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蔚来进军欧洲,比亚迪拿下10万辆订单,中国汽车出口太牛了!
userphoto

2022.10.13 广东

关注
买车用车就找SUV大咖


就在人们叹息国庆假期过得如此之快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德国柏林,NIO Berlin 2022发布会的顺利召开,吸引了众多欧洲消费者的关注。李斌一口流利的英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是雷军的小米汽车未来走出国门,是否会脱口而出“Are You Ok”?

言归正传,此次发布会上,蔚来汽车宣布产品、全体系服务和创新商业模式在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落地,高调进军欧洲腹地。这个汽车文明的发源地,诞生了无数经典难忘的车型,对于现代文明的历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在此之前,蔚来汽车就已经把出海的第一站设在了挪威,作为品牌对外出口的一个尝试。如今在欧洲市场的全面铺开,以及采用订阅模式销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这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成熟,积极寻求扩张的一种印证。在出海这方面,蔚来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已成大趋势
近些年,无论是汽车消费者还是普通老百姓,可以很容易发现一个新的趋势,路上挂着绿色车牌的车子是越来越多了。这与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息息相关。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就开始布局,经过了8年时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销量不断增长之际,各大新能源车企也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走出国门,踏浪出海”正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向海外发展的关键词。


近日,比亚迪宣布和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合作协议,SIXT将在未来6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辆新能源车。不单单是作为出租,比亚迪元PLUS、汉、唐三款车型也于近日在欧洲市场开启预售,其价格要远高于国内,同时开启欧洲多国交付,包括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国家。今年年底前,比亚迪还将进一步开拓法国和英国市场。


此前,比亚迪早已宣布进军日本市场,计划以2023年1月上市的SUV为开端,开售旗下海豹、海豚、元 PLUS三款纯电动车。除此之外,元 PLUS的海外版ATTO 3早已经在澳大利亚销售,并取得不错的反响。2022年9月份,比亚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合计为7736辆,创下历史新高,这还是在国内订单井喷,产能紧张的前提下。


除了蔚来和比亚迪之外,理想、小鹏、爱驰、威马、岚图、哪吒等造车新势力已于近年陆续出海,欧洲、东南亚市场成为这批企业的出海首选。其中,挪威更是成为很多造车新势力出海的第一站,因为其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高,消费环境友好且免征进口关税,成为不少车企出口的试点,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和培养销售渠道、人才。


与此同时,中国今年汽车出口数量也在快速攀升当中。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我国已实现汽车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今年有望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具体到新能源汽车方面,2022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5.4万辆,同比增长37.6%,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出口已然成为了一个大趋势,并且是把燃油车出口的发展中国家,向新能源汽车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方向调整。

出口井喷背后的原因
从此前的汽车进口大国,汽车产销大国,到如今的汽车出口大国,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助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首度掌握了汽车市场的话语权,实现弯道超车指日可待。除了本身的努力之外,全球汽车市场的变化也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近些年,在碳中和的全球共识下,欧洲各国政府的补贴政策和排放法规,促进了新能源汽车销量需求的不断增长,欧洲因此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布局海外市场的战略制高点。此外,目前欧盟计划在2035年停售新的燃油车,也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在俄乌战争和北溪管道被炸之后,欧洲汽车市场受到能源供给冲击,对于汽车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并且物价上涨也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加之疫情、缺芯等种种因素,欧洲汽车厂商的供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需要进口汽车来缓解。


如果说燃油车在欧洲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技术先进且自产自销,在欧洲地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汽车品牌较欧洲汽车品牌有着不小的距离。那么在新能源汽车汽车领域,以比亚迪、蔚来为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无论是在三电技术、智能化、设计与配置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综合优势,进军欧洲汽车市场不在话下。

除欧洲地区之外,像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南美的一些国家,也是自主品牌出口的主要方向,美国由于贸易壁垒的关系很多车企则是敬而远之。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除了扩大经营规模之外,选择出口的方式销售汽车,也是向全球市场展示中国汽车的一种方式,对于一些尚在起步阶段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无疑是一种实力的证明,从而有利于全球投资者的关注,进而推动股票价格和公司市值的上涨。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大张旗鼓地搞出口,但是从目前的销售数据来看,除了头部的一两家大车企之外,其余的出口数量仍然停留在寥寥数百台,不成规模也不成气候。为此,很多车企不约而同地给出了“不制定销量目标,布局为先”的回应,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打造品牌比卖车本身更重要。


毕竟,汽车不像手机、家电、玩具等产品简单,基本上只需要把产品卖过去就可以了。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作为大宗商品需要与当地的消费环境相适应。首先在品牌方面,很多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成立不过数年时间,国内消费者尚且处在一个认知当中,国外消费者来说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品牌的培育需要漫长的时间。


在欧洲和北美等汽车产业相对成熟的市场,大众ID系列和特斯拉则是更为消费者所熟知,也是目前该地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选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知名度并不高,甚至尚不具备与大众、特斯拉等一较高下的能力。


其次,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销售渠道还没有打通。汽车的销售涉及到了售前和售后两大板块,包括渠道建设、营销推广、经营网络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即便是选择更为便捷的订阅或者租赁模式,亦或者作为当地出租车使用,仍然需要很多时间去铺设。


具体到产品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电气化、网联化等方面更胜一筹,所以需要在交互、导航、数据等层面都做出一系列改变。国外消费者多数不是重度移动互联网使用者,汽车智能化的使用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且由于欧洲地广人稀的缘故,对于充电桩的匹配,电池续航能力的忧虑,也成为了掣肘新势力出海的重要原因。


因此,这些产品方面的差异,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调整,尤其是中国技术人才与欧洲地区的沟通更为关键,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此外还要适应欧洲地区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于隐私监管、智能安全等方面,还有技术壁垒等问题,都需要全面的调整。


总而言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将会面临非常多的挑战,短期内并不能获得明显的回报。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过渡之际,土崩瓦解的市场格局孕育着无数契机,先入为主永远都是占据有利地位最正确的方式,错过了可能就永远错过了。

大咖总结

从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来看,中国汽车出口的道路是十分正确的,所带来的结果总体是正向积极的。在双碳战略与智能化浪潮的大背景下,随着欧7排放法规与自动驾驶的落地,都十分有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战欧洲乃至世界汽车市场。时间会让我们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制造最新的名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挪威到德国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路线图浮出水面
从日内瓦到巴黎,王传福的坚守和进击
中国汽车走向全球,国之重器的比亚迪才是真的
风向变了,中国车出击欧洲,德企从中国购车,中国智造令西方忧虑
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二!中国汽车被谁买走了?
征战海外市场,比亚迪需攻下日本车企的三道防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