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章 问诊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询问时,应根据就诊对象,如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

一、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询问一般情况,一是为了便于与病人或家属进行联系和随访,对病人的诊治负责。二是可使医生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如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等不同,则有不同的多发病。水痘、麻疹、顿咳等病,多见于小儿;青壮年气血充盛,抗病力强,患病多实证;老年人气血已衰,抗病力弱,患病多虚证;癌病、胸痹、中风等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妇女有月经、带下、妊娠、产育等方面的疾病;男子可有遗精、早泄、阳萎等病变。长期从事水中作业者,易患寒湿痹病;矽肺、汞中毒、铅中毒等病,常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某些地区因水土关系而使人易患瘿瘤病,疟疾在岭南等地发病率较高,蛊虫病多见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等等。诚如清代喻嘉言所说:“识病时,辨高卑燥湿,五方忌宜。”

二、主诉

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如“发热咳嗽三天,加重一天。”

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有一两个症状,即是主症。通过主诉常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情的轻重缓急。因此,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了解、分析和认识疾病的重要线索。询问时,医生首先要善于抓住主诉。如病人叙述有眩晕、汗出、心悸、胸痛、神疲、乏力等。在这些症状中,其主要症状是心悸、胸痛。医生根据心悸、胸痛这两个主症,可初步考虑为心病。这样就抓住了病变所在的部位,然后围绕主症,进一步深入询问有关兼症和病史,再结合其他三诊全面诊察,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问诊时还要将主诉所述的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情况询问清楚,不能笼统、含糊。就是说,医生要善于抓住主诉,问深问透、问准问清,这对于病证的诊断是极其有益的。在描述主诉时,不能用诊断术语,如“风寒表证”、“肺气虚证”等,而只能用具体症状、体征进行描述。

三、现病史

现病史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经过。现病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询问。

1.发病情况

主要包括发病的时间,是突然发作,还是缓慢发生;发病的原因或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作何处理等。一般凡起病急、时间短者,多属实证;凡患病已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属虚证,或为虚实夹杂证。如因情志不舒而致胁肋胀痛,急躁易怒者,多属肝气郁结;因暴饮暴食而致胃脘胀满疼痛者,多属食滞胃脘等。由此可见,医生通过询问病人的发病情况,对辨别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小儿,难以叙述发病情况,因此应当主动了解是否有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存在。小儿脏腑娇嫩,抵抗力弱,调节功能低下,易受气候及环境影响,感受外邪而发病,出现发热恶寒、咳嗽、咽痛等症;小儿脾胃较弱,消化力差,容易伤食,而出现呕吐、泄泻等症;婴幼儿脑神发育不完善,易受惊吓,而见哭闹、惊叫等症。所以着凉、伤食、受惊是小儿常见的致病原因,应当注意询问。

2.病变过程

医生了解病人的病变过程,一般可按疾病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询问。如某一阶段出现哪些症状,症状的性质、程度;何时病情好转或加重;何时出现新的病情,病情有无变化规律等。通过询问病变过程,可以了解疾病邪正斗争情况,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

3.诊治经过

有些病人,尤其是患病较久者,在就诊前已经在其他医院进行过诊断和治疗。所以对初诊者,有必要询问曾作过哪些检查,结果怎样;作过何种诊断,诊断的依据是什么;经过哪些治疗,治疗的效果及反应如何等。了解既往诊断和治疗的情况,可作为当前诊断与治疗的参考。

4.现在症状

现在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虽然现在症属于现病史的范畴,但因其包括的内容较多,是问诊的重点,故另列一节专门讨论。

四、既往史

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患病情况。

1.既往健康状况

病人平素健康状况,可能与其现患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故对分析判断现发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素体健壮,现患疾病多为实证;素体虚弱,现患疾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素体阴虚,易感温燥之邪,多为热证;素体阳虚,易感寒湿之邪,多为寒证,或寒湿病证。

2.既往患病情况

病人过去曾患过何种疾病,如痢疾、疟疾、白喉、麻疹、肝病、痹病等。是否接受过预防接种,有无药物或其他物品的过敏史,作过何种手术治疗等,都应该加以询问。

病人既往所患某些疾病,可能与现患病证有着密切关系。如哮病、痫病、中风等病,经治疗之后,症状虽已消失,但尚未根除,某些诱因常可导致旧病复发。由此可见,问诊时不能忽视对既往史的询问。

小儿应当注意询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和传染病接触史。小儿6个月至5周岁之间,从母体获得的先天免疫力逐渐消失,而后天的免疫机能尚未形成,故易感染水痘、麻疹等急性传染病。预防接种可帮助小儿建立后天免疫机能,以避免感染发病。患过某些传染病,如麻疹、顿咳等,常可获得终身免疫力,一般不会再患此病,如正值麻疹流行之际,患儿出现类似将出麻疹之象,通过询问患儿既往是否患过麻疹,以及是否接受过麻疹预防接种,即可做出判断。

五、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等。医生询问病人这些情况,在诊断疾病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生活经历

询问病人的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应注意某些地方病或传染病的流行区域,以便判断所患疾病是否与此相关。

2.精神情志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常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使精神情志产生变化,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疾病。同时,人的精神情志变化,对某些疾病的发展与变化亦有一定影响。因此,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当前精神情志状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并可提示医生对因精神情志刺激所导致的疾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思想上的开导,将有助于治疗。

3.饮食起居

饮食嗜好、生活起居不当,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甚至引起疾病。如素嗜肥甘者,多病痰湿;偏食辛辣者,易患热证;贪食生冷者,易患寒证。好逸恶劳,脾失健运,易生痰湿;劳倦过度,耗伤精气,易患诸虚劳损;起居无常,饮食失节,易患胃病等。通过了解饮食嗜好,生活起居情况,对分析判断病情有一定的意义。

4.婚姻生育

对成年男女病人,应注意询问其是否结婚,结婚年龄,配偶的健康状况,以及有无传染病或遗传性疾病。对育龄期女性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文化和/或文明之四:中医四诊
【中医问诊】问诊介绍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十九)
中医误诊原因之四诊致误
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教材:接诊基本知识与技能
病史采集(问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