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人也买不起房了

7月2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二季度GDP数据,环比下降0.9%。

而这,已是美国GDP连续两个季度的第二次下降。许多媒体与机构表示:美国已经进入了「技术性衰退」。

而在可预期的未来,美国是否会实质性地发生经济衰退?

未来难以预测,但我们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窥看美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这就是:房价。

过去几年,美国房价史无前例地疯狂上涨,如今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越来越多的美国普通人买不起房子。

房价问题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了不少美国人的头顶。

01.

美国现在的房价有多高?

下面这张图是Zillow(一家美国房地产估价服务网站)提供的数据:

◎ 2013-2022年,美国整体房屋价格中位数曲线。

图片来源:Zillow

可以看到,2022年6月底,美国全国现有房屋价格中位数已达到35.4万美元(约239万元)。

而疫情前的2020年1月,价格中位数约为25.1万美元(约169万元)。

这意味着,短短两年半时间里,美国房价总体上涨了超过40%。

在一些大城市,疫情前本就昂贵的房价,随着价格的继续攀升,更令人望而兴叹。

《新闻先驱报》在6月中旬采访了一些在大城市任教的老师。

在波士顿工作的高中教师琼斯-卢克(Shirley Jones-Luke)在任教多年的多切斯特(Dorchester)地区有一间房子。

但买房的时间是20年前。

卢克坦言,如果等到现在,以她的工资,不可能买得起房。

◎ 2013-2022年,波士顿房屋价格中位数曲线。

图片来源:Zillow

卢克说的是实话。房地产服务公司Redfin有过研究:

2012年,在美国主要城市,以普通教师的年平均工资——6.28万美元,大约买得起34%的待售房屋。

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下滑到20%。

在2016年的加州,该州教师的平均工资(大约7.4万美元)只能负担得起17%的房屋,低于2012年的30%。

最近,在旧金山这样的城市,以普通教师的平均工资,他们可能买得起的待售房屋,只剩0.2%。

旧金山的核心区硅谷,这0.2%都没有,直接归零。极高的房价,没有任何普通教师负担得起。

◎ 2013-2022年,旧金山房屋价格中位数曲线。

图片来源:Zillow

当然,不只是老师。ABC还采访了一群在旧金山工作的司机。

其中有一位名叫罗林斯(Terrence Rollins)。他负责驾驶公交,每日穿梭于硅谷的科技园区,将大公司的员工送至办公大楼。

按理说,他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高峰和晚高峰的几个小时,中间数小时可以回家休息。

但实际上,由于工资负担不起旧金山的房价,他只能住在非常远的地方,无法在两班之间回家,只好在车里等着,或在公交车站打盹。

他说,他所在的公交车站有两个休息室,一共四张床,但每天需要休息的司机多达35到40名。

因此,许多司机选择用毯子和毛巾盖住车窗,在车里睡觉。

等他结束工作,驱车数小时回家时,往往已是晚上10点或11点。他得立刻睡觉,然后在凌晨3、4点起床,开车回到硅谷。

◎ ABC采访时,睡在车内的司机皮布尔斯(Scott Peebles)。

图片来源:ABC News

类似因房价高企而导致的种种难题,也发生在美国其他城市。

这意味着,由于房价高涨,数百万美国人难以购买负担得起的住房,已成为一个必须立即正视的问题。

不过,说是立即正视,其实问题已经造成巨大的影响,大量潜在购房者已对房地产市场感到悲观。

今年2月,纽约联储对一些没有房子的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未来可能拥有房屋的比例仅有43.3%,低于一年前的51.6%,是2014年以来的最低值。

3月,接受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调查的消费者中,只有24%的人认为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不足一年前的一半,也是2010年中期以来的最低纪录。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美国的房价到底是怎么蹿升起来的?

02.

跟不上需求的供给

对于一切价格问题,供需都是我们首要考虑的。

房价问题同样如此。

VOX在一个视频中讨论了相关情况。我们又综合了其他材料,给出了更充分的理由:

先来说住房的需求。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需求在攀升:

第一,人口因素。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千禧一代是美国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代。

◎ 千禧一代(Millennials),一般指1981至1996年出生的一代人。这代人的成长时期几乎与互联网的形成与高速发展时期相吻合,因此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如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1984年5月14日出生),就是典型的千禧一代。

图片来源:Encyclopedia Britannica

这个群体大约有7210万人,目前年龄从25到40岁不等,正是结婚生子,需要稳定住房的时期。

◎ 1960-2020年,美国大致的人口出生率。

图片来源:World Bank

第二,贷款利率。

美国的抵押贷款利率现在正在提升,但在2021年曾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这意味着,那时贷款需要负担的利息非常低,贷款买房相对便宜,有购房意愿的人数众多。

