个个大铁盆里,有人迅速端走去处理,还有的去翻倒出肠子里的秽物,并清洗干净,等灌血肠用。杀猪人割掉猪头,猪尾巴,砍下四个猪脚,从猪脊梁杆中间一劈两半,杀猪完成。熟练的杀猪手往往一气呵成,大有庖丁解牛之技。不瞒说,猪肉很好吃,但杀猪的过程实在太残忍。每当杀年猪的时候,看着自己一点一点采猪食菜喂养大的猪被宰杀,心里难免不舍和难过,就会悄悄地躲在一旁伤心地抹眼泪。

  杀掉的年猪半头要上交国家,送到国营收购站,按收购价算钱给交猪农户,俗称交任务。是每户必须每年要完成的,这些猪肉最终流向了不养猪的当时按肉票供应的城里人的餐桌。

  把猪杀完,根据吃肉的人数,把带肋骨的肉和猪腿剁成一两斤或四五斤一块,清洗干净,装满八印一口或两口大锅,放满清水,为照顾众人的口味,除了放点盐,其他佐料一概不放,原汁原味,用大劈柴柈子填满锅灶开始烧火煮年猪肉,从而也拉开了年的序幕。

  依照乡俗,杀年猪的人家一定要请客。杀猪当天,除了几个帮忙的主妇早到帮着忙活以外,提前邀请的几十人也都早早坐在大炕上等吃年猪肉。那是八十年代初,信息还不发达,电视还是个稀罕物。全村有电视的也就一两家,还是十四英寸的黑白小电视,时常模糊,飘着雪花,那时更不知电脑手机为何物。往往是老老少少三五一群、俩人一伙,或唠家常,或打扑克,或猜谜讲笑话,叔叔大爷们就在唠着农事——今年的收成和明年开春的打算;小姑娘们则聚在一起,玩起狍子拐骨——嘎拉哈;更有一些促狭鬼们插科打诨,言语中夹杂着荤素,惹来大姑娘小媳妇们的笑骂追打,逗得人们前仰后合,突然爆发的笑声能掀掉整个屋顶,热闹异常。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里,给热心喜欢说媒的婶子大娘及媒婆们提供了便利。掂量着男女双方的条件,比如要把张家的大侄子介绍给李家的外甥女,把老刘家的二丫说给三家子村的王家大小子......还真别说,一门门的亲事就在各家吃年猪肉的时候促成了。

  当一盆盆热气腾腾的大块猪肉端上来时,扑鼻的肉香,溢满整个屋子。人们筷子插下一搅或者一挑,再用手撕下大片酥烂的肉,蘸着自己喜欢的各个小碟子里的盐末、酱油、蒜泥等各种调味品,或抹上一层鲜美的黄豆酱,大快朵颐一番。喜欢喝酒的男人们在另外聚一两桌,喝着白酒,猜拳行令,不亦乐乎。当大人孩子酒足饭饱后,开始互相道别,女人们互相约好明后天该谁家杀猪,谁有空闲谁提前去帮忙煮肉做饭;小孩子在大人们之间钻来钻去嬉闹,男人打着酒嗝说着客套话带着家人心满意足地散去。

  回到老家青岛以后,我曾经不止一次梦见杀年猪吃年猪肉的热闹场景。梦里自己和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叔叔大爷、哥哥姐姐以及一块儿长大的小伙伴们一起,坐在暖烘烘的大炕上,大快朵颐着那喷香的年猪肉,谈笑唠嗑,闲话家常......

