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声读物 | 黄山行

家在

黄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久慕黄山大名,至今始有机会一睹其芳容。从黄山市下榻的酒店乘车一个多小时,赶到黄山脚下,然后上山。导游说路很远,很难走,要求我们都乘索道。后来因为风太大,乘索道需要等,只好一起步行上山。游黄山一路奇、险,风光无限。

  黄山最著名的当属迎客松了。此松南枝已枯死,听说有关部门正在物色替代者。南边有两棵差不多的松树,石壁上有“风景如画”的题字。

  黄山的松树很出名,他们大多扎根于石缝,生长于悬崖峭壁,生存环境之恶劣,造就了它们千姿百态的风姿,黄山松一般长得不对称,南枝长而北枝短,看起来具有不对称美。有些松树生长在峭壁上,如苍龙、如巨虬,更是姿态万千,引人遐思。

  一路行来一路险,一路行来一路雾。黄山雾也很有名。因为黄山奇险,万山丛壑之中,云雾缭绕,缥缈如仙境,更增添了如梦如幻、如仙在天的神奇感觉。黄山雾有的地方大似雨,有的地方小如烟,在山下时非常热,进入山中始觉清凉,及至攀到山上,阵阵冷风袭身,加上雾气笼罩,短裤短衫的我,马上觉出冷了。





  天都峰前有一险要之处,雾气很大,似淋漓小雨,加上天色晦暗,所以我们暂且在峰下的天都商店北边避了一下,吃了一点东西,一直等了一个小时左右,仍不见晴,只得硬着头皮,顶风冒雨往上爬,坡很陡,风很大,我们几乎是匍匐在台阶上,四肢并行,旁边就是悬崖峭壁,一看令人头晕目眩。峰回路转,前边又是一处下坡,且是一个风口,风呼呼地吹过来,往下一看,是令人心惊胆战的万丈深渊,我吓得不敢动了,生怕一不小心被狂风吹落深渊,迟疑半天,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蹭了过去。

  然后是鲫鱼背,这是一处下坡,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我四肢着地,整个身体紧贴在石壁上,借助前边人的遮挡,才大着胆子蹭了过去,过去后往旁边一看,是万丈深渊,是陡壁如削的深谷,根本不敢久视。

  再往后是一线天,只能容一人上下,若同时有人就需要及早避让,台阶上湿漉漉的,站在下边往上看,只能看到一条窄窄的石缝,天光云影从细缝中漏下斑驳的细细的曼妙身姿,故名一线天。

  下面的路就好走多了。黄山共有三个山头很有名: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我们路经天都峰,但是顶峰没有开放;莲花峰峰顶也没开放;光明顶是到了,山顶有一个气象台。我们在光明顶吃了一点东西,补充了一下体力,继续走。





  刚开始还有几人结伴而行,后来走时我拖延了几分钟,下去找却找不到了。我独自顺着一条下坡的路撵下去,撵了几分钟,杳不见影,又怕错了路,就席地坐了一会,等来了几位游客,问了一下,知道是下山的路,这才放心,又一路走下去,路上游人越来越少,路边是密林,非常幽静,只听到密林中鸟儿“啾啾”的鸣叫声。又走了一个小时左右,我独自赶到了另一个景点---东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走错了路,多走了很多路。比较近的下山路线是由光明顶直到白鹅岭,约半个小时左右。现在我却要再用半个小时左右转回白鹅岭,我多走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路。一看表,已是下午两点多,盘算着下山的路还很长,只得匆匆又上路了。

  到了白鹅岭,打探了一下,下山还有十几里的山路要走,此时我已是筋疲力尽,腿脚发软,力不能支,到这时才体会到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此段下山的路非常难走,很陡,在这种疲劳状态下,下山很难收住脚,只好一路小跑着下山。

  又走了一个多小时,一路上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地湿路滑,只得倍加小心,这更加重了下山的难度,好容易挨到山脚,人人都已疲惫不堪了。

  算一算,黄山之旅不虚此行,闻名天下的黄山被我们徒步攀登成功了。从早上8:00左右开始上山,到下午3:30下山,历经近八个小时,一般人走了四五十里,而我又多走了十几里路,我今天步行山路六十里左右。我们太累了,腿脚都不听指挥了,走起来都是一瘸一拐的,上下车时都用手扶着客车门边的扶手上下,我说:“怎么原来就没发现还有这么一个有用的扶手呢?”





  在黄山上见到黄山挑山工,他们很不容易,一步步走在我们空手都不敢走的峭壁间、陡坡上,脚步稳健有力。他们挑的东西有生活日用品,像吃的、喝的、用的,有建筑用品,像水泥方砖、排水管,最难挑运的是排水管,管子比较粗,两根成“×”形,前窄后宽,人夹在中间,刚好和山路宽度相等,走起来要非常小心才不至于触到路边的树木杂石等。他们的报酬并不高,一担100多斤重的东西挑到山顶,大致可得四五十元钱,他们用竹扁担,将茶杯粗的竹子一刨两半,用时凹面朝上,顺便把自己的水杯放在凹槽中。他们还顺便带一根半人高的木棍,以备在陡坡处歇息用(陡坡处无法将扁担货物放下,就用木棍顶住扁担,人只要用手扶住就可以抽身歇息了)。

  另一类人就是轿夫,两人抬一顶小竹轿,行走在常人空手都难走的陡坡峭壁间,其费力程度可想而知。为协调一致,两个轿夫喊着号子,听那号子的声音好像是在呻吟一般:“哎吆吆,哎吆哎吆——”一是可能抬起来确实太累了,喊一喊可以舒缓一下劳累感,二是可能算作一种配合和提醒。他们走很短的路就要休息一下,价钱也很贵,听说登山全程都坐的话要一千元左右。

  黄山之行,景美路艰,我等闲玩,挑山工与轿夫苦矣!我等徒然自叹不能与美景长相厮守,不得尽观其妙;挑山工虽可常驻美之所在,却又为生活所迫,无心赏其秀美奇异之姿。有心无时,有时无心,人生悖论,于此可见。

  终得一睹黄山芳容,虽无长相厮守之缘,暂得一亲芳泽,得慰平生所愿,此生足矣!


作者/柴京正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七零后孩子王一枚,身虽浸陷柴米油盐酱醋茶,心常仰望琴棋书画诗酒花。幼来心高手低,半百仍在努力。


诵读/宋岩

简介: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成员。以声音演驿美好,借您一盏茶的时间,还您超值的精彩。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责编:王礼明

排版:姜蕴青

校稿:王礼明

音频:宋    岩

复审:姜蕴青

发布:王礼明

“家在黄岛”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黄山九龙瀑最详攻略及疑问:传说中的九潭九瀑,没有几个人能看到?
水墨黄山【组图】
黄山行拾记
黄山白鹅峰
巧夺天工_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高中写人作文--黄山轿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