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时,我们这样在寒冬腊月里取暖

文:汪晓佳

图:来自网络

一场雨雪过后,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再加上丝丝西北风刮来,更显得阴冷。而后,阳光的复出,又让人们感觉到了冬日里的温暖。

可是,真正冰冻的日子,纵然有太阳的光照,身上也还总是冷气嗖嗖的感觉。所以,人们便以各种方式抵御这种天降的寒冷,力求生活在冬天的舒缓里。

于是,我们家便忙着“策划”,怎样面对度过这难耐的严寒。以往冬天,我都是住在家里,因为家里有暖气暖和,身上仅仅只盖了一床薄被而已;而今年冬天,我则一直住在我家的小店铺里。反正都没有暖气,住哪儿都是半斤八两。

为了让我晚上在店里休息得舒适暖和,妻子专门为我铺了一床厚厚的褥子,并备了两床盖被;儿子还为我买了电热宝,睡前充满电温,睡觉时置进被窝里,揽在怀里犹如沐浴夏风,便很快进入梦乡。

大儿媳妇从网上购了两台电暖器油汀,他们家一台,我们家一台。我们家这台就让妻子和小儿子在家享用。再加上白天穿的衣服厚墩,脚上蹬了棉鞋,又不怎么出屋,我根本就没感觉到寒冷。

这冬日里的温暖, 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都能感受到人生的踏实和乐趣。由此,不由得遥想到我儿时度过寒冬腊月的情形。

可以说,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像如今现代化的取暖设施,也没有如今厚厚的棉衣棉鞋棉被。唯一可以取暖的是,在土坯垒成的茅草房里,一根火柴点燃一堆干草或劈柴,一燃就是一天。

全家人围坐周围,将手脚偎依在夹杂着呛人的烟雾火苗上,暖和得竟也是春风满面,恬静如怡;我清晰地记得,每晚睡前,母亲必将铺盖在火苗上烘烤一番,抱上床,撵我和姐姐赶快去睡。

早晨起床,母亲必将我们穿的棉袄棉裤,在正在做早饭冒出锅灶的火头上烘热才让穿上。妻子也常说,她小时候,每晚她奶奶都是将她的一双稚嫩的小脚放进怀里暖热才睡。这一切,真真的一幅舔犊情深的乡土画面。

在当时的农村,我们家算是比较殷实的人家。到了冬天起码有铺的盖的,也有棉衣棉鞋穿。可是不少人家因人口多,家境贫穷,冰天雪地时的夜晚,不少一家人拥挤在下面是凉席,上面只有一床薄被的大床上求得温暖。

有的男人干脆相约,钻进生产队充满牛粪味的牛屋麦瓤堆里,衣服也不脱,先将双腿慢慢地伸进草堆,然后使劲地再往下嘟噜,直至将自己深入到只露出脖颈为止,再然后,他们便兴致盎然地神侃起来,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妖魔鬼怪,真真假假,无所不包。

八面透风的牛屋内,不时传出划破夜空咯咯的笑声,或者是高亢激昂、能够情绪减压的喊叫声。据说,睡在那种地方的人很暖和,都有一种很惬意的满足感。

一次,经不住一位发小的盛邀,我也钻进了黄灿灿小山似的麦瓤堆里。不仅听了他们的故事没睡好觉,而且连围巾和裤腰带也被睡在旁边的“邻居”,夜里蹬扯得无影无踪,天明回家时,竟是双手捂住裤腰行走的。等到饲养员扒露出我的围巾和裤腰带,那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情了。

四季轮回更替,是大自然的铁律。春秋自然舒适爽快,夏热冬寒虽不是好滋味,可也不能回避(也是回不了的);有了春夏秋冬,才能让人类感受到世间冷暖和给生活注入活力变幻着的斑斓色彩。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冬:今冬伊始,愿温暖度过寒冬腊月
老笨:寒冬腊月的夜里
待到寒冬腊月尽,又是一年好春时目
寒冬腊月的阳光
寒冬腊月,4道暖身“硬菜”,家人爱吃,温暖过冬
【新提醒】温暖棉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