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杨文海作品 | 稻谷飘香话丰收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1978年的10月1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

就在那举国欢度国庆节的那天,我和9名同学被分配到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三农场兴海村(原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垦区第五生产队)参加了工作。

参加工作其实对于我们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就是在生产队里劳动。生产队是农场下属的一个单位,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但有的生产队也有少部分的鱼池。

金秋十月,位于渤海湾畔的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三农场(原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垦区第三农场),正是水稻收割季节。远远望去,只见金黄的稻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看了让人心旷神怡。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我们这里每年只能种植一茬水稻。而这一茬水稻从春播到秋收,农工们就得辛辛苦苦忙碌一年。

国庆节那天,我们没有放假,而是在紧张忙碌的收割水稻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国庆节。

这一天,生产队队长就把我们7名男同学分别编入了男职工的三个作业生产班;2名女同学分别编入了三个女子生产班。男、女六个班各有10多名职工,都是基干民兵。各班分别有一名班长和一名副班长。每个生产队有民兵连长,民兵连长管理着这六个作业生产班。男职工三个作业生产班都是年轻的小伙子,他们负责外出挖河清淤、农场和队里的防汛等工作,如果没有外出挖河清淤重体力劳动时,就参加队里的劳动;而女子作业生产班则负责插秧拔草收割水稻到上场脱粒等工作。

生产队队长把我们同学们编入作业生产班后,就发给我们每人一把镰刀,开始准备收割水稻。

生产队长对民兵连长说:“二农的水稻熟了,咱们就先从二农中间开始收割水稻吧。”当时,生产队队部的位置就在9农的中间。而队部离收割水稻的二农大约有3里多地。队长说完,民兵连长就带着我们出发了。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水稻收割都是用人工收割。那时水稻由于管理不到位,水稻苗稀,亩产才500-600斤左右。所以,那时每个农工一天能割水稻l.5亩甚至能割2亩地.

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农场种植水稻的技术的不断提高,再加之科学管理,使水稻产量逐年上升,水稻亩产达到了800一9O0斤左右。水稻苗多,每个农工一天只能收割水稻l亩左右。

到了二农之后,民兵连长就对大家说:“每人占一个丘”。当时,‘占’字是地方方言,这样说起来也比较顺嘴,也容易让人接受。所以,每个人都喜欢用地方方言说话,直到到现在,人们还是都喜欢用‘占’字来说话。比如说:赶集卖商品让人占一个地方;唱戏的来了,也叫人在露天影院占一个地方,等等。

民兵连长说完后,六个生产班的班长带着各班职工,按顺序依次从一班开始往下排,每人各占一个丘。

第五生产队共有2000多亩稻田,割稻子的只有七、八十名职工,全靠这些职工用镰刀把稻子一刀刀地割下来。二农稻田是东西宽25米、南北长50米一个长方形的丘。按当地农工说法,这样设计的每个丘容易放水更便于管理。

为了教我们新来的同学割稻子,民兵连长就委派一名年长我们几岁的老班长,来教同学们收割水稻。

老班长就对我和同学们说:“收割水稻时,首选手拿镰刀,两腿分开,站成骑马蹲裆式,这样不容易腰疼;割稻子时,要求做到根齐穗顺、割成剪子股扇子面,三把一铺,将水稻摆放均匀。这样,其目的是便于水稻凉晒,更容易脱粒。”

老班长边说边给我们做示范。只见他手拿镰刀几下子,就把水稻齐刷刷的割下来了,稻茬紧贴着地皮。然后,他说:“你们刚刚参加劳动,得慢慢儿地干,累了就歇会儿,习惯了就好了。”

我拿着镰刀,也和老工人们一起分别各占了一个丘。学着老班长的样子,两腿分开,站成骑马蹲裆式,开始收割稻子。但怎么割也割不成剪子股扇子面,三把一铺、摆放均匀、根齐穗顺。老班长就不厌其烦的教我们,并说:“万事开头难,慢慢来,时间长了你就会了。”在老班长的指导下,自己慢慢的学会了割稻子。但是累的腰酸背痛手发麻。看到别的同学都在你追我赶的割稻子,我也不示弱,紧追不舍。手磨出了血泡,汗水浸湿了衣服,但我依就坚持着。

快到中午时分,烈日当空。稻田里的热浪袭人,汗水顺着我的脸颊滴下来,胸前后背早已湿透,嗓子干渴难耐。

中午11点30分,生产队里就派人送饭来了。那时每个村队都有一个马车班,生产队队长就从马车班抽调一辆牛车到地里给职工们去送饭。饭车上装有两口高约50公分、直径80公分的中型号的缸。一个缸里装有米饭,一个缸里装有炒菜。

生产队里为了改善职工伙食,特意杀了口猪,犒劳职工。当大师傅揭开装有米饭和炒菜的缸时,一股饭香扑鼻而来。只见在炒干豆腐片和白菜里面有零星的几片肉时,看了就让人眼馋。

那时,我连累带饿,真的有点受不了。于是,我就迫不急待打了半斤米饭,要了一个菜,一个菜就是一铁勺。我吃着米饭和干豆腐片炒白菜,觉得饭菜特别的香。

吃完饭后,可以休息会儿,但割稻子的地方离生产队队部较远,又不能回队里去休息。因此,就只能在地里找一个背风儿的地方,稍躺一会儿;有的老农工就干脆把刚收割的水稻摆放的密一点,躺在水稻上休息。我们也学着老农工的样子,把刚收割的水稻摆放得密一点,躺在水稻上。阳光照在身上,浑身觉得暧暖的,身体也觉得轻松了好多。

下午1点30分,我们就又开始了紧张的收割水稻。

在老班长的帮助指导下,我收割水稻虽然不是那么的快,但是,按要求是比较规范合格的。民兵连长为了鼓励我,就在我收割水稻的丘里插上了一面小红旗儿,作为标杆示范。当时自己心里觉得特别的高兴。

收割水稻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用我们当地人的说法,就是叫四腿着地,腰累的都直不起来了,又怎么不累呢!

坚持就是胜利。到了下午4点多的时候,累的连腰都直不起来了,老班长过来说:“干活悠着点,别太逞强了。”当时,自己由于年轻,就是有点不服输的劲头。但是说实话,对于我来说,一个学生第一天就参加这么重的劳动,实在是太累了。

老班长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割稻子就是这样子,第一天身体还行,等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时,你就累的上不了床了。但到了第四天,身体各个部位就慢慢地适应了,也就不算那么太累了,我们老职工也是这样。”

割了一天的稻子,累得浑身疼。到了傍晚收工时,我骑自行车时,腿软的都迈不上自行车的大梁上。“干这么点儿农活儿都受不了,今后还怎么在生产队干下去呢?”。但我暗暗下定决心,对自己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如今,随着各种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普及,那繁重、紧张而忙碌的日子早已远去,只化作了过去模糊的记忆。

金秋时节,我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但也对今天的美好生活更加充满着希望和感恩。


作者简介:杨文海,1960年6月出生。作品《李宗凯:用善良的心呵护瘫痪妻子一生》发表在《中国文学》并参加全国第四届“七夕杯”爱情作品大奖赛,为入围作品,《捉螃蟹》发表在《河北农民报》,《滑冰雪》发表在《唐山劳动日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时光隧道中
实话实说 得罪人
陕西西安/ 刘志耀 / 【散文】/《 难忘的农村岁月》
屋顶长稻田(图)
范日升虎口夺粮
五常稻花香之父——田永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