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 • 梅雨墨香】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周振华先生书法艺术介绍

一、周振华书法观:

1、当书法成为信仰,你朝圣的脚步就会变得坚实而急促,你的灵魂就会发出强烈的呼唤,你的心早已提前抵达。

2、尚韵、尚法、尚意,归根到底尚美。是将书法的多个美置换一个立体的大美。人正,书高;人善,书端;人勤,书老;人清,书贵。

二、周振华艺术简介:

周振华,北京昌平人。字,博际;号,乐山斋主。中国书协会员,北京书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散文学会第三届副会长兼散文学会作家书画院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机关老干部局文艺顾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分会理事、曾任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第五届北京市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

书法作品和书法理论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报》《羲之书画报》《中国美术学报》《中国书法学报》《中国散文报》《人民政协报》《工人日报》《中国建材报》《民主与法制时报》《今日艺术报》《北京晚报》《北京文艺》《青少年书法·青年版》《华夏艺苑》《北京文学》《北京观察》《北京纪事》《奥凯航空》《人物》《中外名流》《中关村》《海内与海外》《中国艺术家》《中国美术》《中国书法》《民主》《岷山文学》《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等报刊和《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中青网》《荣宝斋》《书艺公社》《中国书法家论坛》等大型网站及媒体平台。

周振华先生临作《兰亭序》

为著名大型文学报刊《中国作家》《小说选刊》《收获》《十月》《北京文学》《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中国文化报》《文艺报》、河南御笔坊北京分部(文房四宝)、中国三峡集团(大国重器)(长江大保护)(筑坝为民、治水兴邦)等书写作品标题、题字或扁牌。为著贾平凹、王安忆、张子颖等近50位著名作家题写《带灯》《大声喧哗》《试飞英雄》等作品标题。

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题写书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撰写书序的周振华书法集六部册。周振华论书撰写背景:习书数载,用心临摹,通过对古代书法及书论的学习、思考与感悟,致力于传统之视角,历时六年,提炼、归纳、概括、整理、撰写8千余字论书札记。其涉及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褒扬、讴歌与赞美;对书法艺术经典的咀嚼、领悟与理解;对书法书写实践的体会、体验与发现;对书界存遗的一些现象的认识、思考与研判。论书共168条目分别发表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报》《文艺报》《民主与法制时报》《北京文艺》等报刊和《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青网》《中国作家网》《华夏收藏网》《荣宝斋》《中关村》等首都各大媒体网站及《中国文化报》美术专刊“艺术谭”《中国书法家论坛》《书艺公社》等中国书法手机公众微信平台。

三、参与展览情况:

1、筹备并参加北京市文联、北京书协"第一届北京美丽乡村书法展"

2、参加第一、二届“京什书缘”书法交流展

3、第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中青年、中韩展

4、特邀参加北京、乌海书法交流展

5、特邀参加京津冀书法联展

6、参加北京书协理事展

7、第十五届北京书协书法篆刻精品展

8、国宝集珍·第二届全国百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

9、北京市直机关第三届文化节的书画展

10、中国作家协会书画院作品邀请展

11、京津冀三地政协委员书画展

12、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主办“百廉书画展”

13、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市文联主办的文脉千年——“一城一带”主题书法创作邀请展

14、书艺公社【精英展厅】

暑热里的一缕清风——周振华书心经展

15、2020年春天参加中国书画市场艺术家致敬抗疫一线工作者活动。

16、2020年参加"共抗武汉疫情 艺术传递力量"——荣宝斋在线义拍活动。

17、2020年春参加北京文联、北京书协"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大型捐赠书法作品活动。

18、凌寒留香丨王冕《墨梅》诗 书家集萃荣  宝斋在线  2018-01-23

19、佛语禅心丨当代书家写经欣赏

荣宝斋在线   2018-02-02

20、抱素怀朴|周振华书法作品专场

荣宝斋在线   2018-07-02

21、抱素怀朴|周振华书法作品专场

荣宝斋在线  2018-12-20   

22、吉庆有余|当代书家<福寿>迎春展 

荣宝斋在线   2019年1月1日

23、福泽满门|当代书家迎新作品展

荣宝斋在线  2019-01-14

24、名家迎春 | 周振华书法作品专场

荣宝斋在线  2019-01-31

25、名家迎春|周振华书法作品欣赏

荣宝斋在线  2019-02-18

26、名家迎春 | 周振华书法作品专场。

荣宝斋在线   2019-02-21

27、佛语禅心丨当代书家写经欣赏

荣宝斋在线   2019-03-04

28、荣宝斋名家系列|周振华书法作品专场。 竞拍时间:2020-05-10 

29、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北京海之春书画院主办“心仰晋唐”书法展

30、参与组织中国书协送春联下多、送福字进万家、中国书协第八届国际书法总结大会、北京书协举办的第四届电视书法大赛等各类公益活动并多次捐赠作品

四、临习古代及现代书家碑帖作品:

