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验谈|当孩子出现“社交恐惧”,害怕小朋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当孩子出现“社交恐惧”

害怕小朋友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俊熹麻麻碎碎念:

这是小宇宙群里,小葵妈妈的一篇投稿。我们相约去即墨旅行,只能在遛娃的零碎时间坐在一起聊聊,也知道了小葵妈对于葵的一些担心,在日常相处中,也看到了小葵小小的身体里,潜藏着的不安。“鱼鱼阿姨,小马会把我最爱吃的炸油条都吃光!”“小马会把我的腰果都吃光的!”“小朋友会打我的!”

旅行回来之后,小葵妈很欣喜的告诉我和扎西妈妈,小葵的“社交恐惧”一点一点消散了,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并从中获得快乐,向前迈了一大步,真是为她们高兴。直到看完小葵妈写的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小葵这“社交恐惧”消解的背后,她付出了多少的心思,读着读着,我一度眼泛泪花,是的,是的,这就是妈妈,就是妈妈会给出的一点一滴的,细腻的爱。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朗外向,善于沟通,甚至能当“孩子王”与同龄的孩子打成一片最好。可是往往会有一个阶段,孩子会回避与同龄孩子接触,甚至抵触所有的小朋友。

葵到了两岁多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她很喜欢和大人玩,但却对小朋友有着很深的恐惧。即使是遇到比她小的孩子,也会不敢上前。如果我们让她去跟小朋友玩,她就会说:小朋友会欺负我,小朋友会打我,小朋友会把我剁成肉酱。。。(后来有一天,她问我肉酱是什么。。。我也是很无语)

葵的这种状态,从刚开始露出苗头到我们真正重视,大概持续了半年之久。到现在,葵还是会说小朋友会欺负我这样的话,但是真的遇到小朋友的时候,她已经会主动打招呼,并且会邀请小朋友和她一起玩了。我想,她应该已经度过了最惶恐和无助的时间段,慢慢朝好的方向发展了。

前段时间在即墨,小葵、小马和扎西一起玩得很好,使得葵的状态改观很大,所以我跟鱼鱼说,想把这段时间我们的做法写下来,一是督促我自己系统地思考孩子的情绪问题和解决之道,二是也可以给同龄的宝宝妈提个醒,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少走点弯路。

我想说的第一点,是父母要随时随地关注你的孩子。

从葵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这个小小的困难来看,我觉得“问题少年普遍缺少关爱”这个结论的确是真知灼见,不知道是哪个大咖总结出来的。群里和我比较熟的妈妈都知道,去年年底开始我陷入了空前的忙乱,与此相伴的是对葵的关注成直线下跌。我每天晚上基本都在12点左右回家,早上7点起床洗漱一下又去上班。每天和葵见面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段时间葵是由我妈妈帮忙带的。

基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很相信我妈,觉得在葵的教育上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我忽略了一点,就是我们的父母那一代对孩子的教育,出发点是“正确”,孩子只能做正确的事,孩子的很多负面情绪,比如恐惧、戒备、焦虑是不被接受的。大人告诉孩子这种情绪不好,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帮助改善。有一次我妈当着葵的面,跟我说“咱家的孩子就是不和别的孩子玩。”

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迅速装作不经意地跟我妈说,没事,她这么大的孩子都这样~那时候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些警觉,但是跟群里的妈妈沟通后,还是认为3岁左右才会真正滴和小朋友玩到一起,所以也没有特别在意(也许正是这种忽视,导致了葵的情况在后期变得比较严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工作和学习任务没有那么繁重,我发觉葵的状态已经到了必须关注甚至需要适当干预的程度。这时候葵已经对小朋友完全排斥了,只要有小朋友在身边,她就很焦虑,很多时候就直接哭开,像无尾熊一样扒在我身上不肯下来。这时候我才真正直面问题,并且认认真真的思考解决之道。

回想一下整个过程,我和葵爸对孩子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我。只有关注孩子、陪伴孩子,我们才能第一时间发觉孩子的变化,帮助他们更轻松地成长。

我一直持这样的观点,孩子总会长大,所以很多事情不必太忧虑。但是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不同的,有些比较顺利,有些就经过了一些磨砺。究竟哪种好?当下我觉得可能顺利一些比较好,在保证总体顺利的同时,让孩子经历一些小小的坎坷和挫折,才对孩子有益处。

当他们长期面临困境又束手无策时,还是应该尽早帮助他走出困境。生命固然有不能承受之轻,更多的还是不能承受之重。“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我想他们今后有的是机会去经历和体会。

