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丰县师寨镇田桥村:我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我们村庄的四季芳华!

文:田中为

图:张以华

在游子的眼中,自己成长的村庄,不管是富足还是贫穷,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阳春三月,杏花只剩下点点残红,桃花也在渐浓的梦里随风飘零。老屋旧院,杏绿桃红。心里面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走出村外,在田间小路上慢行,风拂过脸颊,又与麦苗儿握手话别,脚步轻盈而灵动。

  田桥村远景照片视觉图

  张以胜的家

从远处看看村子,它像一位耄耋老人,静静地徜徉在阳光下,享受着最后的日子。

    田崇领的家

我多想时间慢些再慢些,让我把你的过去,把你的悲欢,沿着时光隧道一点点拾起,然后再烙在我的心上。

      田野的家

曾经,我和伙伴们疯遍村里每一个地方,曾经,在清风净月的夜晚,谈笑于高高低低的院落。  

       吴敦成的家

因为熟悉,所以眷恋,因为告别,所以感怀。在离开你之际,在这风高物燥的春天,我该以怎样的笔调留下你的最美?

吴登辉的家    

     田质亭的家

洪武时期的大迁徙,注定了田桥各姓的先辈们在这里结缘!一代一代共同劳作,彼此相帮,用善

张凤英的家

良厚实的秉性,温暖着那几间草堂。

田素国的家

几百年来,他们用一袋烟的功夫驾驭时间,用犁沟里的汗水滋养着后世子孙,把白手起家的悲壮

田质青的家

刻在岁月的年轮上,直到他们黄沙掩面与这片泥土永存!

      吴登芳的家

曾经无情的洪水把祖辈的坟茔连同不能带走的家业掩埋在河沙之下,为避水灾,流落异乡田桥人啊!只能用双手遮挡风雨,把回家的夙愿锁在皱起的眉间。

田中勤的家

田思露的家

  张以民的家

水灾退去,年轻的一代人怀揣着老一辈临终遗言,硬是在荒滩野草间辨认出埋着先辈们胞衣的地方。他们依然沿用古老的村名,只是那座桥再也无法重见天日!

田崇庆的家

吴敦法的家

在这里,他们重新开荒破土,起早贪黑,又一次在这里扎下了根。      

 田超的家

...........

张以贤的家

张宗浩的家

岁月悠悠,田桥前进的步伐像牛车一样缓慢。从星罗棋布的茅草屋到连成一线的单片庄,从单一姓氏到多姓一村,多少故事沉积在岁月的长河之中。

田质同的家

田素密的家

田中林的家

吴登席 的家

正是一代代人的肩拉背扛,正是最卑微的小草精神才使得村子告别了单薄的身板,才有了对抗乖蹇命运的能力。       

田中玉的家

田支玲的家

科学滞后是青黄不接的根源,庄稼在先辈们手里被雕刻成一朵花,仍然解决不了温饱,饥荒时常

张以坤的家 

 张以华的家

在每一个家庭发生,于是杨花,柳芽,榆钱,槐花和那遍地的野菜,便是最应时的佳肴。

张以新的家

张伟 的家

后来入社了,生活过的依然很恓惶,想一想那时,什么都要票的时代,怎么会让人活的舒坦呢?

张景士的家

张宗凯的家

60岁以上的老人,谁都忘不了三年困难时期,田桥十几人饿死在大跃进的口号之下!还有好多人流落关外,从此没再回来。

张教法的家

张占友的家

田中华的家

实行了责任制,村里人不再担心饥饿,家家也告别了煤油灯,之后不久,田圣法家买了全村第一台电视机。每到晚上,他家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全村老少挤满整个院子,直到满屏雪花才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家。

田圣金的家

田思波的家

张凯的家

田质磊的家

田质水的家

砖瓦房遮不住腰里的贫穷,庄稼人开始为票子犯愁。

田继华的家

田思文的家

八十年代初,鸡刨食一样啃土的庄稼人,不甘于在贫困中挣扎,以田敬沛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人开始

侯炎的家

王继民的家

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他们在没有福利,没有假期,每天都在吃3睡5干13的日子里透支着青春。

张以海的家

王殿海的家

王继成的家

  王元超的家

窝在村里人,也在各尽其能,回头看一看不远的光阴里,村里人临时组建的泥瓦匠帮,还在汗流浃背地忙碌着,敦福家豆腐坊里腾腾地冒着热气。登席家的烧饼油条生意从早忙到晚上......还有那一分一分挣钱的货郎挑子,还有那浩浩荡荡的贩棉花队伍。哪一个不是肩挑着日月,顾不得休息还要努力地眺望未来。

田勇的家

田志的家

田思康的家

田圣银的家

田中斌的家

田中青的家

田开展的家

  张广斌的家

张广宣的家

张占中的家

张以东的家

知识改变命运,是宗训耕读的延续。田桥人在求学的路上从没有停止过脚步,从黑学到国小,从初中高中再到博士后,既定了追求的目标,谁都会义无反顾,你看看从王善修赴山东学成任教,到我父亲用一双脚板丈量家到徐州的求学之路。从张景月圆了全村的大学梦,到张宗方执掌师寨中学的大帅印。他们都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

张德运的家

      张振华的家

从开办私塾先生到一级级教师。田桥人先后走出大,专院校生20多人。

田德恒的家

田崇高的家

     田开锋 的家

                                 田立的家

                                田安全的家

    田敬存的家

回顾田桥的过去,每一个时间的节点都有故事,无论是抗战的硝烟里,还是支援边疆的队伍中,无论是火红的年代,还是改革的浪尖都有田桥人的身影.....

