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徐义萍作品 | 又见炊烟升起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炊烟,是故乡的人间烟火。

每每在青椽红瓦缝中瞭见一缕缕氤氲的炊烟,心里便升腾起一种极温暖的情愫。

老屋房顶上有一座用土砖垒砌的烟囱,烟囱里飘荡的那缕炊烟一直留在记忆深处,时常被他乡异域升起的炊烟唤醒。记忆清晰后,故乡的烟火便香气四溢的飘来,一点一点地在唇齿间漫延……

“乱水交如线,群山翠作屏。”处于大兴安岭中段的故乡,崇山峻岭如一条巨蟒蜿蜒在北方,群山环水,草木葳蕤。一年四季天空湛蓝得如一汪湖泊,“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莽莽群山之中世世代代拥抱着一个个小村庄,村庄里家家户户是木杆圈成的篱笆院,一排整齐的白色或红色的尖脊小木屋面南而立。院里菜畦平整,鸡犬相闻,瓜果飘香。豆角、黄瓜的藤蔓千丝万缕地爬满架子。田垄间一行行的辣椒、茄子、小白菜、菠菜饱满而水灵。边边角角种满各种花儿,扑腾高、金鸡菊等,姹紫嫣红。篱笆上更是吊满葫芦,间隙中也爬满朝颜。梨树、杏树、李子占据了小院的半壁江山,春有“千树万树梨花开”“沾衣欲湿杏花雨”的素雅、馨香,秋有“磊磊落落秋果垂”的丰收和喜悦。

故乡山清水秀,家家小院一片清新悦目、鸟语花香、蜂飞蝶舞的景象。

炊烟是故乡一道最温暖、最动人心的画卷,也是最能代表故乡的人间烟火。

天刚蒙蒙亮,芦花公鸡就伸长脖子、瞪着溜圆的小眼睛扯开嗓子精神抖擞使劲地喊,脖子一撅一撅。不多时,张家、李家鸡鸣此起彼伏,接连不断。随后,又不断地传来几声狗吠。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时,故乡醒了。

伴随着吱吱扭扭的推门声,女主人扎着围裙麻利地围着锅台做着一家人的早饭,锅碗瓢盆敲响了山村的晨曲。片刻间,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山村笼罩在一片迷蒙的烟雾之中。

男主人则到马棚给牲口填草填料,腾出手又拎着桶给圈里饿得哼哼唧唧的猪倒吃食。一见到主人敞开屋门,芦花公鸡雄赳赳地领着一群鸡鸭鹅围着主人“咯、咯”地叫,有时趁着主人不注意,紧跑几步窜到屋里来,等挨到主人一顿木条的抽打后,才扑棱着翅膀窜出屋去。

吃完早饭,孩童们背上军用书包或帆布书包相邀着向学校跑去,胸前飘动的红领巾或小胳膊上的三道杠或两道杠,常让他们稚嫩的小脸上显示出一种无比骄傲的神情。高年级的学生,家境好一点便可以骑着飞鸽牌自行车,后面偶尔还驮着弟弟妹妹,留下一路“叮铃铃”的铃声飞奔过去。大人们则吆喝着老黄牛套上车,拉着木犁、锄头等迎着灿烂的朝阳,向山里走去,开始一天充满希望的劳动。

傍晚的炊烟,最具诗情画意。

霞光满天,橙色的黄昏中笼罩着如丝如缕的炊烟,在整个村庄的上空袅袅娜娜地缭绕着,仿佛信手放飞的一缕缕轻纱,在木屋顶上,在渐浓的暮色里,盘旋、萦绕、曼舞。鸟儿唧唧喳喳在枝丫间嬉闹着,衔着橘霞归巢;牛羊驮着夕阳,“咩咩”“哞哞”地叫着,争先恐后地涌进村口;晚归的乡亲,戴着草帽挽着裤角,披着余晖,扛着一天回家了;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不知疲惫地哼着王洛宾的《康定情歌》飘进了村庄:

“李家溜溜的大姐

人才溜溜的好哟

张家溜溜的大哥

看上溜溜的她……”

借口在铺满霞光的小河边洗手、净脸,等待心上人路过,定下晚上约会的时间地点,便兴奋地跑回家洗涮得精精神神,换上漂亮的衣裳,急三火四地扒拉几口,一溜烟就没了踪影……

此刻乡村的炊烟,温馨、温暖,最是人间烟火时。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见到傍晚家的炊烟,都会加快回家的脚步,倦鸟知归。在以后流金岁月里,也都会被这缕炊烟牵引着、慰藉着。炊烟升起的是回家的猎猎风尘,是家的呼唤和期盼。

故乡雨天的炊烟,氤氲而浓烈,别有一番风味。

山里雨旺,一片乌云就会下上一阵雨,而且随心随性,刚刚还晴空万里,转瞬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的落下。有时下着下着,老天爷就如顽皮的孩子,一下子咧嘴乐开了,一把推出鲜亮的太阳和一道靓丽的彩虹。

雨天,村民难得歇工,便惬意地沏上一壶茶坐在火炕上,悠闲地聊着家长里短。乡村特有的大铁锅里煮着玉米、山药,或者炖着一锅豆角烩土豆,贴着玉米面饼子。烟囱里飘出的青烟浓浓的、香喷喷的,给潮湿的山里增添了一股热浪。

冬天的炊烟温暖地绾着一股浓重的乡愁。

一进数九寒冬,山里就是皑皑白雪,银装素裹的世界,是一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优美画卷。美是自然,冷也是必然的。

这个季节的山民需要到山里准备一年的烧柴,家家房前屋后都是劈柴柈子,火炉连着火墙通向火炕,都是热乎乎的。

烟囱里始终是炊烟袅袅,或浓或淡,温暖着北方的冬天。

傍晚,从山里归来的山民,回到家里坐在热得直烫屁股的火炕上,再喝上二两酒,解了一天的疲劳。

小孩子围着火炉做着各种吃的,在发红的炉盖上烤土豆片、蚕蛹、玉米粒、粉条,一会就香气四溢。嘴急的不管不顾,有时把舌头烫得红红的。

炊烟最能诠释乡愁的味道。

屋顶上升起的一缕缕悠然的炊烟,最能触动心底柔软的弦儿,温暖、亲切,无论何时何地都似曾相识。

在青海小镇两年生活里,冬天的傍晚,常在一条小巷里漫无目地走。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有时在巷里的青石板上一坐就是个把钟头。这条小巷家家的房檐下有一缕炊烟,“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透过炊烟,瞭望群山,也瞭望故乡。


作者简介:徐义萍,笔名素心,任职鄂尔多斯集团,诗词见长,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选刊》《鄂尔多斯日报》《西散原创》《中国西部散文学会》《鄂尔多斯集团报》《大西北诗人》等各报刊,多次获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石文坛]何鹏的散文《故乡烟火》
散文||故乡何时逝炊烟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故乡的炊烟
炊烟
【散文】袅袅炊烟/运动与健康
“烟囱砌在山墙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