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 • 抗击新冠病毒专刊】乔显德作品丨武汉,我为你加油!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春天来了,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这是一个难忘的春天。疫情中的春天是那样的黯然失色,面对疫情中春天的我是那么的无精打采。因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侵袭了中国,更是肆虐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病了。我与武汉有三十多年的缘分了,期间有不得不说的故事,与我有难以割舍的情感记忆。我曾多次去过武汉,写过武汉,那里还有我熟悉的长江大桥、黄鹤楼,那里更有我同一战壕的战友,给过我指导和帮助的作家、记者朋友。往事历历在目,每每想起这些,我就从心底发出呼喊:“武汉,我为你加油!”

武汉,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我曾因当兵和工作的关系,多次去过武汉,先后两次登上黄鹤楼,饱览武汉全景和长江雄姿;多次乘机、乘车、步行观赏武汉长江大桥。那里的许多地方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每每从网络、电视上看到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壮观景色,我都发自内心地感到亲切。

出于对武汉和长江的热爱,前几年,我曾写过一篇《长江遐思》的散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读过这首诗后,我便产生了对黄鹤楼的向往之情……当我登上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誉的黄鹤楼时,心情格外激动,因为在这里就可寻觅诗仙登黄鹤楼观长江的美妙之感。站在古今盛名的黄鹤楼顶,登高望远,蔚为壮观,气势恢宏,一览无余,‘极目楚天舒’,汹涌奔腾的江水从西呼啸而来,向东滚滚而去,惊涛拍岸,烟波浩瀚。一如黄鹤楼简介所说:‘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楫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如斯。’”

“我健步走下黄鹤楼就直奔武汉长江大桥,站在大桥观长江。我曾随部队乘‘大解放’军车行驶在武汉大桥上,这次站在、走在大桥上望长江,所看江景大不一样。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开始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也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伟人毛泽东曾在桥下浩瀚的长江游泳,并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迈诗句。站在望不到尽头的武汉长江大桥上,思索着古代诗人所描绘的‘白浪如山哪可渡,狂风愁煞峭帆人’‘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眼望着脚下被驯服的流着滔滔江水的长江,心生无限感叹……”

武汉,有我亲如兄弟情同手足朝夕相处苦乐与共的战友,李俊、李保华、徐英文……时隔几十年,许多虽已叫不上名字来了,但我们的心却彼此相通,默默祝福,那是融入血脉中挥之不去的思念。想当年,一口锅里盛日月,一壶水里饮春秋。他叫我老乔,我叫他小李,听起来多么亲切,多么甜蜜。杨柳依依,折枝送友;举杯壮怀,相拥告别,战友情弥足珍贵,永远难忘。遗憾的是,现分别多年,相距遥远,大多战友已失去联系,即便能联系上,我怕在这非常时期联系,会给他们带来疑虑,带来不安,带来负担,带来压力,或带来新的伤害。所以,我现在的无奈之举,只能站在几千里之外,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祝愿他们健康平安!

武汉,有我熟悉的作家朋友,我很关注他们的信息,关注着他们撰写的相关疫情的文章。

熊召政,湖北省文联原主席、著名作家。因同是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谓部队中首长,行文中老师。我加了他博客好友,并经常拜读他的大作,钦佩他的为人、为文。面对当下的疫情,他说道:“我的家乡在湖北、在武汉,在过去的这段时间,新冠病毒肆虐着我的家乡。为了战胜病毒,我们每个人都在自我隔离,但是我们的心却彼此温暖,彼此守望。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池莉,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著名作家。这也是我非常佩服的女作家,并加了她的博客好友,经常拜读她的大作,从而受益匪浅。还将她的大作转发到微信朋友圈、群里,与文友们分享。在这次疫情面前,她认为:“对待烈性传染病唯一的方式就是隔离,继续隔离,将隔离进行到底。”

