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恒作品 | 青墩遗址

作者简介:张恒,安徽省作协会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万字,出版有散文集和小说集。

或是钟情于对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我总是对过往的、尘封的、有着深厚底蕴和深刻内涵的历史遗存颇感兴趣。譬如说遗址。

喜欢凝集在遗址上那透着沧桑的美感,伫立或移步在遗址的一堵土墙,一堆瓦砾,甚至一截残缺的断头古道,深深吮吸一口那氤氲着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的芳香,人的心绪情不自禁就会穿越时空,悠悠抵达一种旷远、苍茫和深遂之境。情不自禁就会引发思古之幽情,仿佛自己的情感一下子融进历史的烟雨云雾,化作破损了的砖块,散落的窑器,凝结的铁锈,模糊的文字符号……当我在南京博物院看到被考古专家们誉为“中华第一斧”的带柄穿孔陶斧,便决定一定要到这只陶斧的出土地青墩遗址去看一看,切身感受一番被称作“江苏的河姆渡”究竟有着怎样的民族底蕴和历史内涵。

位于海安县西北水乡的青墩,着实是个秀美的地方。碧水环绕,景色宜人,全村唯东北角一座青墩桥连接村外交通,犹如一幅古画的玄奥之笔,营造几分易卦意涵。墩上南部、中部是鳞次栉比的民居,青砖黑瓦掩映在绿树丛中,石板小径蜿蜒在花草葳蕤之处,很有江南水乡古村落的典雅风韵。即使不知道青墩历史的人也会感悟到这是一片风水宝地,是一处适宜人居的绝美田园。墩北是一片平坦的田地,浓厚的绿颜像地毯一般覆盖着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世界。往年对遗址的数次发掘均在此处进行,掀开绿毯,犹如翻开千年史页,江淮五千年文明史呼之欲出。时至今日,谁也说不清,这部文明史究竟尘封多久?它的章节究竟延续青墩这片古老的土地是怎样的深度和广度?

四十多年前,沙岗公社青墩大队那些胼手胝足的农民,他们或许不会想到,为建居民点开挖青墩新河居然开出了一条龙脉,他们的一锹挖下去,从此就改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传统论断,一下子把江海平原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年!青墩遗址呵,你以尘封数千年的历史陈迹告诉这个世界,早在五六千年前,长江北岸的先民们就以“干栏式”建筑生活繁衍于黄海之滨,使这里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个摇篮,使江淮东部原始文化独立存在于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六千年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是一个亘古的时代。一条源远流长的长江,以母亲宽阔般的胸怀,纳百川千壑之涓流,聚白浪巨涛之阔水,驾两岸天地之长风,呈浩荡汹涌之声势,穿山越岭,一路湍行,挟带着大量的泥沙腾跋奔涉来到入海口,扑进黄海。水速的减缓,泥沙的沉积,在上万年的的激情涤荡与温柔绞缠中,终于冲刷出长江入口北岸的一颗耀眼的新滩涂,一片温暖的绿洲。随着土地面积的不断扩张,海平面的持续上升,一个适合生命繁衍的青墩,孕育而成。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与创举,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垂青与恩赐,造物有情,天公垂德!

阳光从银杏树稀疏的枝叶中洒落下来,悬挂在斑驳厚重的土墙上,虚虚实实,叫人联想起大千世界,联想起前世今生。浸润着历史的泥塑仿若一部残卷,注解着一个执着不懈的部落曾经的创举,曾经的辉煌。温暖的光影不断叠加,演绎着久远的蒙太奇,生命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相合,时光隧道沿着相近的血脉延伸……于是,我仿佛看到,一个白发苍苍、衣袂飘飘的老者,带着自己的家族,带着一路相融的百姓,背井离乡,一路迁徙,从长江的中上游,从荒漠的中原,来到黄海边这片辽阔的滩涂,这片广袤的绿洲。那是个早晨,或是个黄昏,当他们走近滩涂绿洲的一瞬间,心灯被点亮,视线被拉远,冥冥之中的希望仿佛一下子涌在了眼前。

这是一片天地明净的绿野,草是青的,水是清的,空气是清新的,就连鸟儿的鸣叫都是清新的。那茂密的森林,丰饶的沼泽,肥沃的土地,四通八达的水系,成群出没的兽群,简直算得上一处天然的家园。那孕育丰盈的自然环境,充满活力的自然生命,为你铺好了花径,为你搭好了树巢,为你预留了鱼虾、瓜果、柴草……一种家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你不得不留步,安身休憩,整理和营造自己新的生活聚集地。于是,第一代青墩人就此产生。