◎ 过去30年中,美国抵押贷款利率曲线。

图片来源:Wolf Street

第三,疫情影响。

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办公方式与空间需求。

居家办公,使得远程工作兴起,变相对居住条件产生了要求。

此外,疫情期间对安全距离的要求,使得更大的、可以与其他人分隔的居住空间,成为了一些人的追求。

由此,购房浪潮出现。

但是,供应端却出了问题,它无法满足需求的抬升。

让我们来看一张图。这是从1920到2019年,美国每5年建造的房屋数量:

◎ 1920-2019年,美国每5年建造的房屋数量。

图片来源:Statista

看到了吗?2010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美国建造的房屋数量,少于20世纪之后任何一个十年。

这些新建房屋中,能容纳更多住户的多户住宅,比例也在迅速下滑。

所谓多户住宅,大多是公寓一类建筑,建有一户户面积在1400平方英尺(约130平方米)或以下,没有大空间、大花园、大车库,只有两到三个卧室,一到两个浴室的「入门级房屋」。

1982年,美国新建房屋中有40%是入门级房屋。而到2019年,这一份额已下降到7%左右。

供应不足,使得美国的住房缺口不断扩大。

2018年,缺口约250万套。到2020年底,缺口已达到380万套。

正如房地产专家卡特(Sam Khater)所说,除了少数短暂的例外情况外,这种缺口的扩大已经像节拍器一样稳定。

而这种情况扼杀了很多没有太多钱,只希望购买方便的小房屋作为栖身之所的人的梦想。

内华达州有位名叫佩根斯(Mat Pergens)的中年男人,在接受NPR采访时,就说他只希望要一个900平方英尺(约84平方米)的空间,只要有:

「简单的橱柜,简单的厨房,普通的沙格地毯。我只想要四面墙与一个我能承担得起的屋顶。」

但遗憾的是,他的愿望完全无法实现。

◎ 佩根斯与他的妻子和女儿。

图片来源:NPR

这种境况令人感到费解。

既然缺口如此之大,那为什么不建造更多房屋?

只要多建一些多户住宅,把缺口添上,不就可以了?

没错,理论上的确如此。

问题在于,没有办法直接这么做。目前很难大规模兴建多户住宅。

这一部分是由于疫情以来,建筑材料的价格较高。

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疫情导致很多工人离开容易有密切接触的建筑行业,劳动力成本提升。建筑商不愿意花费大价钱聘请他们,建设周期较长的多户住宅。

不过,这两点并非核心原因。

影响美国房价的最核心的因素是,美国的分区法规。

03.

有利于富裕者的住房规划

所谓的分区法规,简单来讲,就是某一地区什么类型的房屋可以建在哪里的法规。

比如这张图,是湾区的大致区划情况: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的湾区区划情况。

图片来源:Columbia Political Review

可以看到,图中灰色部分是非住宅用地。而粉色和蓝色都是住宅用地。

其中,粉色区域是单户住宅,也就是电影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一层或两层,只住一家人的住宅,占湾区全部住宅区的85%。

剩下15%的蓝色区域,才是多户住宅,才能盖高一点的公寓之类的住宅。

在很多地方,即便可以盖多户住宅,也不是毫无限制的。

以加州的库比蒂诺市为例。

首先,这里存在楼房的高度限制。

部分地区被划为多户建筑区,却不允许修盖两层以上的建筑。

其次,有配套设施限制。

库比蒂诺市要求开发商,多户住宅中的每一户,至少要拥有两个停车位的空间。

这意味着,如果一栋楼有50户,就得建100个配套停车位。

第三,有房屋的占地尺寸大小限制。

一栋多户住宅的总占地面积,至少要是户数乘以1000平方英尺(约93平方米)。

如果开发商要盖一栋容纳50户的公寓,他就得购买一片50000平方英尺(约4645平方米)的土地。

◎ 库比蒂诺市的一片单户住宅。

图片来源:Trulia

因此,与限制颇多的「入门级」多户住宅相比,开发商自然更愿意修筑豪华又宽敞的单户住宅,出售给有钱人。

这就是美国住房供应短缺的主要原因。

那么,美国诸多城市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分区方式?

事实上,这种区域划分上的限制,一般被称为「排他性分区」。

之所以叫做「排他」,是因为分区法在19世纪曾被用作一种工具,来防止某些种族或不体面的穷人进入到某些白人社区当中。

换句话说,分区法最初有维护种族隔离与经济隔离的目的。

即便1917年,美国最高法院明确禁止基于种族的分区后,分区隔离依然存在。

例如,圣路易斯1919年的分区法中,就提出如果有太多黑人家庭搬入某一住宅区,这一地区就会从住宅区改为工业区。

同样,在西雅图1923年的分区法中,黑人或华裔大量居住的地区,也往往被划为商业区中。

直到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种族平等的进一步推进,分区法开始不再出于种族隔离的目的,但经济隔离的作用依然实质上存在。