  “梦里不知身是客”,醒来才知,不禁眼角湿润,怅然若失。

  当然请吃年猪肉也不白请,是要回请的。正应了那句古话:来而不往非礼也!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请完了的,那就等着他们一家一家回请吧。往往一圈轮下来,吃上十天八天的都有,这往往又要热闹好多天。需要请吃肉的几家商议好杀年猪的日子,以免撞在一天,无法互相帮忙,互相吃请。

  吃年猪肉,是一年最空闲的时间,也是人们联络感情的最好方式之一,吃年猪肉使邻里乡亲关系更加融洽和睦。平日里有点嫌隙或言差语错的,自己不好意思出面和解,在杀年猪时,就会对孩子说:去谁谁你大爷或叔叔家,叫他全家来吃年猪肉。一般通情达理的人家也往往放弃前嫌,一家老小欣然前往。两家互相道个歉,说个软乎话,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前的芥蒂矛盾就在满嘴流油、欢声笑语里烟消云散。所以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最热闹的往往不是年,而是邻里互请吃年猪肉。

  吃剩下的生猪肉就剁成三两斤一块,摆在院子高高的木头架子搭的台子上,防止猫狗叼走偷吃,覆盖上雪,等冻成坨,然后再收拢起来,码在仓房的大水泥缸里,再铲一些干净的雪覆在最上面,再用缸盖盖起来,作为一冬和过年的肉食。那时没有冰箱冰柜,等雪化了的时候,如果剩下了没吃完,就放坛子或小缸里用盐腌起来,在春夏秋之际想吃时,取出一小块儿,用清水泡出里面的盐渍,用来炒菜。

  当大雪封门、北风呼啸时,煎饼和粘豆包大馇子粥就着猪肉酸菜炖粉条,那叫一个痛快。酸菜猪肉炖粉条,是东北的家常菜,也是东北的特色菜、名菜,是东北老饕们的最爱。小时候吃惯了这一口,现在想想还满口生津。

  满口生津的,还有一些轶事。有一年村长李元大爷家第一个杀猪,全村四十来户人家都被邀请吃年猪肉,全村老少爷们二百多人,除了几个老人和不能动的全去了,人多排号,中午两三拨,晚上两三拨,炖的半头大肥猪,全吃了,连汤都分着喝了。有的人明明吃饱了,还故意开村长玩笑:村长大哥,我们还不够。小孩子也跟着起哄,李大爷,我们也没吃饱。把老实的村长大爷闹了个大红脸,喃喃着:再炖再炖。他媳妇——村长大娘白他一眼笑着骂:死鬼,没了,再炖炖小猪崽了,把你炖了得了,让大家伙儿吃。惹得人们哄堂大笑。后来他们家六口人被全村人家请吃,遇到同一天两三家杀猪的,没有请到的人家就会割十斤八斤的猪肉给送家里去,还有部分请吃的人家请吃时也割块肉非让捎回家过年吃。后来听说厚道的乡亲们送还的猪肉赶上一头大肥猪都不止,从那以后村长大爷再也不敢请全村人吃猪肉了。说请全村老少爷们吃猪肉,越吃越多,这叫干啥?这不是占老少爷们的便宜嘛!以后坚决不请了。

  现在物资丰富了,想吃猪肉不用自己养猪了,菜市场和超市随时随地都能买到新鲜的猪肉。养猪不易,又脏又累。不得而知,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乡亲们是否还家家养猪?请吃年猪肉的习俗是否还依旧存在?虽然离开东北几十年了,但那热闹的吃年猪的场面和浓浓的乡亲邻里情,至今让我想起依然温馨、温暖。


文/栾红

简介:笔名翡冷翠,青岛作协会员,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清溪诗社会员,喜欢旅游,喜欢文字,喜欢诗和远方。



主播/于全玲

简介: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会员,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抱朴守拙,好古敏求。喜文字,修己以敬;喜诵读,修己以安。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丁秀荣

复审:王礼明

发布:宋荣芳

“家在黄岛”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大爷自制杀猪神器,不服不行!都来学学!
老太太辛苦养一年猪,杀掉时杀猪匠却说这肉不能吃,只好含泪烧毁
农村富裕了,却很少看到杀年猪,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杀年猪 食年味 喜气洋洋过新年
散文||杀年猪【征文】
开什么玩笑?!选村长也没杀猪菜重要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