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所当然」就是正确的吗?

如果回想一下在医院的经历,你会发现,当护士的通常都是女性。

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在创立时规定,学校只招收女性学生。这是因为当时的女性很难进入需要专业技术的职业领域,而学校的创办者弗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希望通过设立一门专门面向女性的技术培训,增加女性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机会。

1992年南丁格尔护士培训学校最后一届学员的照片,女性学员占绝对多数。图片来源:佛罗伦萨南丁格尔博物馆

后来的护理学校不再限制学生的性别,但许多人都相信,护理是一份更适合女性的工作。因为女性温柔体贴,且善于照料他人。

这种认为由于性别的不同,因而具有不同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的观点,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观点。在本质主义者看来,性别及其相关特质是不为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所改变的人性本质。

因此,女性天生就是温柔体贴的,护理这一职业也就顺理成章地属于女性。

但建构主义者却提出,女性并非天生如此。建构主义者举出,在南美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女性成员表现出的坚毅勇猛并不输男性。所谓的女性特质,并不是刻在基因里的。

建构主义者进一步指出,女性之所以普遍表现出细心温柔的品质,是因为在父权制社会下,「家庭主妇」成为女性的主要身份。女性被期待为能将家庭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能给丈夫提供情感上的抚慰,还能慈爱无私地将后代抚育成人。

为了符合这些期待,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从小便接受着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要如何表现的教导,最终表现为女性普遍地具有适合家庭生活、适合照料与陪伴的性格特质。

对于女性天生是视觉动物,只注重外表的美,并且在智力上低于男性的说法,英国政治学家约翰·穆勒早在1869年就在《妇女的屈从地位》中驳斥道:

「所谓存在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智力差别,不过是他们在教育和环境上的差异的自然结果,并不表明天性上的根本差别,更不必说极端低劣了。」

不独是性别议题,许多被大众接受的「理所当然」和「正确」,其实都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建构出来的。西方文明并非一直被视为先进文明,人们接受并信奉个人主义也不过是最近几百年的事。

建构主义向我们揭示出,那些看似最初就是如此、且从未改变过的「本质」,其实是在精神上建构、文化上培养出来的。

跳脱出对事物的本质主义看法、去质疑「为什么理所当然」和「为什么正确」,正是我们走向明白的第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今天——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性别与性"讲座视频
国际护士节
5.12护士节
愿你护理一生,归来仍是少女
赞美护士的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