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州作家】龚广涛:面灯阑珊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1026】

面灯阑珊


河南南阳    龚广涛

话说:

畴昔元宵面灯燃,

远古风情晋地缘。

火树银花绽碧空,

橙云紫气蕴蔼烟。

锣鼓磅礴天半穹,

笙歌鼎沸月正圆。

尧年舜日神灵醉,

福禄寿禧四百年。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做汤元,吃元宵,玩龙灯,舞狮子,摇旱船,踩高跷,猜迷语是妇孺皆知的娱乐项目。然而,很多地方、很多人却不知道:二千多年前,汉朝北方流传下来的一个特别习俗,正月十五闹面灯。

元宵节,天下花灯琳琅,锦绣交辉,五彩斑斓,年年有新意,岁岁灯不同。其中,一盏盏花样新颖,一盏盏小巧玲珑的面灯在万花灯中竟彩,鳌里夺尊。

南阳城北磨山脚下龚河村,明末清初从山西洪洞移民而来。蒸面灯,点面灯,闹面灯,吃面灯是一年一度元宵节闹花灯的新年习俗,就象大年三十包饺子,必不可少,是不同于周边邻村的一大特色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据龚河族中老人讲,清朝康熙年间,他们把山西老家元宵闹面灯的风俗发扬传承,与南阳地方民俗花灯融为一体,形成元宵之夜闹面灯的多元风格。

清雍正年间,山西《平阳府志》有载:当地百姓,“用黍面蒸捏成窝窝,作鱼龙鸡狗等形状,灌油置门口,灶台……”

乾隆年间,山西《赵城县志》(今属洪洞县)载:灯期“如是者五夜……”咸丰年山西《澄城县志》载:“正月十五日蒸荞麦面为灯盏,注油燃灯,次早食之”。由此可见,龚河龚氏老家山西,正月十五做面灯,闹面灯,吃面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龚河人由晋入宛,不忘乡愁,传承祖籍民俗,继往开来。

清未民初,龚河村元宵节面灯高手如云,龚荣甲、龚起风是族中优秀面灯传承者。二人是秀才出身,文化底蕴深厚,想象力丰富,制作出的面灯形状各异,丰富多彩。族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主要以人的十二种属相制灯,从一鼠,二牛,三老虎,四免,五龙,六蛇,七马,八羊,九猴,十鸡,十一老黄狗,十二哼哼(猪)做起,还有小刺猬,小鲤鱼,花喜鹊,小白鹅等。其中,龙灯是每家每户必做的核心面灯。

龚河村龚氏龚字,龙字当头照,寓意太奇妙。他们认为龙是大自然的主宰,元宵制做面灯能够得到龙的护佑。

制灯期间,人们会把制龙的面团反复揉挫,挫捏成一头粗壮,一头细腻的圆形条状面坯,粗头为首,细头为尾,捏成龙身,用剪刀剪割出一道道均匀细致的鳞块状,用多种颜色的蔬菜汁液调合成色,柒饰成片片龙鳞。再选取饱满明亮的黑豆嵌在龙头,饰成炯炯有神的龙眼。龙嘴还要衔上一枚小皮钱(方孔铜质古币),象征着一年财源茂盛,官运亨通。最后把面盘起来,中间摁捏成碗凹状,凹陷处涂上一层油脂,一条栩栩如生的面灯龙坯就成功了。

面灯大致分黄、白、黑三色,用玉米、小米面制作的面灯,金灿灿,黄橙橙,龚河人俗称金灯;小麦面制作的面灯,象牙白,白生生,龚河人俗称银灯;红薯面制作的面灯,煤碳黑,黑晶晶,龚河人俗称铁灯。黄色是龙灯的不二之选,白色是羊灯的肯定,黑色是鼠灯的选择。动物不同,颜色有别,人们根据传统需要,会蒸制出形态逼真,色泽炯异,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面灯来。

面灯的蒸制与他们的幸福理想紧密相连,美好的愿景期盼是蒸好面灯的无形动力。龚氏家族的女人们心底善良,心灵手巧,常以动物属相对应每年的十二个月的元月开始,取大吉大利,美满吉祥寓意。十二个月的面灯从元月做起,为了便于识别,元月的面灯边沿要捏上一个面鼻,二月的面灯边沿捏上两个面鼻,数次顺延,十二月要捏上一圈,十二个面鼻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煞是好看。

