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蓬莱籍莱阳人”沙澄的仕途简历:入仕十三年就官至礼部尚书

在明清时期,登莱二府涌现出不少“显宦”,清初曾任礼部尚书的沙澄就是其中之一。

沙澄的“籍贯归属”比较特殊。根据族谱记载,沙澄的高祖沙通原籍莱阳县青山乡垂柳社(现在乳山市崖子镇西北部有若干沙姓村庄,他们即为沙澄的同宗),明代后期迁居蓬莱并落户当地,到了沙澄这一代,为迁徙的第五世。此时的沙氏家族虽然在蓬莱已经立足数十年之久,但按照古人的观念,他们仍被视为“莱阳人”。因此,比较严格的说法应该是:沙澄为“蓬莱籍莱阳人”(《莱阳县志》和《蓬莱县志》均将他收录在当地进士名单中)。而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蓬莱沙氏与莱阳血缘逐渐疏远,才正式算作“蓬莱人”(现在蓬莱沙姓村庄有不少,城里还有沙澄故宅)。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沙澄能够当上礼部尚书,自然也需要一系列的履职积淀。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接下来就以时间为线索,对他的仕途简历作为简要梳理。

根据清代《蓬莱县志》收录的《沙大宗伯传》(注:礼部尚书被雅称为大宗伯。该传作者为道光年间莱阳籍进士周悦让)以及《清实录》等史料记载,沙澄去世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享年七十六岁(虚岁)。以此推算,他应该出生于明天启二年(1621年)。在孔有德发动登莱之乱时(崇祯五年,1632年),沙澄尚处孩提。县志中也有他躲避战祸的记载。

长大后,他具体的仕途经历如下:

清顺治二年(1645年),沙澄在乡试中考取举人,时年二十五岁。

顺治三年(1646年),参加丙戌科会试,考中进士,旋即选为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时年二十六岁。

顺治四年(1647年),授予“检讨”一职,时年二十七岁。(注:“检讨”为翰林院系统官职名称,清初为从七品,级别虽然不高,但也属天子近臣。)

顺治十年(1653年),升任弘文院侍读、国子监祭酒,时年三十三岁。(注:侍读,清初为正六品;国子监祭酒,从四品。)

顺治十一年(1654年),升任侍读学士,时年三十四岁。(注:侍读学士,清初为从四品。)

顺治十三年(1656年),升任詹事府詹事兼秘书院侍读学士,时年三十六岁。(注: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属“京堂”之列。)

顺治十六年(1659年),升任礼部右侍郎,不久后转为左侍郎,同时兼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当年十二月,又升任为礼部尚书。时年三十九岁。(注:清初尚书,满洲一品,汉人二品;侍郎,满洲、汉军二品,汉员三品。)

康熙五年(1666年),母亲去世,丁忧去职,时年四十六岁。此后又因为父亲年迈,而一直在故乡奉养。

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新出山,时年六十一岁。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再次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时年六十二岁。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因事忤逆圣意,被降六级留任,时年六十四岁。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恢复原级,继续担任尚书;九月,致仕(退休),时年六十六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十一月,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通过以上简历不难看出,沙澄前期的仕途还是相当顺利的。从考中进士踏入仕途到官至礼部尚书,前后只用了十三年的时间。期间始终在京任职,不曾外放。

而他之所以能够平步青云,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内部原因是,他通过努力考选成为庶吉士,并且一直留在了中枢工作(明清时期的翰林院被视为储才重地,翰林出身的官员被提拔的概率很大)。外部原因是,顺治时期,清廷正在用人之际,官员提拔速度普遍较快。当然了,外部原因影响再大,也需要通过内部产生作用。沙澄能身居高位,自然是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蓬莱费县村名之谜
父子宰相家训》前言
徐乾学的坎坷仕途
父亲礼部尚书,儿子工部尚书,清代父子同时担任尚书者仅此一例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清代莱阳籍大员初彭龄之仕途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