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了考场就徒步千里去寻父,清代平度举人金克昌之孝义事迹

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位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金克昌(字绍西),生活在清代中期,籍贯为莱州府平度州,有举人功名,其事迹在清道光版《平度州志》中有记载。

考取举人虽然不易,但并非所有的举人都可以在史志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不曾出仕者。金克昌本人就没有担任过具体官职,他之所以能在州志中留名,主要在于有徒步千里寻父的孝义之举。

金克昌出生于一个不富裕的书香之家,其父亲金世魁是州学的秀才。康熙末年,平度遭遇饥荒,金世魁被迫背井离乡,独自到“口外”(长城诸口之外)谋生。不过,他在那里非但没有致富,反而惹上了官司。受此羁绊,金世魁长期滞留口外,难以返乡。

父亲外出之际,金克昌尚是幼童。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他在心中慢慢有了两个愿望。一个愿望就是秉持家风、读书上进,另一个愿望则是寻父归来、阖家团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用功之下,乾隆元年,刚刚弱冠的他成为秀才,从而取得了到省城(济南)参加乡试的资格。

乾隆三年(戊午),金克昌启程前往济南应试举人。在出发之前,他应该就已经下定决心顺路去寻父(济南距离口外更近一些,但也有上千里)。因此,等到考试一结束,他刚下考场就徒步踏上去口外寻父的路程。

对此,《平度州志》载:“(金克昌)戊午省试,出闱,徒步赴口外,艰苦备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金克昌最终找到了父亲,并将之平安带回平度故里。这一来一回,少说也有两三千里的路程。

由于寻父分心,金克昌当科乡试的成绩并不理想(他参加此次乡试的主要目的可能就是顺路寻父)。此后,了却一桩心愿的他开始更加专心攻读诗书,且百折不挠。

天道酬勤。到了乾隆二十一年(丙子),金克昌再次参加乡试,并取得佳绩,斩获举人功名。

此后,可能是因为年纪已长(考中举人时应该年过四十),他没有继续在会试中更进一步,也没有出仕为官。但既有千里寻父之孝举,又能百战而取举人功名,金克昌的一生,也可谓意义不凡了。《平度州志》也称赞他说:“天性笃孝,生平制行有规矩。”

关于金克昌的具体村居,州志并没有详细记载。考虑到麻兰一带是平度金姓的集中分布地,金克昌有可能也来麻兰金氏家族吧。在这里,也欢迎了解详细情况的朋友补充介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骐通过清华自主招生审核和冯济川考中举人哪个难度大?
第二章 乡试
北京明清时代考场
乾隆年间,广东乡试考场上来了一位98岁高龄的老秀才,此人名叫谢启
古代“高考”有多难?河北的一个县千年还不到30人成为“大学生”
老福州城四大望族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