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州作家】徐继明:生存法则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620】 

生存法则

河南南阳   徐继明


 
  概论

说到国家兴亡,归根结蒂,是个生存法则和生存规律问题,这问题,举足轻重,应是一个历史学家所能承载的重量,你做为一个泥巴扎鞭杆一一土条,何以胜任?这简直是天方夜潭,盲人抚象,太有点不知王二哥贵姓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叫人不笑掉眼泪也笑掉牙。反过来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匹夫,就是指的老百姓,我议论一下也箩圈脱坯一一不方啊(妨)。芝麻官那话:"小青蛙我要把长虫戏,小鸡娃我要斗斗饿老雕。"

中华历史,从夏商周开始,上下五千年,纵横几百代,正如明朝大诗人杨慎所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所谓的温故而知新。上学时学三字经,也比葫芦画瓢,赶时髦,打打气,鼓鼓劲,壮壮胆,也喷几句:“讲历史,论古今,向前进,靠人民……"。

有人说,历史根本就不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而是一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们创造的。你象刘邦,如果不成为汉高祖,还是一个亭长,历史上会显他那一道子?再如,明太祖朱元璋,如果还是叫花子,史书上会有他的名子?说到胡子白我也不相信……唉,我现在老了,无事可做,也翻一翻历史,才忽然发现,夏朝,存在471年,商朝存在554年,而周朝,有两个说法:一说是791年,一说是868年,因为建国日期不详,其中又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东周建都洛阳,西东二周共历30代,经37个王,最后周厉王,为买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次数多了,真正的敌人来了,却无人来救,导之周朝彻底败亡。并不是姜子牙在渭水钓鱼,周文王访贤,请子牙上车,拉他八百单八步,保他八百零八年,那都是戏言,不可信。

翻开历史,实际上,很有意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集权制国家,却很短命,只存在了15年,西汉王莽建立的新朝,也存在了15年,唐朝的武则天,建立的大周朝,仍是15年。再往下看:大唐:275年,大明:275年,大清:275年。仨15年,仨275年,这个数字,是偶然?还是必然,或许是巧合?不得而知。

纵观历朝历代,历位皇帝,都山呼万岁,都想自己的江山万古千秋,都没有万岁成,江山到灭亡的时候,谁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只是没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他的一举一动,给后人只留下,历史的参照。


    秦朝

秦始皇征服六国几十年,文治武功,不可谓不天下第一,一旦称皇称帝,却不知道怎样治理国家,多年征战,恐怕也来不及想这个问题,又没有成功的借鉴,不知道上层建筑,还应有经济基础。只知道通过压制手段,保护其集权利益,穷兵赎武,很快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瞬间轰然倒塌,是必然的事。挖通天河挖出一块石头,上写:"亡秦者胡也。”他以为是凶奴侵略(凶奴又称胡人),于是修万里长城,派大将蒙恬,镇守边关,谨防其变。他死后秦亡,原来是赵高扶持的儡垒政权,他的儿子胡孩,将他的基业给败坏一空。15年而终,这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做梦也没想到的。历史的法则有可循,也无可循。历史不会重演,后代人也无可参照,此一时彼一时也,时过境迁。


  

    西汉

公元前8年12月,王莽从姑母王政君手中得到传国玉玺,然后登上皇位,建立新朝,统治时间达15年之久,西汉王朝宣告灭亡。然而,西汉并非没有机会,末年时曾有一位皇帝,被严重低估,甚至被骂为昏君,他就是西汉倒数第二位皇帝刘欣,即汉哀帝。刘欣出自皇室,但并非皇子,他的祖父是汉元帝刘爽,父亲是定陶恭王刘康。公元前23年,刘康病死,尚在年幼的刘欣,就继承了定陶恭王的爵位。此时的西汉,正面临一场统治危机,因为在位的汉成帝没有子嗣,公元前9年,汉成帝亲自进了两场面试,来确定继承人,入选的两位考生,分别是中山王刘兴,定陶恭王刘欣。按照家族辈分,是汉成帝的大哥,是刘欣的大伯,成帝以为中山王不才,又兄弟,不得入庙。而外家王氏与赵昭仪皆欲拥护哀帝为太子,最终刘欣成为太子。公元前7年,汉成帝病死,年仅19岁的刘欣登基,别看汉哀帝年轻,他早就看透了西汉王朝的危机所在,早在封国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西汉社会的种种问题,特别是朝廷内的皇权旁落,外戚王氏专权,刘氏江山,摇摇欲坠。所以汉哀帝明白,外戚是他最大的敌人。汉成帝灵柩尚在宫中,汉哀帝加封自己的亲戚傅氏、丁氏为官,目的很明确,拜丁、傅夺王氏权。在此期间,汉哀帝打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给自己的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与王莽发生了激烈争论,汉哀帝非常果断地免去了王莽的大司马职务。之后,汉哀帝又对其它外戚成员进行打压。凡是王家所推荐的官员一律免职。

