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犹记当年“高考”时:全班62名同学,仅考上5人

文:十年一觉徐州梦

图:来自网络

我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两次参加高考,一转眼,二十多年了,每当看到关于“高考”的各种信息和留言,总感觉那段时光就在眼前,很多细节在今天回忆起来,真的是感慨万千。

当年,高考的“含金量”很高,因此高考的残酷,也显得颇为激烈,相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参加过高考的人,都会深有感触。

那时,高考之前,还要先过“预考”这一关。预考时,会有大半的学生被刷下来。

预考之后,等待分数的那段时间,是最感煎熬的,我内心里闪现过无数次的憧憬,也闪现过无数次的失落。但分数下来的那一刻,所有的幻想中的虚幻,都成为直面的真实。

预考成功,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努力拼搏,为了更进一步跨进大学的门槛,不少学生常常挑灯夜战,有时一天睡觉仅仅四五个小时,那种紧张感让人显得极为焦虑。

高考,与其说是考我们,还不如说是考我的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由于我和妹妹都读了高中,因此,每逢参加高考的日子,家人的焦灼也是可想而知的。

至于高考志愿,现在想想,我们那时做选择都是很盲目的,自己什么都不懂,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也一无所知,只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凭着自己懵懂的感觉,查一些资料凭感觉填。

考试前的那个晚上,很多人都紧张得睡不着觉,但是却没有人相互聊天,因为担心会影响到别人的休息,于是,睡不着的同学,就默默躺在那里“数羊”,希望能够早点安睡,要不然第二天考试会没精神。

高考的三天,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人称“七月流火”。不过,每个考生心中燃烧的激情,或许比天更热,十年寒窗苦读,大家都期待着自己能够金榜题名!

1993年的7月9日,三天的考试结束了,我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心理只有一种如释重负后的忐忑与空虚,回到学校后,我只是漠然的回到宿舍开始收拾东西,晚上我们班参加高考的部分同学,大家兑钱,出去在镇上的小饭馆一起吃了个饭。

至今我都记忆犹新,我们没太多谈论这次考试,更多是喝酒,聊一些高三以来的经历,彼此同窗数载,还是有感情的,只是平时大家都埋头学习交流不多,可能意识到马上就要各奔东西,大家也开始放飞自我。

那一晚我们喝了很多,也聊了很多,晚上十二点多回学校的时候,发现我们班主任守在学校门口等着我们,他没有责怪我们,只是担心我们的安全,把我们一个个都送回宿舍后才回家。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感激班主任老师,我们那一届是却整体没考好,很惭愧。

很多人,高考填完志愿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同窗情谊,也只能在毕业照中回味去回味了。

对农村学子而言,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那些年,每天早起晚睡,只为赚更多的钱,以便支付我们的开支。好在,我们最后拿到改变命运的“入场券”,家人们经历过的大悲和大喜,终于“雨过天晴”。

1993年的那次高考,全班62人(加上补习的同学),预选上22人,高考中榜的,仅仅只有5人。而我是其中的一名幸运者,虽然才勉强考上了一个师范院校,但好歹总是改变了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现在高考实行扩招政策之后,早已不再是过去那样,千人万马挤“独木桥”,即便考很低的分数,一样可以上大学,大学生的含金量急剧下降,所以社会只认985、211和一流学科高校。

如今,当年的学校还在,经常乘凉的那些大树还在,泥泞的小路已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泥,当年的瓦房,早已变成了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望着一群群匆忙而过的学子们,脑海里闪现的曾经熟悉的人早已各奔东西,不禁有些感叹,时光如梭!

记忆是个神奇的东西,有些事情越不回忆越容易忘记,有些东西越想忘记越容易忆起,而当年参加高考的那一幕幕,在我的心里,依然鲜活如昨。

又是一年高考时,此刻,再回忆起当年高考的点点滴滴,真的是百感交集,你还记得自己当年的高考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年,高考前的“预考”超难忘,54个人的班级,只剩下8人!
我的三次高考
致我们逝去的高考——七零后的你,还记得你当年高考的情景吗?
被“放弃”高考后
这个班最后一名也上北大,最高708分
希望这样当老师,能让我看到中国教育解决的希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