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越疯人院》:追求自由,捍卫尊严,挑战权威,永不屈服。

长期以来,《飞越疯人院》我都不敢再看第二遍,因为一刷后的压抑拿一百部喜剧都无法抵消。

《飞越疯人院》的故事背景非常抽象,不仅可以放置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还可能存在于任何时代的任何角落。

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主人公克·墨菲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疯人院。初来疯人院,解下手铐的一瞬间,他的眼睛闪闪发光——一种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自由之光。同样的光芒,我似乎在雷电交加的夜里、逃出肖申克的安迪眼中也见过。

疯人院里秩序井然,随处可见抹煞人性的专横独断,即使是不合理的规则也已经制度化为权威;即使不是疯子,也习惯了被当作疯子,每天按照别人规划的时间表吃喝拉撒。没有人去挑战既有的秩序和规则。

克·墨菲的到来无疑给死气沉沉的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他质问身边的人,“你们一直抱怨这个地方,但是却没有勇气走出这里?你们以为自己是疯子吗?不,你们不是!你们跟街上的混蛋没有什么两样!”

热爱自由反对约束的天性让克·墨菲与疯人院里的专横独断格格不入,他一次次挑战权威试图改变规则,但都以失败告终。有人讥笑他,既然改变不了什么,一直抗争有何意义?他反击道,“但我试过了,不是吗?去他妈的,至少我试过了。”

虽然不能撼动疯人院里强大的体制根基,但克·墨菲还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很多人,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挑战医院严格的管理制度,代替广大病友发声,大胆要求观看棒球比赛的电视转播;他偷偷带领病人出海捕鱼,让他们见识大海的辽阔、外面的美好;他偷偷把自己的女性朋友弄进医院,让一个因失恋和口吃长期压抑的年轻人获得释放......



最初的最初,疯人院里所有人的心里应该都有个声音,极力呐喊向往光明,却一直被忽视,甚至被残酷地打压,直至最终彻底消失。渐渐地,这些人都“成熟”了,就糊里糊涂做个疯子,老死都不要再想起曾经心里还有过另一种声音。

克·墨菲一直策划着逃离疯人院,遗憾的是,到死都没能离开。然而,在他的影响下,老酋长毅然决然砸破铁窗,飞跃而出奔向自由。在苍凉的月光下,酋长那挺拔的身影渐行渐远,而在他的前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

虽然克·墨菲没能飞越疯人院,但是酋长的出逃令人振奋地传承了“克·墨菲式精神”——追求自由,捍卫尊严,挑战体制,永不屈服。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个体,得到了传递和发扬,而这种自由精神的传递或许远比精神本身更加珍贵。



有一位知乎网友对《飞越疯人院》的评价是,在某种社会群体中生活久了,长期被群体属性所洗脑,很多人会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丧失自我意识,就如《飞越疯人院》里所述,“一样的火车,一样的人,一样的灰房子,一样的孩子玩着一样的游戏……” 

这种情况的危害性在一个自由良性的社会环境中并不明显,但当社会机制的发展渐渐脱离人性的诉求,甚至对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伤害时,危害会变得十分严重,最终导致受害者完全丧失反伤害的意识。专制和压迫人性的疯人院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们不能责怪其中的任何个体——护士长,院长,或是保安,因为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体制中的人都深受其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受害者。

然而,虽然体制与任何明确的个体无关,没有哪个具体的人可以为一个体制的错误承担责任,但是体制又的的确确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所以,不要因为担心个体力量的微弱而保持沉默,不管地位高低,我们有权力也有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个体力量汇聚起来,总有一天,会具有扭转乾坤的魄力。就像克·墨菲,他一直批判体制的弊病,反抗无情的压制,坚持提出内心的诉求,没放弃追求自由的权利,他用自己的行动,深深地影响了像老酋长那样,因看不见光明,曾一度习惯了黑暗的人,纵使最终失败,他还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还是可以潇洒地说,“去他妈的,至少我试过了。”


是的,哪怕无法撼动敌人丝毫,至少我们曾经奋战,至少我们无愧于心,至少我们可以告诉那些也在心里呐喊的人,你并不孤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飞越疯人院》能困住你的只有你自己
《飞越疯人院》45年后,“疯人院”依然无处不在
《飞越疯人院》,9.1高分的电影,我们又怎么可以错过
飞跃疯人院
关于《飞越疯人院》 (飞越疯人院 影评)
男子为逃避监狱劳动,装疯卖傻,却被割去脑前叶,成为真疯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