吴敦亮的家

吴登玉的家

张宗旋的家 

我们不能忘记殉国的烈士田开元,还有戎马一生依然健在的将军田开启。我们不能忘记告别父母,离开家乡的支边青年田开信,张景兰,田玉环,是他们把一辈子奉献给西北边陲。

张景启的家

田圣刚的家

                                   田崇峰的家 

村庄!生于斯,长 于斯的地方!是这片土地养我们长大,给我们快乐,给我们忧伤,给我们以智慧和灵感!我在深情地仰望你时,一遍遍地搜寻远去的痕迹。

吴敦山的家

吴敦合的家

田德超的家

怎能忘记童年时光里,每逢春暖花开,清风徐徐时邀几个伙伴,用浆糊.硬纸和竹片做成风筝,拿到田野里去放的情景,望着风筝越飞越高,心里的那个恣!怎么能用清浅的文字来形容啊!

吴敦福的家

吴敦海的家

田兵的家

怎能忘记,初夏时节,村里的老老少少在满村里有树木的地方摸蛣蟟猴情景!通常是这样的,太阳还没有落,做完作业的孩子们就开始了行动,昏时分喝罢汤的大人们陆续加入到这个行列,一拨又一拨,走马灯似的在村里村外转悠,碰上了就打个招呼,交流一下成果,然后各自散去。

田质辉的家

田崇放的家

田继连的家

田德冲的家

夜幕降临时,刺眼的充电灯晃动在村里的各个角落,一晚上下来,哪一家都能摸到几百只,除了留下一部分打打牙祭,其余的都拿到镇上去换钱。

田崇坤的家

田崇全的家

田崇伟的家

怎能忘记那些夏天,在池塘边铺一张凉席听着大鼓书酣然入梦的情景,怎么忘记文化匮乏的日子里,为一场电影跑上五六里路。

田中亭的家

田中成的家

田开举的家

记忆最深的还是麦收的季节,为了抢收那点口粮,所有的劳力天不亮就下地了,割完捆好早已错过了早饭的时间,想起身望一望毒辣的日头,那腰疼的啊像折了一般。扒拉几口饭,还要把捆好的麦子用平车一点点拉出来,再一捆捆地垛上,雨天盖上块塑料布,晴天就那么晾着。割完麦子趁墒情好赶紧种上下茬作物。

田宝森的家

张宗尚的家

田德文的家

                                        田磊的家

张占国的家

王元营的家

进入打场的阶段,我记得那时候手扶拖拉机已经取代了牲畜,轧场方式还是差不多,还是少不了碌滚和落石一遍又一遍地碾压。直到麦粒全部和麦秸分离,再堆积一块等待有风的日子,后来有了脱粒机,几家人的劳力联合在一起,虽说打麦进度快了,但是一场麦打下来,都累的筋疲力尽,满口黑痰!

田延安的家

田思洋的家

田凯的家

张广富的家

田崇帅的家

村里的老年人是最节俭的,为了省几十块碳球钱,一到秋后初冬就到村前屋后或者大沟里捡柴,扫杨树叶子。于是村里便有了各式各样的炊烟。

田伟的家

田开胜的家

       田中玲的家

人自古以来都以群居而生,所以村子里最不缺的往往就是人情,“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是常挂在乡亲们嘴上的一句话。

吴登华的家

田德龙的家

村里的人,无论同宗还是异族,邻里之间大部分都和睦相处  ,  亲如一家,谁家做点特别的饭食,都会分享给左邻右舍,

你给我几个榆钱窝窝,我给你送碗蒸槐花,你送我一把大葱,我给你摘把豆角,一畦芫荽也会香满整个村子!

家门,院落,还有我勤劳善良的娘亲!  

每遇婚丧嫁娶,村里人无论何地,无论再忙,只要能回来的都会尽可能的回来帮忙,即便是有过口角,有过心结也会顾全大局,全力做好执事安排的事情。

     我的父老乡亲(一)

农忙时,乡情更加的浓重起来,想起场里那一个挨着一个的麦垛,多像促膝交谈的老友!场地太小,大家就相互谦让,相互帮忙,你一场我一场压麦子,你的茶,我的水不分彼此,干着活说这话,笑声四散开去,劳累抛向九霄!