站在青墩桥上,看潺潺流水,似乎还能闻到古老的棒槌声。寻着隐隐约约的远去“嘭嘭”声,我在想,无疑,是大自然孕育创造了青墩,是先民们亲手开辟了青墩,但终究更深层缘由,我以为青墩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页,或许就像这流水,自然而然的来,自然而然的去,是规律所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使然,是历史进程的必然。

我走进青墩正属仲夏时令,在五千年时光浸泡中,古老已焕发新生,岁月正在另一番天地舒展激情。如果覆盖那页尘封的历史,如今的青墩可谓江南新农村的典范,有诗的内涵,有画的底蕴,有抒情散文的格调和韵致。徜徉村中,古典与时尚的气息交替牵扯人的衣袂,历史的文化和文化的历史组合成诸多的元素装点着当下的生活。走出村外,如同走进野藤结成的巨大水网,置身于农耕开掘的历史长河。我在寻觅五千年的遗迹,寻找古老青墩人曾经的活动场所。我能感悟到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植入有古老青墩的基因,五千年前青墩人劳作程式和生活行为似乎还在影响着当下。瓦楞上摇曳的青草可能与当时比较有了变异,但青绿不变;河边盛开的鲜花虽然不叫当初的名字,但承袭的是一种花型;田地里栽种的稻禾尽管杂交了许多代,但赐予人的口感和赋予人的营养基本一致……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传承,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这不能不让人敬佩我们的祖先,崇敬我们古老的文明。

从一处整理过的废墟上,似乎能还原第一代青墩人乃至他们的后裔,运用就地取材的技巧,设计出结构合理、实用,既能应对沼泽、洪荒、海浸,又能防范毒蛇、野兽侵扰的“干栏式”房屋建筑,这种长江北岸最古老的干栏式木构民居可谓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其诸多功效令现代人都赞叹不已。我们还可以想象,那精心磨制的石铲、石锄、石锛、骨镞、骨镖、骨刀等农耕器具和生活用具大抵摆放的位置。如果调动自己的动感神经,还能隐约捕捉到麋鹿、猪、狗这些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奔跑跳跃的身影。青墩遗址所呈现和蕴藏的,可谓远古时期的“新农村”,可谓古代文明的最前沿。

据说,日本的稻作最早来源于中国。只是不知,这种渊源是不是和古老的青墩有关?我看过王其银先生《青墩遗址的炭化稻谷与江淮地区的水稻种植》一文,对王其银文中所引著名考古学家周晓陆教授的《青墩短歌·采桑子·稻米遗痕》一诗很感兴趣,我以为,与其说那是一首诗歌的词句,倒不如说那是周教授在考古工地上对当时发现炭化稻谷情形的真实记录。心情所致,必有佳句。诗中写道:“或出遗矢或星聚,不是黄粱,直透禾香,未饱胃肠热胃肠。”在青墩遗址,他们发现了古人的粪便,以及粪便中未完全消化的稻米。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惊喜程度大概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可能是尘封了几千年的青墩历史注定要在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更惊喜的是专家们接着又在附近发现了成“星聚”状或成团散落的稻米,这进一步验证了青墩先民种植稻禾的确定性,验证了青墩农耕文明的先期性。

这是一种粳稻,生长所需日照时间短,耐寒,适于长江中下游及黄河以北地区种植。这种粳稻米质粘性强,米粒短圆,蛋白质含量较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很受人的喜欢。我不知道最先发现和改良这种粳稻的人是谁?但他一定是古代青墩人中的智者,能知天文地理,通晓农耕水利,知道水稻是人类耐以生存的农作物,可种之,可传之。这位智者把一种适合于人们改良种植的作物与青墩独特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成就了永载中国农业史的一件壮举,成就了永载中华文明史的一件壮举。

至于日本的稻作源于中国,至少可以列举出一两处与青墩有关的证据。中国的主要稻作区分布在南方,尤其是集中于吴越地区。其稻作文化扩散的半径延伸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诸岛和台湾,这与目前所知的四千至三千年前的史前稻作遗址分布地域相对,也恰好与日本绳文时代与弥生时代过渡期的稻作工具棗石庖丁的散布地域相对应。青墩即位于吴越稻作文化的核心地区,且是水稻种植最早的原产地,想必中间一定有某种关联。另外,日本岩手县的紫波町西田遗址中发现的具有中国江南特征式的干栏式建筑,其时间恰好在弥生时代前一个时期的晚些时候。这与青墩遗址发现的“干栏式”建筑或许有某种未被史书记载的渊源。