1、钟 繇:小楷《宣示表》

2、王羲之:《乐毅论》《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及手札、信件。

3、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鸭头丸帖》《中秋帖》

4、颜真卿:《祭侄文稿》《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争座位帖》

5、苏 轼:《黄州寒食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6、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

7、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千字文》

8、智 永:《千字文》

9、褚遂良:《阴符经》 《雁塔圣教序》

10、孙过庭:《书谱》

11、唐伯虎:《落花诗册》

12、赵徽宋:《秾芳诗帖》《楷书千字文墨迹》、《崇真宫徽宗墨迹》《闰中秋月诗帖》《夏日诗帖》

13、文征明:《西苑诗》《醉翁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圣教》《千字文》

14、黄庭坚:《松风阁》《痊鹳铭》《黄州寒食诗跋》《花气熏人帖》《虹县诗》

15、赵孟頫:《三门记》《心经》《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16、王 铎:《集字千字文》《集字唐诗》

17、吴昌硕:《心经》

18、《张迁碑》《曹全碑》《华山碑》《乙瑛碑》《史晨碑》《石门颂》

19、于佑任:《心经》《对联》

五、周振华书法评论:

以下是诸位领导、著名作家、著名书法家、著名评论家、学者及其书法同道、挚友对《周振华书论》和书法作品的评论及评价:

1、刘兰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原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书艺术家):

周主席的字好!文好!

2、苏士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周振华于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实践中广泛涉猎,多有所得,他偏爱历代法书经典,善于追寻古法。从他习书的观点和见解不难看出,对书法艺术有着很深的理解。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书法离不开文学。二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周振华在这方面就有所体现。

3、姜澄清(贵州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画评论家):

周振华大作《书论》,读之受益良多。所论见解高,气象正,无浮妄之弊。字,清雅可观。 

4、吴志实(民盟中央原宣传部长、著名作家、书法家):

书法之路,是终其一生要跋涉的。这条路上,没有靠花哨成功的书家。振华的书法执意传统,亦步亦趋,在践行中,悟道勤思,见微知著,从传统书法里建立起端正厚实的审美观。

5、王文英(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全国十大女书法家、著名散文作家):

有的人学习书法一辈子,愉悦、涵养了自己,有的人愉悦、涵养自己的同时,还让欣赏的人得到了愉悦和涵养。还有一些人学习书法,愉悦、涵养自己和他人的同时,还不忘将自己一辈子潜心研究的心得与他人分享。

周振华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习书50载,也与文学耳鬓厮磨了50载,艺文双修,这在当下书法圈子里不多见刀。常听说某人因为一方面的才能、名声而使另一方面的才能被忽视,即使这个才能一样了得。周兄在散文上的成就常令人忘了他还是一个书法家。

周兄的《习书札记》让许多人知道,其实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法人。作为书法人的他,身上的文学基因却难被忽略。他的《习书札记》不是就书法论书法,而是站在一个文化的高度来观照书法,事事处处体现着一个文化人的担当。这一点,是许多圈内的书法人力不能及的。

周兄《习书札记》虽然传承了中国文论感悟式的特点,但却在历史、当下的纵坐标里,考量书法、文化的发展,及其现象,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用看似朴素的语言说着大道理,其中精彩的段落很多。

学好书法的九挂马车论,作家与书法、书家名望成就与“舍”的关系论等等都新颖独到,对当下书法现象的研判也鞭辟入里,令读者在历史、现实的经纬线里,感受到了一个文化人的情怀、担当,还有深度。

6、孟祥宁(《中国艺术报》国际通联部主任):

周振华以晋人书韵法度开蒙,自幼勤学苦练,这无疑为他的书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敬仰王羲之,以致常常走进旷野,以一位书者的虔诚向着群山:“跪拜羲之,拥戴书圣!”他的案头也常以多种字体呈现这八个他认为最神圣的字,这是他心灵深处发出的呼唤与敬畏。

7、妙堂(书法家):

读周先生的《书论》有感受,有深度,有修为。

8、黎晶(中国书协理事、原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

周振华的书法表象,区别于一般的书家。单字造型与通篇布局当中,呈现更多的是一种内在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源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书法线条具有语言之张力,通篇作品讲述着文学的故事。他将散文特质的浪漫,融入书法创作中,让书法艺术有了温度和生命的活力。诗人天然最书家,这是周振华的一种写照。

9、崔世广(著名书法家、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认识周振华先生之前,便知其名,因为那部厚厚的散文集《温暖记忆》,更有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晚报》《十月》《北京文学》那些散发着京味乡土气息的篇什与文字。振华先生是素有“京师之枕”美称的北京昌平区文联主席。当我最初看到他书法作品时,就令我为之感叹,然转念间想到这不正与其文字的表达高度一致吗!