我的父老乡亲(二)

某夜,若遇突如其来的降雨,总有人吼几嗓子,把熟睡中的人们唤醒后,再去招呼自己的庄稼......

    削蒜的乡亲

岁月如烟,模糊了多少过往!时光匆匆,总有一些空白和遗憾!

                                 我的父老乡亲(三)

无论身处何方,家是永远的天堂,异乡的游子,是否还会在五味杂陈的生活中,想起这令人神往的炊烟......

我的父老乡亲(四)

风又起,吹乱那些往复的记忆,凝望天空,一朵无力言说的云游走在湛蓝的天空。村庄上麻雀成群结队,从一家的屋顶纠缠到另一家的屋顶,划破村的静美!

        我的父老乡亲(五)

我们都是田桥村的孩子,昨天的我们在这里写满了天真,快乐和看似委屈的眼泪,昨天的年轻人也在这里带着青涩的梦想,匆忙地远走四方。

拉家常的乡亲

我知道,不是村庄留不住你们,而是太多的无奈让你们注定为生计奔波。

难忘2018.8.17的水灾

查看水灾的村干部张伟

我也知道,外面再好,总有一些时候,你会为一枚落叶泛起思乡的涟漪!总有一些时候,你会在一杯酒里品出家的味道!总有一些梦里你一次次回归童真......

广西玮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义辉

徐州金马回转支承制造有限公司经理田思想

中航鼎衡电焊组田宝森

丰县师寨镇初级中学校长张宗方

博士后田崇礼

丰县第三人民医院外科主任田崇高

我是个容易怀旧的人,一辈子只能在村子里转悠,村子见证了我黯淡的人生,陪我挣扎,和我相伴相依!

     徐州轩扬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广宣

徐州轩扬科技有限公司厂区

   江苏明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元超

公司楼

有人说,留不住的是时间,可是你也要带着厚实和沉重与我诀别。此时此刻,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当一切尘埃落定,谁又能阻止这匆匆而来的步伐呢?

     田桥村里的大总理田敬存

人不能只活在感慨里,时间的渡口不会为那一段离殇停摆。我只是希望,无论在哪里的田桥人,有钱了不要让精神荒芜,人走了不要对土地和粮食失去知觉!

前排第一道街

时间固执地走着, 昨天不会再回来!无论村庄还是爱恨,都将在各自匆忙的欲望里枯萎,

第二道街

难道唯有我们老态龙钟时,才会沿着沧桑的世道慢慢回溯,曾经的那些事,还有走散的那些人,才能丰富起自己落魄的人生?

第三道街

若干年后的我们,又会将村庄安置在记忆中的哪一个角落?

第四道街

若干年后,我们再踏上这片故土,是怀揣浓稠的眷恋,还是无奈的摇首?

第五道街

流年逝水,明天的明天,风与炊烟的故事将会在我们面前戛然而止。

第六道街

我想努力的记住村子里每一条道路街巷,还有高高低低的房屋和错落的院墙。

刚开挖的沟

我想再走一走这乡间的小路,感受这简朴而自然的风光。

乡间小路上打药回家的人

我想记住庄稼地里的那些忙碌的身影,我还想看看收获时节里那一张张带着疲惫的脸庞。

冬雪

我想记住母亲垒成的材火垛,我也想寻回丢失的眼泪和虚弱的忧伤。

我想回归一份质朴,深情的吻别泥土的芬芳,

我想留住盎然的春意,让沟壑旁的野花悄悄地绽放。

      盛开的月季

可是,谁来定格我所有的念想?

是一杯浓酒,还是瘦弱的月亮?

四百多年了,祖辈一步步走过的足迹,深深浅浅,留下苦与乐的味道从来就没有被风干过!我又怎能让那一段段艰涩的征程,在离开你之后,在我的世界里一点点地荒芜?

      日出

悲欢的人间,我从没有想过与你背离,年复一年,风尘起落无数,我与你相伴相依。因为我习惯了命运的这一场安排:

守淡泊之心,拥宁静之美,让日月交替温暖所谓的寂寞。

日落

因为宿命,才使伤痕累累的文字与孤独相遇,让莫名的泪水,在你的怀里尽情的流淌。

而你却在这一场猝不及防中,与我别离!

过不了多久,这里我再也找不到熟悉的街道,倚门的老人,丝瓜篱笆和随处的菜园,只有在回忆中,才能扯出对你的痴情!

只有在梦里,才能把对你的怀念托付给一缕炊烟......

路没有尽头,唯独回家不再思绪飞扬,家是港湾,那里有我的杏树桃香,有缀满花的梧桐,有陋室残墙,还有母亲温暖的双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田国彬:董良翮在贺家寨
拆整留影∣大罗山下的甘岙、龙泽、三郎桥、响动岩、诸宅、大岙溪
家乡的情景(灰碓嘴)村庄里
牟平有个村叫“尤家泊子”,住了不少姓尤的人
【徽州.行走】到西坡去:西坡,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是曾经的一段记忆
春 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