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声读物丨那份儿心事

黄 家

岛 在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已是阳春三月,天气越来越暖和。老伴儿自上次回娘家,时隔已有月余,这段日子,有一份儿心事一直在心上沉甸甸的挂着。

  上次回家,看到娘身上穿的,炕上盖的,都好洗了。由于当时天气不好,决定下次来时,再给老人洗洗涮涮。这不,今天天气好,我们决定回去把这个心事了了。

  一百多里的路程,老伴儿如果坐公共汽车回娘家,一路需要倒好几次车,一天的时间多半花在路上了。所以每次回去,我都会开着我的小货车作陪,差不多也得走一个半小时。

  上午的早市一收摊儿,就急忙回家做饭,把早上和中午的饭合并成一顿匆匆吃过。因为到家时,差不过就过了午饭点,老人已吃完饭了。

  在农村,到我们这代人,还是沿袭着儿子养老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只是抽空儿回家看看父母,帮老人收拾一下卫生,洗洗衣物,尽一下所谓的孝心。我们离家远,回去的也不算勤,给老人多了些挂念,也让我们有了一份儿心事。

  从我们走进家的那一刻,老伴儿就没停下来。开始收拾娘攒下的那些要洗的衣服和被褥。我的老伴儿已过了退休的年龄,身上的各种毛病也一大堆,不是胳膊痛,就是腰腿酸,娘的这些活儿,她已有些力不从心。

  我们回来,也许是岳母一直巴望的吧。看她如小孩子一般笑着,坐在炕上手足无措的样子,象征性的用笤帚扫了又扫炕上的灰尘,让我们快坐下歇歇。其实她患白内障多年,已经看不清什么灰尘之类的了,扫炕让坐只是她表达心意的一种举动。我一直站在炕前没坐,她过意不去,连着说,快坐下吧,炕就是脏点,脏了衣服再洗。我忙说没嫌脏,只是在路上开车时间长了,先站着歇歇。

  耄耋之年的岳母,眼睛模糊了,耳朵却很灵敏,语言沟通不成问题。记性差了,时有糊涂。进门没多会儿,她就用手指着她的脸让我看,问是不是还肿着?我吃了一惊,忙问怎么了?她说在外面磕到了,把脸磕破了。我顿时明白了,其实她磕着脸已是年前的事了,我前两次来就已知道,这次来她又向我重复着念叨。她是在向我们抱委屈啊,看来真成了“老小孩”了。我说已经好了,不肿了,以后可得小心。她这才脸上笑满了菊花。

  要洗的被套、被单收拾到外面,老伴要给岳母换衣服。我回避走出屋门,来到了大街上。今天天气真好,正午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让人有种久违的舒服。街道上的玉兰,杏梅,虽然都已经过了盛花期,但仍有迟开的几朵,恋在这春天的枝条上不肯落下。

  我漫步走出村外,让目光享受着乡间的春色,脚下蜿蜒的乡间小路,田间海浪般涌动的麦田,天边淡蓝色的远山......住在城里,好久没有让目光远眺了,今天任由目光极至远方吧。于是,脚步开始信马由缰地在村外兜转……当我再次走回家门,隔着门就听见院子里“哗啦”、“哗啦”洗衣的声音,这段时间,老伴在家里给娘洗了澡,剪了发,修了指甲,给老人换上干净的衣服,让老人坐在院子里,享受着暖暖的阳光,静听着洗衣的摆水声。

  我每次来,都会坐在她的身边,和她说一会话,去唤醒她当年的往事。她时而笑着,时而叹息着,说她老了,不能自己洗衣,也不能给我们做饭吃了......

  没过多久,门外接连来了两位串门的老人,今天天气暖和,她们走出家门,找上块儿晒晒太阳。两位老人中一位九十四岁,一位八十九岁,都比岳母大,却比她身体好。我向两位老人竖起了点赞的大拇指。

  这大概是一年中最好的天儿啦,不冷不热。她们在院子里围坐成一圈,就那么静静的坐着,并不说话,只是听着我老伴儿“哗啦、哗啦”的洗衣声。我跟她们一一打了招呼,聊了几句,看着她们享受阳光的安静样子,我却在想着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想着她们的垂暮之年,只能如此静守岁月,不免感慨。其实像她们这个年纪的农村老人,还有很多,她们的养老保险,每月才一百元左右,相比城里的老人,可谓天壤之别。城里的老人,可以用养老金住养老院,洗衣吃饭都有专人照顾,而乡下的老人,身体差了就要靠儿女侍候,而他们的儿女还要下田种地,出门打工,侍养老人难以做得面面俱到。

  我站在春天的阳光里,梦想着农村的将来。如果在每个村或者几个周边的村联合建立起一个养老机构,如果农村老人都有城里人一样的养老金,让能自理的老人每天到专用的食堂吃饭,不能自理的有专人配送,浆洗衣物也有专人打理,老人可以聚在养老大院里晒太阳。那些做儿女的,就不用因为养老问题起纷争了,只要没有了这些家庭的后顾之忧,家庭会变得更和谐,一切也会兴旺起来的吧?!

  想想老人,又想想自己,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一个孩儿的这代人,也将很快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的老年,又将会怎样?期待农村的养老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呈现一个新的局面。

  太阳西落,该洗的都洗了,老伴忙乎了大半天,也该跟老人道别了。我们对老人说,过些日子再回来看她,问她想吃什么?我们下次来给她买。她一直摇头,说什么都不馋,什么也不要,还体谅着说出“你们也顶着一个家,来趟不容易”这样的话。可我们知道她的不舍,她心里肯定还想问,我们下次啥时再回来?我们也只有哄她说,过几天就回来看她啦,可这“过几天”或许又是一个月,甚至更长。开车一上路,心里已是五味杂陈,我和老伴儿几乎同时感叹,唉!这段日子,算是又了却了一份儿心事!

  回家的路上,正是下班高峰,为生存而忙碌的人们,让城市变得车多路堵。车子随着车流缓行,渐渐华灯初上,这才开始感觉饿了、累了,家里还有我的老父亲,正等着我们回家做饭吃呢,这么想着,脚下的油门不由得又加大了一些。


文/刘润国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青西新区铁山人,现居黄岛,刘公岛路农贸市场卖菜为生计,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主播/雪妮子

简介:薛喜梅,笔名潇湘妮子,雪小小,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副主席,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


摄影/闫红卫

简介:家在黄岛·小城摄影俱乐部会员。自然资源局任职,喜欢摄影,美食,古筝,喜欢背包旅行。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姜蕴青

校稿:孙莉霞

音频:薛喜梅

复审:王礼明

发布:王礼明

“家在黄岛”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悲歌
拾荒老人为老伴买钻戒:苦了一辈子想让她开心
高考满分记叙文:守望
公园里,一对老人每天都跳“贴面舞”!真相看哭所有人……
老年黄昏恋:只同居不结婚是喜是忧
微小说: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