李修文,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他老家是荆门,但居住在武汉。我也加了他的博客好友,并在《人民文学》《散文选刊》上拜读他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前几天还刚刚拜读过他的一篇大作,很欣赏他的写作风格。年前我还看了武汉新闻网登载了他的讲话:“李修文说,对当下年轻人过于‘丧’,感到不满,楚人‘向死而生’的那种劲儿到哪里去了?”在这次疫情面前,他写道:“很多作家在写目前的灾难,但我写不了,就算要写,也希望自己多一些冷静与理智。”

还有刘醒龙、林白、陈应松等,都是我加了博客好友的武汉作家,他们的作品就是我茶余饭后的“美味佳肴”“精神食粮”,在拜读他们的作品中丰富了我的生活。

我默默地祝福着驻留在我心中的武汉作家朋友们,保护好自己,多出精品力作,弘扬这座英雄、美丽的城市!

武汉,还有我的记者朋友,他叫陈黎平,现居住在武汉。我俩相识已近三十年,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我到武汉出差时,刚下飞机天就黑了下来,于是就给他打了电话,说我现在到了武汉。他说要请我吃饭,还问我在哪个地方。我说就在武汉,心中顿生纳闷,怎么还哪个地方?他接着解释说:“武汉大了,分汉阳、汉口和武昌,跨度很大,你是在汉阳、汉口,还是武昌?”我说:“我在汉口。”他说:“我居住在武昌,要不你等着我,我现在往那赶。”我一打听汉口与武昌相隔一条江,离得很远,又是晚上,就赶紧给他回电话说:“离得太远了,你不要过来了。”于是我俩只好隔江相望。

最近,我在新浪博客发现陈记者发的最后一篇博文,是2020年1月11日发的《四季》“春天装饰了我的眼睛,可我并不喜欢春天的浪漫。我喜欢春天,是因为她处处生机盎然……”这应该是没对外公布疫情时发的,不知他现在情况如何?我祝福要好的记者朋友:平平安安!

武汉告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84岁高龄的老人、钟南山院士来了。人老志更坚,疫情压不垮,积极奔赴抗“疫”第一线,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光辉。他每天通报着疫情,提醒着人们隔离、防护,鼓励着人们战胜疫情。多好的一位老人啊!全国人民都为之动容。医护人员、人民军队官兵、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来了,这些逆行者们,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临危受命,将生死置之度外。有的在战疫情中光荣牺牲,有的被疫情感染,有的为了战疫情而离开了自己刚满几个月的女儿;有的听说母亲去世的消息,如雷轰顶,只能把巨大的悲痛埋在心底,双腿跪向母亲的方向,泪流满面地道歉;有的为战疫情而剪掉了自己的秀发,有的干脆理了光头,女儿看了她的视频都认不出来,母亲见了视频直流泪。


还有,刚刚看到的一则不幸的消息: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彭银华,本打算正月初八与未婚妻举行婚礼,但疫情发展,彭医生决定坚守一线。“疫情不散,婚礼延迟。”他全身心投入抗“疫”一线,却不幸被感染,于2月20日21时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殉职。婚礼延了,他却走了。

英雄需要铭记!

让我们记住这些为了我们每一个人,而不幸牺牲的灵魂。据悉这些战疫情而殉职的英雄们,都可评为烈士,这是理所当然的,对生者和亡灵都是极大的安慰,也寄托着我们的哀思。

武汉,我心中英雄美丽的城市。我过去为你骄傲自豪,我现在要为你加油助威:疫情垮不了武汉,武汉挺住!武汉加油!武汉必胜!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重振起“大江大河大武汉”的雄风!


作者简介:乔显德,笔名江北乔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江山文学签约作家。创作散文等180余万字,散见于人民日报社《平安校园》《工人日报》《青海湖》《国家电网报》《天津日报》《京晨晚报》《江苏文学报》《青岛日报》等150多家报刊。荣获全国第二届大众文学奖最佳散文奖等五项全国大奖。《家信》《大海行船》列入全国十几省市高考模拟试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杯第二届长江文学奖全国评选赛复赛入围马海庆
王玉(签约作家)丨武汉之旅
【中州作家】李芊:芳草绿时相约武汉
【游山玩水】江城风景--烟雨楼台黄鹤楼(游记)
【2013年第一天,蓝天下的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
江城绚丽更多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