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青年律师的「独立」选择

青年律师的独立,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困扰着不少的年轻律师们。但说到头,它也仅是一个关乎选择的问题,无关是非,无关对错,所以也没必要将这个问题严肃化。那咱就随便聊聊吧~

文 | 朋礼松 律师

你独立了吗?

这些天,几个好友都各自谈到了青年律师的独立问题——这好像成为了青年律师(年轻人们)视角中不可避免的话题,甚至困扰着每个即将拿执业证,或已经拿证的年轻同行们。作为一个曾经历过授薪的青年律师,我也结合自己的执业轨迹,聊聊自己的观点。

我一直有一个偏颇的观点:授薪律师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律师

我之所以有这个偏见,可能基于自己是一个诉讼律师,还是一个刑事律师。当然严格来说,主要还是律师在我心目中的样子,往往就是“自给自足”式的自由且独立状态——没有老板,没有打卡,没有上下班,没有请假…有的只是要对自己负责,要独立应对所有来自案件的疑问和责任,要独立应对自我生存等所有问题。

要知道,绝大多数年轻人在做授薪律师的时候,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做案子”,他们不需要去考虑如何获得案源,不需要去考虑如何接待客户,不需要去考虑如何实现成案,连客户维护也不是他们的事儿…在这种相对舒服的状态下,根本没有独立律师的那种「复杂性」。这二者之间的鲜明差异,不可谓不大,而其中律师自身所面临工作的复杂程度,也可以说是不可等同的。

所以,当你自觉还无法面对来自独立的各种「复杂性」时,我的建议是不要轻易过早独立。

同时,独立律师还会面临比授薪律师更多的、不确定的压力。很多人说,作为诉讼律师,你迟早有一天是要独立的,也迟早有一天要一个人去「独当一面」。这句话是没错,但迟早却也总有一个或迟或早的问题。是迟?还是早?总还是逃不掉时间上的选择。毕竟,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时间选择”的问题。

现在的很多年轻律师们(主要指即将拿证、或者刚刚拿证的律师新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在实习期接触更多具体案件上的事宜,特别是在刑事案件中,因为实习律师无法单独会见、无法单独阅卷、无法正式出庭,很多工作都需要执业律师带着一起。甚至,我还碰到过一些律师在实习期都没有完完整整地处理过一个刑事案件,说他不会办案有点言重,但如果将一个刑事案件交给他独立去处理,他可能很难抗住案前案后的各种压力。

所以,这个时候你很难通过取得执业证来印证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独立办案的技能,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独立办案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而此时如果贸然过早独立,你所办的案件可能会粗糙,也有可能会遭遇结果糟糕,又或者是当事人及家属的不满,甚至是引发投诉等,而这正是来自办案本身的「压力感」。

此外,自然避不开关键的案源压力。当你自认有了专业上的金刚钻,却无法揽到瓷器活,也是这个行业不可回避且最为致命的根本性问题。我经常说,案源是米,厨艺再精湛的厨师,如果没米下锅,也只能「望锅兴叹」。专业为王和案源至上,没有谁比谁更重要,二者互为前提而已

所以,当你选择独立的时候,你就需要考虑清楚,你的基础案源从哪里来,你从哪里转化案源等这些获客渠道问题,只要考虑清楚了渠道问题,才能有效缓解独立律师的案源压力。毕竟光靠坐在那里想,光靠所谓的「我会努力的」,是想不出和变不出案源的。

当然也有人说,独立后的案源压力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自己足够专业,那总会有事务所的创收大佬介绍自己一些案件做做,那时候也能勉强糊口。但,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良性逻辑。一个事务所的创收大牛,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助理,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案件基本能够在团队内部予以消化,根本谈不上有多少有效的外溢。而平时我们说的最多的同行介绍等渠道,很多时候也是看脸面,并没有那么简单。这就是独立律师所面临的压力感,它也比授薪律师的压力来得大而重、厚而多。

所以,当你自觉还无法面对来自独立的各种「压力感」时,我的建议是不要轻易过早独立。

我一直觉得,授薪与独立,无关其他,就只是一个成长价值的选择问题。这其中关乎很多的东西,如性格差异、养成路径、价值追求、团队优劣等等。你只需对自己的1-3年内的利益预期做一个初步设定,对自己的价值需求做一个综合判断,然后朝着认为符合你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那条路去选择,基本就没啥大差错。

说一些题外话~

当然,面对这个问题,依然有很多人为此而纠结,我相信还是因为自己的被动性,继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不可预见,而人在不可预见的时候就会短视。并不否认,如果连生存或吃饱都成问题,短视也是必然的。说实话,我们也不是没有见过,那些独立青年律师们,很长时间内没有案源、没有收入的辛酸。以,我们也没必要为自己一时的短视而责,在律师这个行业,吃饱可能没那么难,但生存问题绝不是一个「排除项」。

「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这可能是一句稍微浓烈的鸡汤,也显得过于理想化。但周遭的现实却总是在告诉你我,也许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实现自身的原始积累。毕竟,所谓的跨越式发展(或进步),那只是属于少数人的。接受大多数的平庸,并没有啥丢脸的。

是的,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向往着自由,又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所以,换个角度来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两难选择,不过是走的路不一样,至于最后能否殊途同归,就看每个人面对逆境、面对舒适,面对压力、面对焦虑时所做出的调整与选择,是否符合当时的利益衡量和自我评估,有无其该有的价值。

前些天看到一句话,用在这里好像挺合适,“迄今为止,世界仍然不偏不倚地悬在希望与恐惧之间。”也就是说,不管是作出了独立选择,抑或选择授的青年律师们,也仍会继续活在希望与恐惧之间,只是希望与恐惧不同罢了。

因为在你我作出决定后,我们也只不过换了个身份,在这个较为陡峭的金字塔行业里,仍要被其他东西裹挟着(专业化的与否、大小所的选择、收费标准的高低等),然后继续磕磕绊绊地向前走。这就是这个行业,这也就是生活啊!

这既是多数律师的狗血,又该是多数律师的平常。
 @刑辩之道 
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晓冬律师
为什么不要在小律所做授薪律师?
青年律师的梦想与现实
青年律师专业化选择的七点路径指引
青年律师专业选择的3种路径
和青年律师谈谈案源不足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