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举人与村名:莱西“贤都”名称演变之传说

在胶东半岛的村庄当中,有不少都曾根据谐音而润色过名称,此前举过一些例子,而这次要介绍的“贤都”村,也属于这种情况。

“贤都”,按照现在的区划,属青岛莱西市望城街道,分为东西两村。这里距离莱西高铁站不远,常在此乘车的朋友,应该对这个地名比较熟悉。

从字面上看,“贤都”大体是“贤达都会”、“贤人聚集”的意思,这显然是一个很文雅且吉利的名称。

但根据史志资料的记载,在建村之初,这里并非叫做“贤都”,而是叫做“仙洞”。后来经过一步步的润色雅化,才逐渐演变为了“贤都”。

关于这段历史,《莱西县地名志》记载道:据传,明永乐二十一年,王氏由云南大理府迁此建村时,发现有原始人居住的洞穴(龙山文化遗址),误以为系仙人洞,遂以“仙洞”名村。又传,清季该村举人臧毓焯赴试(赶考)时,曾以谐音嘉言改为“选栋”,旋复改名为“贤都”。

按此记载,这个村庄的名称演变顺序依次是:仙洞——选栋——贤都,其演变的过程,与清代举人臧毓焯有关。

而参考臧毓焯乡试朱卷以及民国版《莱阳县志》的记载,以上说法虽然不能完全确认,但应该也是八九不离十。其中,最直接的佐证,就是臧毓焯的乡试朱卷。

臧毓焯,字鑑心,号萼峰,生于清道光己丑(1829)年,于同治壬戌(1862)年乡试中举,与他同榜的还有此前介绍过的苏贻英(出自姜山苏氏)以及盖绪增(出自森埠庄盖氏,进士盖绍增之弟)。

在臧毓焯的乡试朱卷当中,他的家族信息和居住地是这样填写的:始祖贵,前明永乐二年自河南徙居莱阳,世居选栋村。(注:臧氏迁到此处后,人丁相当兴旺,臧毓焯的叔伯、堂叔伯、从叔伯在朱卷记载的就有约五十人)

关于这个“选栋”村,后面又标注说“城西五十里选栋村”。而现在的贤都村,到莱阳市中心也差不多就是这个距离。因此,不管是就籍贯来说,还是距离而言,都可以判断出:乡试朱卷中提到的“选栋”村,即后来的“贤都”村。

而在民国版《莱阳县志》当中,已不见“选栋”之称呼,而代以“贤都”。志称:“臧氏,清孝廉毓焯之族,居五区贤都村。”

综合这两条记载来看,在臧毓焯参加乡试之际,“仙洞”的旧称已经被“选栋”取代。而在此之后、最迟民国修志之前,“选栋”又改为了贤都。这个演变顺序,与《莱西县地名志》中记载的民间说法基本相符合。

由于没有找到更详细的资料,改名的具体原因和经过已经难以详考,暂时只能进行推测。

如果加以合理想象的话,当时的情景可能是这样:臧毓焯在参加乡试填写籍贯信息时,认为“仙洞”的旧称寓意不好(科举考场需要满腹经纶,不能空洞无物),就取谐音为“选栋”(迎合科举考试选拔栋梁之意)。如果他没考中,这个称呼可能就仅出现在档案中。但他成功考中举人,后续发榜、报喜、印刷乡试朱卷都以此为口径,“选栋”的名字就因此叫开了。

不过,“选栋”的寓意虽然好,但听起来不太像一个地名。有人提出这个意见之后,臧毓焯就重新思考了一下,改为“贤都”,“都”有聚集之意,作为地名就更为贴切。而作为新科举人,臧毓焯此时在家乡已经拥有很高的地位,他拟定的名字,很快就成为村庄的新称呼。于是,这里就改名叫做了“贤都”,延续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莱一体化》
【这里是莱西087】20200725产芝村附近的“风云变换”
贡生
在古代,能到乡试的都很厉害了,举人也是有身份的人物了
清朝考上“举人”有多难?看看1903年湖南省最后一次的乡试试题就知道了!
说说莱西的来历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