◎ 一幅关于排他性分区的漫画。

图片来源:LA Progressive

一个以单户住宅为主的中产或富人社区,往往会严词反对社区内出现多户住宅。

一个典型案例,是2018年加州圣何塞部分居民坚决反对该市的教师廉价公寓建造计划。

那时,圣何塞的房价中位数约为110万美元,每月租金中位数约为3500美元。

而圣何塞联合学区的教师平均工资为7.1万美元,很难负担得起当地住房。

当地一所学校的副校长麦克马洪(Stephen McMahon)表示,学区内雇用的大约1400名教师中,每年有七分之一会离职,离职的主要原因就是住房和生活成本太高。他还说:

「我们希望学生能拥有长期而稳定的教师。我们也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支持他们的家庭。」

因此,当地学校系统开始考虑为教师在附近社区提供一些廉价公寓。

但是,一些居民对此反应激烈。富有社区阿尔马登谷甚至发起了请愿书,表示当地居民对提供廉价教师公寓的前景感到「不安和担忧」。一些人对记者说:

「坦率地说,廉价公寓与社区的其他部分不相称。」

「这绝对是荒谬的......这将使该地区的房屋价格大幅贬值。」

「这样做,『经济适用房』将淹没阿尔马登谷。」

很多教师对此予以反驳,他们说:

「我是一个每天和你的孩子在一起的人。你相信我,将你的孩子交给我教育,却又认为我不够好,不能成为你的邻居?」

但这样的反驳并不能改变当地社区居民的想法。

◎ 2018年1月11日,圣何塞一个小学学区会议上,教师和学生家长排队等候发表意见。

图片来源:The Mercury News

他们绝不愿意自己所在的社区出现便宜的多户住宅,那意味着穷人的进入与社区价值的下降,意味着自身利益的受损。

他们只欢迎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的高收入工作,并负担得起独栋建筑的精英,住在自己的社区。

于是,他们成为了兴建多户住宅的最大阻碍。

而这一问题又是全国性的。这意味着想要改变分区法非常困难。

改变过程中,无论是谁在推行改革,都必然会很大程度上侵犯这些单户住宅居民的利益,从而失去他们的支持和选票。

这些人又大多是中产以上的精英,有着广泛的人脉和社会影响力,令人投鼠忌器。

但房价问题又不得不解决,要不然它可能愈演愈烈,最后闹到难以收场。况且,正如建筑师阿洛夫辛(Anthony Alofsin)所说:

「买房不仅是为了获得一个经济上的立足点,还是一个标志,是心理和情感安全的标志。」

因此,拜登政府还是进行了尝试,在2021年通过了一项计划,向取消排他性分区政策的地方提供总共5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

一些城市,诸如伯克利、明尼阿波利斯和波特兰,已经开始采取相关措施,允许在不大的土地上建设小型多户住宅,或是建造复式建筑,以增加地区的住房容量。

不过,已经有人开始抨击,拜登依然没有真正改变政策方针,提供资金不过是权宜之计,是民主党的又一次作秀。

但无论是不是作秀,我们可以清楚的是,局部援助与全国性的变革之间,距离仍旧遥远。

美国房价所蕴含的问题,要远比它显现出来得复杂。

它实际上是一个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交织,涉及到实质上不同经济阶层的碰撞,是经济隔离的潜在延续。

光凭借一项计划的拨款,很难起到什么根本作用。

既得利益者从来都是改革的最大阻力。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必须要有真正的政治手腕与改革魄力。■

参考资料

Christopher Rugaber. US home prices jump at fastest pace in more than 15 years. AP News, 2021-06-29.

Jerusalem Demsas, Ranjani Chakraborty. How the US made affordable homes illegal. VOX, 2021-08-17.

Mumiel Pearson, Lauren Effron, Lauren Pearle. Bus Drivers Working Alongside Silicon Valley Millionaires Struggle to Afford Rent, Some Sleep in Cars. ABC News, 2017-01-14.

Nicole Friedman. U.S. Home Prices Hit a Record of $375,300 in March. WSJ, 2022-04-20.

R.J. Rico. Some schools build affordable housing to retain teachers. The News-Herald, 2022-07-17.

Sarah Holder. Why Are So Many People In San Jose Fighting Housing for Teachers?. Bloomberg, 2018-10-18.

Uri Berliner. The Housing Shortage Is Significant. It's Acute For Small, Entry-Level Homes. NPR, 2021-09-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人越来越买不起房:三季度住宅可负担指数跌至十年新低
『4月』ViiNet美国房地产市场报告
【围观无罪】美国房价最高的10个城市
【精彩回放】美国买房陷阱多,这11个大坑必须知道!
美国最新房价出炉 瞧瞧你家能换哪儿
加州房地产市场:销售惨淡,旧金山房价峰值下跌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