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丰县乡下的姑姑

文:蒋雪花

图:红艳

我的姑姑,她是我爸姊妹三人当中的老三,也是老小,我爸是老大,中间的是我叔。现如今,都是年逾花甲之人,姑姑她出生在1956年的一个春天。

在她出生的时候,天空正下着毛毛细雨,地里的庄稼在贪婪的吮吸着春雨的甘甜,小草儿们也不甘示弱似的张开自己的大嘴巴,尽情地享受着春雨和春风的滋养,南来的燕子仿佛听到了新生儿的啼哭声,开心地顾不得屋檐雨水的滴答,也要展翅在奶奶的茅草屋旁盘旋几圈……仿佛它们都是来庆祝的,来喝彩的,是的,一个新生命的降生,会惊动很多周遭的物件,当然,更会惊动一些人。

这会儿,我的老奶奶三步并作两步的,赶到了奶奶的家门口,性格开朗而又通情达理的她,喜笑的合不拢嘴,一双走路不太稳的小脚,仿佛每走一步都要来一个趔趄。但她顾不得这些,立马想见见自己的大孙女。

一个出生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的女孩,在常人的思想里,将来,绝对会出落的很漂亮。又这么的讨家人的喜欢,一定会是在家人的爱护下慢慢地长大。

似乎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都没有一路开挂的人生。能吃饱,穿暖,好好的活下来,就算是一种人生的圆满与幸福。

姑姑没有太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过挨饿,过过拮据的生活,抓过工分,放过牛羊,纺过棉,织过布,刨过地,锄过草,浇地,扛庄稼……别人家的女孩能吃得了的苦,受得了的罪,她都行。

姑姑她很爱干净与整洁,性格开朗,脾气好。心地柔和又善良。即使是在缺吃少穿的那个年代,每一天她的头发都梳得顺顺的,几乎没有一根乱发。在出嫁之前,没穿过多少件新衣服,但她却以一个穷人的身份,穿出那些富贵人的姿态。由此可见,姑姑是一位做事很讲究的人。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姑姑七八岁的时候,曾经历过一次生死磨难,垂死边缘的挣扎。之所以大难不死,是有良人的救援,也有她善良的感念。

在一个夏天的风雨交加的午后,天空灰暗,奶奶给生产队干农活还未回来,姑姑她忽然心头一念,去接母亲(我的奶奶)去。于是,她就像一个欢快的小兔子似的,穿梭在树林中。

自小姑姑就喜欢玩水,走到村前的大坑旁,泼水玩了几分钟,忽然间她发现了水面上有一个漂浮着的粉色东西。出于好奇,特感兴趣,也特喜欢。这时洋洋自得,不谙世事的姑姑,刚一踏入水坑的第一步,就扑腾一下子栽倒在了水里面,不会游泳的她,似乎越陷越深,出于人的本能反应,她尖叫了几声。

也就在这时,忽然间一位水性极好的本村大叔,正好经过此地。第一反应是有孩子落水了,他飞奔着跑向大坑边,看着泛起的阵阵水花,极速的脱下鞋子,一跃跳入水中,游向了我的姑姑。

就这样姑姑得救了。善良的姑姑从此多了一个救命恩人。此后的日子里,她带着一颗感激不尽的心,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的想着他,念着他。直至他去世。

自从姑姑溺过水之后,似乎就不怎么长个子。到成年之后也就只有一米五多一点,并且还极其的瘦。亲人们都总说,咱一大家人里面没有矮人,为啥她就长不高。最后大家的总结是,被水淹过的小孩都长不高。这只能说,也许吧。哈哈!

姑姑从小就不寂寞,很多女孩都喜欢找她玩,当然,这得益于她性格的温和,善良的品行,出手时的大方。姑姑她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字认识她,而她不认识字。

但是,在奶奶的言传身教下,她不比那些文人差。通情达理,为人正直,从不做作。且心灵手巧,做起事来,利索又麻利,从不拖泥带水,恒心与毅力并存,决心与斗志共有。

人总归要长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似乎是每一个凡人都逃脱不了的生活模式,姑姑她自然也是概莫能外。姑姑出落的不算漂亮,也不算差,处于中等的那种,个子不娇小玲珑,脸蛋不貌美如花,但她绝对是那种面善而又温柔的那种。一头乌黑繁密的秀发,最是让人喜欢与羡慕。

她是大人眼中的乖乖女,十几岁时就被一些人认可为是将来过日子的一把好手。自然这样的女子会成为很多男孩子的心仪对象。

在姑姑22岁的那一年,奉父母之命,经媒人介绍到了十里多远的一个村庄上。姑父是一位和她年龄一样大的年富力强,忠厚老实的小伙儿。不是非常的帅,但充满了阳刚之气,爷爷和奶奶说:“只要能干庄稼活,饿不着,冻不着,不给闺女气受就行。”

一年多过后(1980年),姑姑和姑父正式结为连理,成为了在一起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两个人。就这样,姑姑和姑父,没有所谓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从此开启了一生的漫漫长路。

结过婚后的姑姑,很是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过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日子,就像她说的,咱也不当官,不买卖。唯就靠着这几亩地的坷垃头子。

婚后的四年间,姑姑生了两个儿子。姑父是一位非常勤劳苦干的人,地里有活的时候忙地里,地里没活的时候,就赶紧跟着村上的建筑队打下工。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放下锄头,摸抓钩,跑完了西地,上南地,忙过了秋种,备春耕。

这样的日子,不会有大的起色,但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寻到了自己的方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认为这就叫做成功。同样,能得到大家的尊敬。而又更何况他待人和善,为人谦和呢?