汉哀帝即位之初,用灵活多变的手段,直接将外戚王氏赶出朝廷,显示出一定的才能,暂时缓解了危机。在扫平皇权障碍后,汉哀帝又任命师丹为大司马,进行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即限田奴,应该说这项改革非常必要。后来王莽、刘秀都实行这个政策。

可是汉哀帝触动了有些人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这项改革没有完成。不过汉哀帝在位期间,还是有一定作为的,他优待大臣,对那些奉公守法,政绩斐然者,往往能够破格提拨;对那些贪脏枉法的权贵,也能予以严惩。因此司马光评价:"哀帝初立,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望至治焉。"

不过,汉哀帝却被骂为昏君,特别是与"懂贤"的"断袖之癖",其实是豢养男宠,在西汉上流社会非常流行。从汉高祖开始,包括汉文帝、汉武帝都有男宠。哀帝推行改革,实现中兴,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他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症,身体非常不好。公元前1年,25岁的汉哀帝病死,外戚王氏马上死灰复燃,西汉走向灭亡之路,享国214年。


 

三国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时代。智慧达到巅峰,出现了智圣一一诸葛亮;武力达到巅峰,出现武圣一一关云长。"关夫子孔夫子,文武夫子,写春秋读春秋,前后春秋。"孔明的三把火,奠定了三国鼎立之大局。说诸葛亮是智圣,恐怕司马懿不同意,笑到最后,才是大赢家,我司马世家建立了晋朝,我司马不称圣,咋轮到你牛鼻子老道,诸葛村夫!说关羽称武圣,吕布不服气,虎牢关我战你弟兄仨人,不落下风,你关大刀算那块地里的葱?有大哥有二哥,你算老几呀!说到牛,有一个牛人,那才是真正的牛鼻轰轰,叫乐进,很不出名,想当初,马超手下第一员猛将,从三国行兵以来,没有服气过谁,对马超也一样,碍于是顶头上司,又没招你惹你无法翻脸。曾三次战败关羽,21岁,单枪匹马撵曹操,险些要了他命;29岁撵刘备,若非半路杀出个猛张飞,刘备就是他的刀下之鬼;45岁撵孙权,马头追马尾,不料马失前蹄,让他孙老二白捡条性命……厚黑学专家李宗梧闻听此言,非常的不以为然,诸公此言差矣。古今能成大事者,莫过于脸厚心黑,刘备脸厚,曹操心黑,孙权黑不及曹操,厚不及刘备,但是二者兼而有之,所以三国你征服不了我,我征服不了你,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三国后期,有一位厚黑大家一一司马懿。黑,胜于曹操,厚,高于刘备,集厚黑之大成,又是忍家鼻祖,足智多谋,老谋深算,有他在,诸葛村夫别想跨过祁山半步,真正的用兵高手,以不变应万变,固守不出战,生生将孔明拖死在五丈原。所以,天下归马桶……

闲言少叙,书归正。论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必然合是大势。首先三国是君主制,曹操、刘备、孙权,堪称英雄豪杰,尤其实曹操,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他,但他的能力是十分强的,他死后继承人曹丕能力比他父亲就差的很多,而且骄奢淫逸,死得很早,之后的曹睿直指最后的曹奂,能力更加不如曹丕,这就给司马氏,以可乘之机;蜀国刘备之后刘禅,没有能力,没有主见,诸葛亮总揽军政大权,诸葛之后,尽管姜维等人苦力支撑,但也是三国中最弱的,己经失去了统一中国的能力和时机。吴国孙权之后陷入内乱之中,多是围绕继承人问题上引起的,徒耗国力。再从司马氏来说,司马懿及其两个儿子都很有能力,把持最强大的魏国大权,成功平定魏国内反对者造成的内乱(文钦、毋丘俭、王凌、诸葛诞等人),司马氏政权选择先攻蜀,一则蜀国国力最弱,二则蜀国内部,派系林立,不太团结,三则先攻吴,蜀国必定救援,先攻蜀,吴不会来救(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取蜀之后,司马又用蜀人治蜀,收揽了人心,给攻吴提供了人心上的有利条件。司马政权把荆州的本土士族、以及东州的士族全部,调去中央,留下益州的士族,管理蜀国。司马氏做这件事情,解决了蜀国的士族政权体系问题。蜀国攻下,吴国整体上不能与晋对立,再加上,吴帝孙浩残忍无道,被晋灭也是必然。