古典唯美,雍容富贵,流水般清澈,潺潺而述。不故作神态,但润泽得宜。近日拜读振华先生《习书札记》或称之为书论,洋洋洒洒八千余字,语言锤炼,观点新奇,涉猎古今,包罗万象,其内容注重人品之正义;书品之正大;新时期家国之情操贯穿其中,不让先贤,不落窠臼。

这难得的文字不难看出振华先生已于传统文化身心交融,物我相忘。时值窗外京华丙申第一场雪,闲花落地,岁月静好,恰品到振华先生之书论“书法传世的条件与特征:好人,好字,书写的好文。”这不正是千古文人之情怀乎,也是振华先生为之努力并已经达到的境界吗?

10、程遠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油画家、国画家、双栖国礼艺术家):

名勝雄险的万里長城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雄伟壮丽!处在燕山腳下的昌平古鎮可為人傑地靈;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积淀,形成了獨特的燕山文化;千百年来,魁星高悬,文脉赓续,代不乏才。集文学、书法、摄影于一身的周振華先生就出生在這個神奇的地方。

周振华久聞其名,未曾見面。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即被其吸引,故而对他十分关注起来,这就应了他那句“让作品说话”。无论从艺术灵性,还是从文学修养等诸多方面,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继承传统不易,创新更难。

几十年来,从事美术教育的我,看厌了“二王书风”的“千人一面”;看腻了“跟风套路”的“炫技表演”。而拜读了周振华先生的书论与作品,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从内心里受到了触动。有一种冲出都市的雾霾,跳入草原清泉的感觉!

他那种仙风道骨、不落俗格、洒脱旷逸而不失文人儒雅的风格;既从传统中走来,深深的根植传统,又自出机杼,突破了“师古不化”的藩篱,更未受“时风”影响,恰恰暗合了《书谱》中“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箴言,难能可贵。

周振华说,规矩做人,踏实做事;任何事情都怕认真来做, “认真”二字就是周振华的治学态度。他能够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找到与自己性情相融的最佳“契合点”,独辟蹊径,自成面貌,这其中,下的功夫,用的心力,是常人无法轻易做到和理解的,也是绝非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和说清的。

11、李福祥(原北京市人大副秘书长、著名书法家):

临的好,写的好,析的好,讲的好。论和书均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向您学习!

12、杨国昌(北京市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振华《论书》可做书字的启蒙教材。

13、杜卫东(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原《小说选刊》主编、著名作家、评论家):

振华兄之书论学养丰厚,见解脱俗。收藏!日后写兄时当参照。

14、王世尧(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

落笔空灵畅雅怀,春回报境墨云开。淡泊自许清莲愿,明志心从皓月来。帖史纵横寻法度,碑林悬腕步高台。若困纸贵何求字,万古风流黑与白。周振华兄痴迷书法艺术,义无无反顾的追随先人,于反复习练中辛勤笔墨,虔诚领悟,悬腕精临,逐篇体认,遂成新境。

15、朱小平(著名作家、诗人。《海内与海外》杂志主编):

书法历来有时代风气之拘束,跳出束縛,乃为大家。

16、景基(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老龄产业促进办公室副主任,《经济视野》杂志社编委,曾任《城市建设》杂志社主编):

祝贺周大哥《习书札记》即将出版,这无疑是习书之人的座右铭。正如《书论》中说,大哥习书五十载,借用文学之功底,追求古法,力创新意,历时六年撰写完成。这是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领悟与理解、实践与发现。学者当以其气质、学识和修养为榜,愿学者得其真意,一 一成家。

17、刘存惠(北京市政协委员、著名国画家):

真好!书艺书论高超!难得。

18、吕健(北京市延庆区原文联主席、著名书法家):

该书论写的好!书论论述准确,书坛需要正能量!

19、孙忠良(著名书画艺术家):

周主席具学者化,知识化;工匠精神,专业水准。

20、韩维泉(北京市平谷区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作家):

振华兄,读您书论如海边拾贝。细品,如撬开贝壳,见到的是一颗又一颗雪白晶莹的珍珠哇!大受益。振华兄临鲁公天下第二大行书祭侄文稿,结体准确,线条扎实,笔法纯熟,气息通畅!诚精品也!

