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6)

5.本表资产部类总计=负债部类总计;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冲销收入支出科目后,资产=负债+净资产。

  二、农业综合开发净资产变动情况表(农发会02表,见附一)

  1.本表用于反映农业综合开发各项净资产的形成和使用过程。

  2.表中的年初数、年末数必须与“农业综合开发资产负债表”(农发会01表,见附一)中的数字一致。

  3.表中“本级有偿资金”栏中“本年增加数”的“完工项目结余转入”应与“完工项目结余”栏中“本年减少数”的“转入本级有偿资金”相等。

  4.表中“本级有偿资金”栏中“本年减少数”的“抵补完工项目赤字”应与“完工项目结余”栏中“本年增加数”的“本级有偿资金抵补赤字”相等。

  三、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收支决算表(农发会03表,见附一)

  1.本表反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收支情况,包括“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类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收支情况,填报口径与各级财政年终决算一致。

  2.“预算数”应按年初人大通过的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数填列:“预算内决算数”反映预算实际执行的结果,“预算外决算数”反映的是预算外资金筹集数。

  3.“上年结转资金”中,“预算内结转”是指上年决算后,决算批复的实际可用预算结转数:“预算外结转”是指预算外资金筹集数与预算外资金实际支出数的差额,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数。

  4.预算内收入反映本级财政统一安排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年初预算。其中:预算内农业发展基金是指按其各项预算内来源的加总数。

  5.“地方机动财力安排”反映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地方机动财力安排的预算。

  6.“上级专项拨款”反映本年度上级财政追加本级的农业综合开发专款,从上级财政借入资金不在此反映。

  7.“预算内收入小计”指上年预算内结转与本年预算安排数之和,“预算外收入小计”指上年预算外结转与本年预算外收入之和,分别指本年可安排数。

  8.支出“预算数”是指计划安排数:“结转下年资金”反映待安排数;支出预算只反映本级安排数。

  9.支出“预算内决算数”反映总预算金库拨出的“财政拨款累计数”,各支出的“预算内决算数”与总预算的“财政拨款累计数”一致。预算内外支出资金,各级列报各级,不能重复;由下一级财政部门向上一级财政部门报送决算,逐级汇总。支出决算数只反映本级列支数,应与专户收到财政资金总数相符。

  10.“中央立项开发的项目投资”中包括中央农口部门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分别列入“土地治理项目”和“多种经营项目”。“专项科技示范项目”仅指单独立项的专项科技示范项目的投资,不包括“土地治理项目”中的科技措施支出:“其他支出”是指按规定提取的业务费等支出。

  11.表末总计栏收入的“预算数”总计和支出的“预算数”合计相等,收入的“决算数”总计与支出的“决算数”合计相等;预算内收入小计的预算数、决算数分别与“支出”总计预算数、决算数“预算内”相等;预算外收入小计的预算数、决算数分别与“支出”总计的预算数、决算数“预算外”相等。

  四、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拨借情况表(农发会04表,见附一)

  1.本表反映用于中央立项项目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拨借款及配套情况。

  2.“上级拨借款”是指下级财政部门收到上级财政部门拨借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数额。

  3.“本级配套”是指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规定,本级用于中央立项项目的配套资金数。

  4.表中上一级财政部门的“本年拨出”数减去拨借给本级项目实施单位资金数后,应等于下一级财政部门“本年增加”的“上级拨借款”数。

  5.表中“上年结转”+“本年增加”-“本年拨出”=“结转下年”。

  6.表中“合计”栏只填“本级配套”数。

  五、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使用和回收情况表(农发会05表,见附一)

  1.本表反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的使用和回收情况。本表由各级财政部门分“土地治理项目”、“多种经营项目”和“专项科技示范项目”分级汇总填报。

  2.本表只反映放款数,即借给项目实施单位的借款数,本级财政借给下级财政为“借出数”,不在本表反映。

  3.表中“本年放款数”是指当年放款资金的总额,应根据“有偿资金放款”科目和“委托贷款”科目借方本年发生额汇总填列:“累计放款数”是指自开始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放款之日截至报告期止,有偿资金的累计放款额,等于“上年累计放款数”加上“本年放款数”。

  4.“应回收本年到期数”是指当年到期应回收的资金总额:“应回收累计到期数”是指历年放款到期应回收的资金总额,可根据有偿资金登记簿等辅助账计算填列。

  5.“本年转入待处理数”是指本年度经批准将“有偿资金放款”和“委托贷款”的呆账损失转入“待处理有偿资金”科目的数额,根据“待处理有偿资金”科目本年借方发生数填列:“累计转入待处理数”是指自发生呆账转入时起截至报告期止的累计转入数,根据上年“累计转入待处理数”加上本年“待处理有偿资金”科目借方发生数填列。

  6.“本年实际回收数”是指当年实际回收有偿资金的总额,包括回收以前年度到期的有偿资金和本年到期的有偿资金,根据本年 “有偿资金放款”和“委托贷款”贷方发生额填列:“实际回收本年到期数”是指当年到期应回收有偿资金的实际回收数:“累计回收数”是指自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放款之日起截至报告期止,累计回收有偿资金的数额。

  7.“年初放款余额”+“本年放款数”-“本年回收数”-“本年转入待处理数”=“年末放款余额”=“累计放款数”-“累计回收数”-“累计转入待处理数”。

  六、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科目余额表(农发会06表,见附一)

  1.本表反映各级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在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

  2.本表由各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总账科目或明细科目年初、年末余额分别填列本级数,逐级核对和汇总填列。

  3.“年初数”按各科目的账面年初余额数填列,“年末数”按各科目的账面年末余额填列。

  4.“负债及净资产合计”、“借入财政有偿资金”、“资产类合计”、“借出财政有偿资金”的“年初数”、“年末数”,其合计均不需填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2015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2019年部门决算报表变化及填报简要说明
决算管理 || 部门决算编制技巧
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
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编制说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