青墩的早期水稻种植是了不起的,青墩的早期易学研究也是了不起的。在青墩遗址,许多被破坏了废墟已经找不出远古的痕迹,但摆放在陈列柜中的麋鹿角那残存的“八卦”符号、记事的雏形文字和观察天象记载星云的“锥点”尚可依稀辧认,这是青墩人对自然观测的原始记录,也是“祭神拜祖、祈福消灾”的数卦祀器。无怪乎这沉睡地下数千年的奇字在中外易学界引起极大轰动,被不少史学家将其视为“东方易学始祖”、“易学发源地”和“中国远古雏形文字的发源地”。人更三圣,世立三古。与其说是伏羲、周文王、孔子先后从与自然现象密切相关的卦开启了华夏文化之源头,或许也可以说,是古老的青墩发现了易学的初始,催生了易学文化的繁荣,为华夏文明书写犹如根基一般的页面。

在青墩,一场场浩荡而苍劲的大风,早已把昔日美丽田园雕琢成古老的细节,凝结成一串串散落的时光。我步履沉沉的走进一部史书的扉页,走进历史和岁月的内核。我正在用一颗热烈的心,同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对话。我感觉自己既年轻又苍老,以年轻的心虔诚膜拜苍老的历史。

这是一处遗址,可总让人想到远处的炊烟和曾经的和谐,想到那些业已消逝的身影、村庄、田园和鸡鸣犬吠。这与我在古长城遗址看到的不同,在那里充斥我耳鼓的是不曾远去的金戈铁马的喧嚣,弥漫我视线的是仿佛还存在的尘土硝烟。与我在古楼兰王国遗址看到的也不同,在那里我体味到的是一种寂寥,一种凄美,一种无法释怀的大漠心境。而在青墩,感悟和体味的是古老的文明,是先民的执着勤奋,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一个伟大民族从落后走向先进,从愚昧走向智慧的光辉历程。

在青墩,我想寻找在兴建青墩新河时第一锹挖掘出五千年历史的那位村民,可似乎每一个人都说自己就是见证者,自己就是翻开这部史书第一页的人。我询问当初是谁去南通博物苑看见橱窗里陈列着陶罐、鹿角化石之类的文物,并说出“这些杲昃有什的稀奇,到我们青墩去可以用拖拉机拉”这句话,进而把考古专家引入青墩,掀开青墩遗址冰山一角。可几乎人人都说,现在重要的是怎样保护青墩遗址,不再让遗址破坏,不再让文物丢失,不再让中华文明史书残缺。这是一座村庄的共识,一座村庄的精神境界。青墩,已经不只是有着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青墩,还是一座有着文化渊源的青墩,一座激发人们爱国之心、传承中华文明、有着人文情怀的青墩。

自然,在青墩是看不到那只带柄穿孔陶斧了,但我定的要去这只斧出土的废墟处,切身感受氤氲在空气中的远古陶香,追逐当初发掘这只陶斧时考古专家那欣喜若狂的笑语。

在标号为T10南侧隔梁旁,我找到了这个地方。这不是“新大陆”,可在考古专家的眼里,它至少可以抵得上“新大陆”的一隅。正是这把陶斧的发现,回答了考古学家们长期困惑的古人使用的石斧如何装柄的难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殷志强先生是发现这只陶斧的亲历者,他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近百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能说明扁平穿孔石斧装柄方式及使用方法的实物资料,只有青墩带柄穿孔陶斧一件……正因为青墩带柄穿孔陶斧具有的完整性、科学性、独特性和惟一性,已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国宝),成为青墩遗址出土文物中最具科学价值、文物价值的珍贵文物之一。”

带柄穿孔陶斧,被称中华第一斧。不难让人想象,青墩人为了开辟这片沉睡的土地,曾经付出多少聪明的智慧和艰辛的劳动。天地有壮美而不言,青墩不言有壮哉!

青墩,深邃而广袤的土地里,究竟还有多少未知的神秘?青墩人告诉我,这里曾经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箅形陶片,上有五个均匀分布的圆孔,排列成梅花形,在圆内呈五等分相间。据说,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文物中出现有二等分圆、三等分圆和少许的四等分圆雕刻和钻孔,有五等分圆排列的器具则非常罕见,这表明青墩古人的数学知识彼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这里除了数学意义,还体现了青墩古人的崇美意识,“其文化特征不亚于大汶口和仰韶文化的表现”。

青墩遗址,以其丰富的民族底蕴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精美的名片,成就民族大美和文化大美。

重要通知

《木沐读书》和《初语阅读》两个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自办的选稿基地,将会陆续推出各位作家的投稿以飨读者。

作为选稿基地,我们推出各位作家的来稿,旨在扩大交流范围,深入交流层次,在以文会友的同时,通过观摩、切磋,以提高大家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吗?
中华文明史五千年历史教程
电视精品《太原五千年》
马未都说瓷器收藏
比甲骨文早1000年的甲刻文,为什么不被西方认可?一起来看看
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遗令谁尴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