龚河人精湛的技艺,夸张的造型,会捏出腾云驾雾的金龙,昂首跷尾狂吠的天狗,贴耳静听的玉兔,奋蹄疾奔的骏马,攀爬摘桃的金猴,卧地酣睡的玉猪。这些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源头流淌过来的传统手工艺术佳品,神似逼真,感觉亲切、温馨、动人。

面灯面坯完成以后,人们施以敬畏之礼,拜上三拜,祷告三声,点火开蒸。两刻之后,一串鞭炮,一声拜托,打开锅盖,蒸气氤氲之中,族人们会微迷双眼,逐个察看所蒸全部面灯灯碗的干湿。蒸面期间,蒸锅的水蒸气会聚成水珠,滴落在涂油面灯的碗凹里,按照蒸制面灯的传说,这里面有神奇的预测。一至十二个灯碗里,那个灯碗水多,预示那个月份雨水充沛,那个水碗缺少,预示那个月份干旱。人们期盼的是五月灯碗无水,六月灯碗多水,三月,八月,十月有水。农村有谚语为证:掏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麦收八、十、三丈雨(八月,十月,三月三场雨)。理想的标准是十二个灯碗滴水均匀,不多不少,才能风调雨顺,颗粒归仓,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在科学欠佳的封建社会,人们的唯心学说虽有荒淡,但祈求幸福的心愿无可厚非。   

   

 

东兔西乌,黄昏到来时分,一轮明月从村东的塔子山巅高高升起。像玉轮,如玉盘,似玉蟾,赛蝉娟,把整个龚河村辉映得如同仙境一般,温馨,富饶,美丽,可爱。俄而,战鼓咚咚撼地,鞭炮声声震天,烟花冉冉绽放,彩灯闪闪熣燦,龚河人正式拉开了正月十五元宵闹花灯的序幕。

族中青壮争先恐后,投入到元宵夜大型活动中去。族中老人把蒸制的面灯注满芝麻香油,用灯草作捻点燃,虔诚的把龙灯放在天、地、神牌位,以求神灵赐福家人。再送列祖列宗牌位,祈求祖宗保佑家人康泰安宁。继而厢房、厨房、柴房,最后把其它面灯放在相应的棚舍、路口、井台、磨房、碾坊、坑塘等,只要人们能够到达的地方,都要放上一盏。

龙灯放在屋中堂,一年四季福禄康;玉米灯放在粮囤上,五谷丰登聚宝仓;鸡灯放在鸡笼上,大吉大利满春光;猪灯放在猪圈上,肉肥膘满四季旺;狗灯放在门墪上,看家护院保安康;猴灯放在桃树上,五月仙桃献寿长;牛灯放在食槽旁,六畜兴旺骡马壮;面灯放在大路口,出入平安无匪狂。龚河人的院院落落,棚棚舍舍,旮旮旯旯,尽被一盏盏精致的小面灯灯光笼罩,犹如一派神奇童话世界。

族中老人传说,那些五颜六色的奇异灯光,无论照到那里,都会驱灾避邪。无论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见光即躲,遇灯即逃,比照妖镜都利害。因此,老人们按照族中传统习俗,面灯点亮,端灯在屋内屋外,墙角旮旯,鸡窝、狗窝、猫窝、羊圈、猪圈,牛马骡棚都要照个遍。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全是吉祥、吉庆、安康俗语。什么灯照西,灯照东,官运亨通高高升;灯照北,灯照南,结婚生子日子甜;灯照院,灯照屋,新年欢乐全家福;灯照鼻子灯照脸,春夏秋冬无疾眼;灯照耳朵灯照发,一生不长秃头疤;灯照门板灯照墙,蛇蝎不咬小姑娘。因此,老人端面灯从屋内屋外,院内院外,让面灯把家园照个一丝不苟,滴水不漏,极力追求驱灾避邪保平安的新生活。