我想说的第二点,是家里人要保持好的心态。

我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时候,我自己已经开始焦虑了。这种焦虑始于我妈、然后慢慢传递给我爸,最后是我跟葵爸。当然这也和我的个性有关,如果一件事情搞不定,我会想尽办法去解决它,如果始终不得法,我就会变得比较急躁。

这时候,我和开心妈妈聊了这个问腿,开心妈妈还帮助我咨询了正面管教的老师。当时开心妈妈给我回复的第一点就是:妈妈先不要焦虑,妈妈的焦虑会被孩子首先接收,然后成为孩子的额外压力,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谢开心妈妈的提醒,让我保持了耐心,稳定了情绪。我想对于妈妈来说,接受孩子偶尔不佳的状态,帮助她找到症结所在、度过难关才是首要的,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对孩子有害无益。

同时,也要帮助家里人减轻情绪压力。我妈被这个问题困扰不轻,她非常担心孩子以后无法和人正常交往,“不合群”——看看,焦虑把孩子的问题放大了多少倍,我妈甚至开始担心她会有个孤僻的青春期和“吃不开”的职场关系~

所以我经常提醒我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讨论这些(不贴标签),更不要强迫葵去和小朋友接触(避免情况恶化)。问题当然要解决,但是还得讲点手段和策略,避免更坏的情况发生。

再延伸一点,我家更情绪化的是葵爸。典型的例子是有天我和葵爸因为一点小问题起了矛盾,当时葵爸的情绪就急躁起来。葵在旁边把玩具扔到地上,葵爸看见了就直接朝葵大吼:不许扔!当时葵愣了一下,很快就转去玩别的,似乎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是我总觉得,这种情绪上的迁怒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为什么很多人心有“戾气”,是因为曾经遭受过不公平的对待,这种经历总要找到途径发泄出去,所以孩子很难有平稳的情绪、平和的心态——而我们都知道,这两者对一个人获得幸福感有多么重要。

后来我和葵爸讨论这个问题,他也承认当时做得很差劲。我想为人父母,应该尽量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如果因为自身的原因带给孩子很差的情绪体验,那是物质上的满足永远也无法弥补的。

第三,保护好孩子的当下。

前面已经说过,葵经常会用语言表达她的担心和恐惧。每次她说我不和小朋友玩,小朋友会欺负我的时候,我一定会对她说:你可以选择啊!如果喜欢就和小朋友玩,不喜欢就不玩,没什么大不了。我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她,不想玩也不要紧,这不是错误,我们更不会强迫她。对于她的状态,我们的态度是接受而不是排斥,更不是强行地纠正。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减轻她的心理负担。

作为父母,我们很希望孩子能做一个通透豁达的人。怎么样能帮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我觉得首先是不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要求孩子,因为对孩子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所以孩子可以拥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只有我们降低心理预期,同时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她,她的焦虑才会减轻。如果我们时时刻刻怀着改造她的心情,是不是就把孩子放到了一个“犯人”的位置,我从没听说哪个人过坐牢坐得心情愉快的,改造成功的例子是不是也很少。

第四,找到症结。

对于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明显的社交抵触,我自己暗暗想了很久。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曾经带葵去过一次闺蜜家。她家有个4岁男孩,见到葵就亲,那一次葵当时就被吓哭了,事后也多次说过哥哥要亲我,我害怕得哭了。可能这件事在她心里成为了很难消解的印象,也因此埋下抵触与小朋友亲近的种子。所以罪魁祸首一是曾经遇到的不愉快的社交经历。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一些绘本里的场景和描述令她相信小朋友会欺负人。

葵看过很多绘本,目前看得最多的是不一样的卡梅拉。从前我对读绘本的态度是多多益善,现在完全改观,孩子应该看与她的心智匹配的绘本。一些高阶绘本的确会吸引孩子,但是也许会给情绪处理能力不够强大的孩子带来困扰。最近我们在读绘本《不要欺负我》的时候,葵听了一遍之后说,不读这本书,扔掉。我猜是因为这书里面的主人公被坏孩子欺负的场景让她感到了不安和不适。因此,我建议妈妈们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大量绘本,读绘本之前还是要筛选一下。

第五,教会孩子应对的办法。

最近我们经常在家练习,如果被人欺负了应该怎么样。我扮演幼儿园的同学,打葵一下,葵会立刻把我的手推开,然后跑到爸爸/姥姥身边说,帅帅打我啦!她可能觉得游戏的场景有趣,或者传递给了她安全的讯息,所以经常要求玩这个游戏,乐此不疲。

从这种模拟游戏中,葵首先知道了,被人欺负究竟是什么样子(暴力行为),然后意识到这种行为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最后明白了理论上应该怎么样应对。虽然我们只是模拟,我也不确定面对真实场景的时候葵会如何表现,但我相信这样的练习对她有帮助。

除了模拟,主要就是让她多接触小朋友,尤其是善意的小朋友。这里要特别感谢扎西和小马,我们在即墨的时候,两个小暖男都非常友好。

小葵哭着要小马的贴纸,小马本来不同意,后来看葵哭了,小马就把贴纸送给了葵。小马说:小葵不哭了,宝宝就开心了。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想起来的时候经常很感动,有什么能比这样简单的表达更能彰显赤子之心呢?