  

隋朝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看失天下。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题和保障。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以大兴宫为正宫。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亡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结束西晋末年,长达300余年的分裂局面。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营建并迁都洛阳,以紫微城为大朝正宫,又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因内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大规模农民起义,十八路反王,其中以窦建德、杜伏威,李秘,翟让等各路反王,更重要是李渊、李世民领导的反隋大军(这也叫贵族叛军),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李渊进逼隋恭杨侑禅位,建立唐朝。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帝杨侗也被废,隋朝彻底灭亡,享国38年。


   

宋朝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用计谋和武力建立了宋朝,本身以武制胜,所以对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官,非常忌惮,除之,又于心不忍,玩了一招叫“杯酒释兵权"之后才放心,并制订国策,重文轻武,也埋下了最后灭亡的祸根。因为北宋和南宋统治者,都非常懦弱,在对抗北部游牧民的时候,经常以失败而告终,为求得短暂和平,经常以和亲或赔款的形式解决,使游牧民族的野心逐步澎涨,时不时通过侵略获取利益,宋朝皇帝一味的忍让,使他们更加利欲熏心,得寸进尺。宋朝一再向南方撤退,他一再向南方扩张,北方大部分土地,都躬手相让,微、钦二帝被俘,做为人质,一再苦苦相逼。任岳飞、韩世忠一帮豪杰再怎么抵抗也无济于是,甚至用“莫须有”罪名将其残害。少数民族的强势,使宋朝无力还击,也无心还击。南宋朝皇帝被北国少数民族吓破了胆,产生一种奴才心理,结果成吉思汗的铁蹄踏进临安城(今南京),南宋最后一任皇帝赵昺,从午朝门出来,举着白旗,递上降表,南北宋从此,宣布退出历舞台,享国319年。


  

   结语

湖头明月悬,荣辱是非千古镜;
简上清风过,真仁节义一声雷。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都是历朝历代开创的,几千年来,儒释道文化交相映辉,相得益彰。国家兴亡,皆以清明而兴,贪腐而败,治理国家,以三皇五帝为龙头,文景李武为熊腰,永乐康乾为风尾。历史塑造着灿烂文明,著名的军事家有:孙武、孙膑、诸葛亮、刘伯温;战神有: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彭德怀、林彪等等;思想家有:儒圣孔子,道圣老子,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草圣李时珍;文化方面,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生活在当代的中华民族,越来越感觉到有生存价值、有生存意义,因为世间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班昭;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男: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四大名楼:鹳雀楼、腾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四大名山:江西庐山、江西龙虎山、安微黄山、安微九华山;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四大名寺: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南阳云朝寺……等等。有人说你说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世间有的,大家都知道的,你这叫事后诸葛亮,说点世上没发生的,我才服你。没发生的有啊,怎么说是事后诸葛亮呢,人家智圣写的《马前课》就是说以后所发生的,以前的都应验了,就说当今,没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
四门乍辟,突入奇来。
晨鸡一声,其道大衰。


这几句预言,专家们也无解,留待以后,历史学家去评说。

北宋卲康节预言以后人类最终的走向:
数点梅花天地春,
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
四海为家孰主宾。

有人说你说的,我都不信,我就信吃饱不饿。看这话说的,我真感到无语!吃饱了还饿那是有病,赶紧去医院。你这叫大青枣,圣人蛋!
是的,我就是个出了名的大青枣,圣人蛋。  



投稿须原创首发,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设计方案(附范文5篇)
女子以色乱国?她靠长寿熬过七朝,熬亡了一个强大王朝!
短史记264:看到这一幕,刘备应该再找曹操喝几杯
刘骜为什么可得谥号“汉成帝”?
诸葛亮:君不疑臣,臣不负君
《三国演义》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要在嘴里含7粒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