大人点灯忙活,孩子们更是活跃,他们端着各种面灯,走出家门,从东家到西家,从村北到村南,跑着,蹦着,跳着,携着小妹妹,带着小弟弟,热热闹闹,兴高彩烈的与伙伴们比面灯。谁的面灯大,谁的面灯好,就说明谁家的妈妈,奶奶心灵手巧。他们稚嫩的脸庞充满了自豪和骄傲,荡漾着无限的童年幸福。趁人不备,大家会相互咬上对方面灯一星点,说是讨点吉利,讨点福气。大家戏笑着,快乐着,没有半点的小气之嫌。孩子们玩够了,面灯也该添油了,再看谁的面灯灯花结得好看,就说明谁是新年最快乐,最美丽,最幸运的人。

年轻的媳妇们,盼望生个白胖小子,传说只要在元宵晚上“偷”个面灯吃,一定会怀孕生子。灯与丁是谐音,丁者,男孩的代称。因此,“偷”灯寓意即可怀孕生男丁。“偷”灯是在夜半以后,犹以大门外石门墪上面灯为佳。当然,村南庙岗土地庙的面灯,村东小庙奶奶堂的面灯更是灵验。因此,族中老人们总是把面灯多多放在土地庙土地奶奶前,放在小庙奶奶堂前,以供族中年轻媳妇和邻村的媳妇们来“偷”。“偷”灯时,灯主人明知而装做不知,待“偷”灯人得手时,主人们会亲切悠闲的说上一句,小心走好,“偷”灯人不能答话,不能囧笑,要迅速护灯不灭回家吃掉,方能应验成功。

孩子们玩灯时也可“偷”灯,传说孩子们一年只要吃上几个“偷”来的面灯,新年四季会无灾无病。因此,族人们会在十五蒸上很多的面灯供邻家孩子们来“偷”,自家的孩子也可到他家去“偷”灯,孩子往往成群结队,“偷”遍族中的家家户户。大家看着可爱孩子们的有趣“偷”劲,血脉亲情油然而生,大家族的幸福欢乐是无法用文字形容的。

闹面灯的同时,大人们还要将面灯送往村东河西的老祖坟上。送灯路上,有一条规矩,不管送灯人多少,不管送灯人身份多么显赫,一路上严禁说笑,路遇他人,只能以眼神示意友好,用以表达祭拜祖宗的严肃,展现对祖宗孝道的虔诚,彰显对祖宗思念的深沉。上坟送金灯,银灯,寓意祖宗会在另一个世界尊享荣华富贵,荫佑生者,眷顾后人。

族中老人说:上灯同时,族人会选取坟地柏、秋二林百年树木枯叶,在祖坟区域围上正方形两圈,寓意内外城郭。然后在树叶上洒上火硝,依坟脉风水,东南角开一“城门”,用草纸点燃,形就一条火龙灯,表示族人有神龙庇估,人脉兴旺,万古千秋。最后,金灯银灯放好不取,更不能来“偷”,像征为先祖照明,让祖宗在另一个世界亮亮堂堂过节,呵护族人在新的一年里人兴财旺,安宁福康。

龚河民俗,秉承了山西老家的古老风情,又融合了当地原始风土人情。多元的宝贵民俗,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非文遗产。在那个科学不发达的封建时代,龚河人靠天吃饭,迷信神灵护佑,捏面灯占卜驱邪避害的故事年年上演。至于有没有科学道理,不言自明。但用现代人的科学眼光去审视它,用现代人的唯物标准去评判它,实有偏颇。尽管它离奇荒诞不经,但它依然是龚河人一步步沐风栉雨走过的一程历史。

科学在发展,历史在前进,龚河人三百多年的元宵习俗,已经或即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继而,可能会变成据说或传说。甚至,它也不会成为年轻一代人道听途说的一丝记忆,抑或成为只有民俗爱好者,历史探研好事者的只字片语。

民俗传承,不能放弃,它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今日写下几行文字,权作龚河人的民俗延续。

致敬龚河人的元宵佳节!致敬龚河人的民风民俗!愿龚河面灯永远福照!愿龚河面灯永远庚续!

这真是:

新年金蟾东山早,

诗情画意面灯娇。

爆竹声声腾云起,

彩焰灿灿冲天烧。

孟春暄风融瑞雪,

元夕清辉照鸾宵。

钟灵毓秀龚河村,

莺歌燕舞尽妖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绝 大年初一到十五
元宵佳节,壶天火龙灯完美化灯落幕
安龙风俗--岁时风俗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明月山诗刊》中国.明月山诗人2019年元宵节诗歌汇编特刊(总089期)
2017板板龙灯闹元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