小葵和扎西也玩得很好,两个人捉迷藏,葵唱着“找啊找啊找扎西,找到一个小扎西”,然后乐颠颠地跑到扎西旁边去,俩人拉拉手,亲亲热热的一副好朋友相。

从即墨回来后,我大大松了一口气。那个时候我开始明白,孩子的语言并不能代表全部,即使葵嘴上说着不要跟小朋友玩,但是真正看到小朋友时还是会有加入群体的愿望。

最近我每天都会带葵去校园里的小水塘边上玩,一般每天2小时左右,葵会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说姐姐好或者问姐姐拿的是什么玩具呀?也会交换玩具或者和小朋友一起协作挖泥巴、舀水等等。有没有遇到过熊孩子呢?

当然有。比如有男孩子上来就拿葵的玩具。我就会直接拦住,告诉他问问葵答应不答应,也会告诉葵她有选择的权利。对于这样子的小男孩,葵通常会拒绝。我深信,无恒产者无恒心。如果物权没有办法得到保护,孩子很难拥有对自己的所有物、甚至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态度。所以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保护孩子。因为是我的物品,我理所当然要保护;因为是我的人生,所以必须要负责任。

所谓的贵族,大抵可以概括称为“负责任”几个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品德负责,对亲人负责,甚至对家国负责。

零零散散说了很多,总结起来大概只有几句话:

1、如果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孩子出问题的几率大概会比较大。怎么对孩子负责?首先要有时间上的保障,连形式都没有还谈什么内容。

2、做父母的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住,凭什么要求孩子不哭不闹自律自制?每天咆哮的虎妈带出来的孩子,如果不是小老虎,很可能就是病猫。

3、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应该标本兼治,“道”、“术”缺一不可。

总而言之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所以伟人就是伟人,真理就是放之四海皆准。

如果你喜欢文章,也欢迎你转发,分享,推荐给你身边的妈妈们,谢谢你。

1、《昨天的图片和一次讨论》

2、《豫珑城,俊熹麻麻喊你加入母爱10平方》
3、《理解倾听感受我们的孩子》
4、《好“玄”的“育儿大咖”》
5、《也说说早教吧》
6、《这件疯狂的小事叫——给!娃!刷!牙!》
7、《先做精彩的自己,再做精彩的妈妈——记一次来势汹汹的乳腺炎》
8、《育儿中“不比较”、“不焦虑”你做到了吗?》
9、《小宇宙成立读者群啦~顺便安利小宇宙关键词和各项功能使用方法》
10、《“别人家的爸爸”是如何炼成的?——如何调动娃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
11、《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作妖的熊家长》
12、《不怕娃这个神对手,就怕老公这个猪队友》
13、《这两次的交手,我这是在和小马死磕吗?在教养中设定明确的“界限”》
14、《改造猪队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谈心对话调戏耍狠,第一仗,小胜~》
15、《作妖的熊家长,从来不觉得自己熊,只觉得孩子怂!》

16、《孩子,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你,也有人不那么喜欢你》

17、《改造家|用几组宜家比利书柜,给娃打造一个学习型的活动空间~》

18、《请回答2017|我们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小宇宙心愿单》
19、《经验谈|拒绝套路满满干货:如何给孩子择园?入园准备什么?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20、《经验谈|如果我的孩子被熊孩子打了,我能做些什么?》
21、《当妈妈说起来,都是眼泪呀~》
22、《经验谈|玩具不一定非得买,租也是独辟蹊径~》
育儿生活目录下设如下关键词:美剧电影、小马成长、带娃旅行、碎碎念、育儿观点、买买买、读书、母乳喂养、猪队友、节日、纪念日、生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总说“怕”,到底在怕什么?五方面的恐惧父母需帮其“驱赶”
写在开学季—如何缓解入园分离焦虑
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好文推荐)
有哪些绘本,温暖孩子的同时也治愈了大人?
让“乖孩子”自己说
用身体帮助孩子化解情绪:实用按揉!0-14岁适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