21、杨春山(北京市昌平区原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书论知行合一,字字珠玑,大家风范,获益匪浅。

22、殷涛(著名青年书法家):

古人书论多以记叙或对学习书法的技法、笔墨等等的感悟和方法加以述论。今拜读周振华先生书论即有古人习书观点又有个人哲理性感悟,并且富有时代气息,耐人品味。追朔古代先贤书家但凡有所成就者匀文书并进,尤其在学书已见上领悟颇深,其书论都影响甚远。而当今书坛众多书家最缺失的就是这一点。周先生不仅是书法家和文艺工作者,他还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学家,也正因此他在探索书法的创作中能优胜于其他书家,能感悟到一些习书、行世的经典哲理和学书真谛,相信周振华先生的时代哲理性书论能启发、影响更多的书家和书法爱好者!

23、孙德广(著名书法家、编辑、美术策划人):

周老师高论,佩服!向您学习!书论里论及的都是您的切身体验,实践的结果,很有见地!同时也是您认真、用心的结晶。做学问就应该向您那样。书论里的很多话,说出了有人想说说不出来的意思!真心的祝福您!向您学习!

24、张永祯(原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局副局长):

振华的书法,从笔法、结字到章法,可谓是一首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太富有美感了。

25、陈洪海(著名青年书法家、编审):

主席的书论完全可以出版一部当代书论集。字字在道,段段贴时。当代人学书就必须拥有主席的高视思维和坚定的政治觉悟,以及丰富的文学涵养。对当下学书者而言,该书论尤如开悟密藉,总结的十分全面且实用。我永久珍藏心读祟敬。佩服!佩服!太经典了!每读一遍,都有领悟。顶礼膜拜!

26、胡振刚(著名青年书法家、诗人):

拜读主席书论,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晚生当向您看齐,争取书艺理论更上一层楼!《龍泉山房.詩文書畫093》振罡

观周振华先生

临颜鲁公《祭侄文稿》有感

鲁公祭侄稿,行书天下传。

浩浩千余载,邈邈隔云端。

今见周公书,秉烛如眼前。

笔丰墨亦饱,气足神更完。

雄浑出腕下,郁气凝笔先。

错落兼顾盼,笔断意还连。

开合本有度,生情自顾盼

刚正原不阿,浩义出凛然。

巍巍庙堂气,荡荡水入川。

郁郁烟霾散,朗朗见青天

昼耕夜诵、序曰兰亭。

敬畏古法,跪拜书圣。

无丝无管,书詠幽情。

笔精墨妙,异彩纷呈。

含蓄凝练、风度雍容。

出手不凡,心正笔正。

俯仰古今,大河纵横。

星垂原野,云寄豪情。

——拜读周振华先生书临兰亭.有感

27、李振昌(著名媒体评论人):

周主席临写兰亭序博采!精鉴!深味!妙悟!再现经典,悟化经典,在精神上得到了与古人契合!向振华兄学习!

28、博大精深(著名媒体评论人):

周主席的书法深得二王之神韵与精髓!

29、无为书斋 (著名媒体评论人):

周主席书法用笔如刀,沉着痛快。墨书典雅,气荡胸怀。

30、李思霖(李仕林 著名媒体评论人):

周振华老师的书法作品,笔法老道,功底深厚,具有收藏价值,太棒了!

31、新韵使者(著名网评人):

笔力流畅秀雅,遒丽爽健美精。振华书法誉神州,气韵骨力纵横。

世上没有哪一种线条美过书法。因为书法的线条是人的大脑根据不同的命题与诉求瞬间发射出来的,尤其是行草书,笔走龙蛇,金丝萦绕,果断迅捷,收放自如。那笔道绝不是简单的物理意义上的一条线,它是一条思想路线,灵魂路线,智慧路线。它是跳跃的,灵动的,神秘的,瞬息万变的。笔落墨行,一条粗细不一、长短不一、浓淡不一、虚实不一、方圆不一的乌黑亮丽的墨迹带着墨的芳香便跃然纸上。这道翰墨轨迹时而浪漫,时而潇洒;时而柔润,时而苍劲;时而悲愤,时而惆怅,除了整个书写过程的运势美,留痕美,还深藏着书家所要表达的一切美。

                                    一一周振华

周振华先生临作《兰亭序》(手机横看)

西散原创主编:梅雨墨

微信:1805544718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家 -- 宿悦
这10年国展,制造”馆阁体“!
她是中国书协理事,更是享誉海内外的“神刀女”、篆刻大家
对书镜草堂的"不哗众取宠,不任性妄为,不阿谀奉承!只学古人不学今人,任凭你是兰亭金主还是国展评委!"一文评议(湖南省青年书协)
为什么好看的书法会被书法家们说成是俗书?
靠实力成为中书协理事,荣宝斋也推荐,书法家方放作品何以受青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