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诺斯文物:丰收者瓶(Harvester Vase)

上回我们讲的牛首来通杯,大尺寸,血红眼,充满祭祀仪式的神秘感,甚至带有一丝悲壮的意味。今天我们来欣赏另一件由滑石制作而成总高只有12.7cm的来通杯,叫做Harvester Vase,意为《丰收者瓶》。

《丰收者瓶》Harvester Vase,高12.7cm,黑色滑石(black steatite) c. 1550-1500 BC。希腊克里特岛伊拉克里翁考古博物馆(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Heraklion, Crete, Greece)。

Vase 并不一定是花瓶,可以指各种开口容器,可能用来盛放各种液体。古典时期的希腊瓶画(Greek vase painting)是指在各种陶瓶、陶罐、陶杯上进行绘画。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重达540斤的雪花石膏礼器乌鲁克瓶(Uruk Vase, c. 3500-3000 BC)也被叫做Vase。


《丰收者瓶》发现于克里特岛的哈吉亚·特里阿达(Hagia Triada/Ayia Triadha),一个米诺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遗址。它被发现时只有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的尖底是后加修复的。瓶的顶部有开口,底部在未破损前也应是有开口的,并且可能是按照一种类似的鸵鸟蛋来通杯(ostrich egg rhyton)去设计形状。

鸵鸟蛋来通杯,迈锡尼(Mycenae)环形墓圈A(Grave Circle A)5号墓(Grave V)出土。现藏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Athens)。

鸵鸟蛋来通杯是爱琴海青铜器时代最奢华最具异域风情的工艺品种类之一,因为鸵鸟蛋要从埃及进口。蛋的两端钻孔之后,蛋黄蛋清都被抽出,顶部、底部与杯身再附加口沿与装饰。

鸵鸟蛋来通杯,希腊丹德拉(Dendra)圆形墓(tholos tomb)出土,迈锡尼,公元前15-14世纪,鸵鸟蛋、银、金、铜。现藏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Athens)。

丰收者瓶虽然材质不算名贵,但其瓶身的雕刻却极具力量与美感。


艺术家在瓶身肩部以浮雕呈现的微型场景刻画了大约27名男子!这些男子似乎在参与某种游行,大多成对出现,高抬着腿,右臂肘部弯曲,手紧握胸前,穿着相同的服装:缠腰带,平头帽,左大腿上挎着袋子或小垫子,左肩上扛着一根短而弯曲的刀刃和三叉的杆子。


这些人都年轻、苗条、肌肉发达。他们成对的、锁步的队伍让人想起行军或者有节奏的运动。这队伍里只有一个人转过身去看身后。


整支队伍由一个明显年纪较大的男子领导。他头发蓬松,身穿有扇贝图案的流苏长袍,拿着一根长棍,底部弯曲,顶部逐渐变细。


在他身后的那群人中有一位看起来不像其他人那么年轻、消瘦。他正在摇动叉铃(sistrum,一种宗教仪式中使用的乐器)。这种乐器在古埃及以及古希腊和罗马都很常见;在青铜时代的克里特岛也发现了这样的例子。


这名男子似乎张大着嘴在喊叫或唱歌,紧随其后的是四名男子,他们也张大嘴巴,肩上披着斗篷。

陶土仿青铜叉铃,2100-1900 BC,出土于克里特岛普尔尼(Phourni)墓,现藏克里特岛伊拉克里翁考古博物馆(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Heraklion)。

正如这件器皿的名字《丰收者瓶》所表明的,一般认为它的浮雕表现的是去收割,关键证据是每个年轻人肩上都扛着一个长长的工具。现在还不清楚的是这个工具到底是什么。如果是簸箕(winnowing fork),意味着这些人正在收割、收集成熟的谷类作物;他们会用簸箕把谷粒和谷壳分开。如果工具是一把锄头,上面装饰有树枝,那么男人们就是去播种,也许每个人的袋子里都有种子。

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他们是去收割还是种植,但这小小的一圈平面雕刻了如此众多的人物,艺术呈现自然而流畅,洋溢着阳刚之气与集体活动的喜悦。浅浮雕兼具雕刻的力量感与平面艺术的叙事流畅度,实是一件米诺斯文明艺术的精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收藏:鸵鸟蛋艺术品欣赏_
鸵鸟蛋蛋壳雕塑
米诺斯王宫重见天日---1900年
赫拉克勒斯的十二大功绩之捕捉公牛
游克里特岛
蛋雕.鸵鸟蛋镂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