姑姑和姑父过着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日子过得是有些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开开心心。

两个表弟在姑姑和姑父的培养下,很是懂事,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帮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姑姑和姑父在地里干活,他们竟然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家做饭,洗衣服。每次都压好了一盆水放在井台边的石头上,就连毛巾都搭的好好的,以便父母回来洗手洗脸。姑姑每次回娘家的时候,都要把他的两个听话的儿子喜笑着诉说了一遍又一遍。

姑姑她过着最平凡人的日子,除了要忙活那几亩地之外,家里常年喂着一头猪,养着几只羊,几只老母鸡,姑姑是属于喜欢小动物的人,家里养着狗和猫,还曾经在八十年代末,养过一头小毛驴。

爱喂养小动物的人,可谓是善良的人,是的,她碰到了流浪的猫和狗都要收留下。先喂养一段时间,待到养的差不多的时候,感觉能顺利成活了,她就送给了别人。

家里的老母鸡下了蛋,自己似乎一个都不舍得吃,要么拿到集上换点钱贴补家用,要么就是回娘家时给奶奶带去。

自从我记事时起,奶奶的被子和棉衣都是姑姑帮着拆洗的,其实奶奶的身体一直都很硬朗,但姑姑愣是要把这些揽下。

姑姑一直以来,都是隔上十天半个月去看望一次奶奶,只要超过这个时间段,奶奶总是会扒着大门往门口望,要么再就是拄着拐杖,捣着地,头顶一条白蓝相间的毛巾,垫着一双小脚缓慢地走到路口,看看有没有姑姑的身影,倚靠着那棵满是黢黑老树皮的老槐树,张望着,张望着……盼不到了,望不见了,只好作罢,悻悻然的回家。

如果姑姑再不来的话,奶奶总是念叨着姑姑给我们说:“这憨妮忙啥来,也不想娘了……”就这样,她连晚饭都吃不好,夜里睡不着,一睡着,梦里全部都是姑姑这,姑姑那,第二天,绝对会起个大早,到村西头的大石磨盘上坐着等,那种望眼欲穿,想念女儿的心情唯有她这个当母亲的才能懂。

我的奶奶和爷爷同岁,在爷爷65岁的那一年,因病无效医治而去世。两个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人阴阳两隔。刚开始的那会,奶奶好不习惯。婶子、叔叔和爹娘,他们看到奶奶的难过与痛苦,就开始了让她轮流住的日子。

在那段日子里,她更是天天离不开姑姑,她说:“闺女啊,这,你没有爹了,再没有了我,你还有亲人不,没有个姐姐,妹妹的,你以后也来不多了……”,每当我娘和婶子听到这些时,心里难免会生一阵子气。她们说,咋没有亲人了,这两个哥哥,还有嫂子们不是她的亲人吗?姑姑总是笑着对奶奶说:“娘,你别这样说,哥哥嫂子都那么好,他们永远是我的亲人,无论啥时候,我都得经常回这里来看看……”。

十岁之前的我,经常去姑姑家。有时候是自己骑着自行车去,有时候是姑姑过来接我,有时候是跟着奶奶一起去。那会儿的姑姑,哪怕是手里再缺钱,只要我去了,绝对会紧紧腰包,到集上割上一块猪肉给我吃,要么就是杀上一只正下蛋的老母鸡,有时候赶上有解了猴的季节,姑姑会放在盐罐子里腌上,攒起来,等我去了好一锅煎了,让我吃个够。

所以,后来的我,每当一到了有解了猴的季节里,这样的温馨情景总会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在锅前帮忙烧锅,棒子秸秆,豆秸秆,一点一点的往锅灶里放,姑姑总在锅上喊,火要烧匀溜点儿,但我总还是拿捏不到度。一会儿烈火焰焰,一会儿星星点点,一会儿烟气满屋。把姑姑呛得直咳嗽,眼泪直流。

但姑姑还是不顾一切的把锅里的解了猴用心煎好。煎好之后,她就坐在案板旁看着我们吃。

人生只有一次,我只有一个童年,姑姑也只年轻那么一次,一些往事也只能在人生前往的路上,小心翼翼地从记忆里翻出,慢慢地回味。

婚后十几年,由于姑姑和姑父的齐心努力,一个家过得还算不错。农用手扶,三轮车,样样齐全。房子也是旧房换新房。我的两个表弟都如雨后的笋,仿佛一夜之间都长成了大小伙子。充满了无限的青春活力,又极其地懂礼貌,所以说人见人夸,谁见谁喜欢。不难想到,后来的表弟在人生的道路上会走的很好,生意自然做得也是风生水起。

奶奶去世时已是95岁的高龄,姑姑那一年59岁。奶奶离世时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自从奶奶离世到下葬的那七天里,姑姑都是天天守在奶奶的棺材旁,似乎寸步不离,悲痛万分,以泪洗面。

料理好奶奶的后事之后,看着她难过不已的样子,当时的我们,说啥也得再留下她住几天。都说哪怕自己的年龄再大都要娘,是的啊,只要有娘在的一天,自己永远都是个孩子,没有了娘的那一天,自己就是那个无依无靠的孤苦孩子。

第三天的下午,太阳映红了西天边,我家大门口的杨树枝儿,在寒风中你敲打着我,我敲打着你,任凭着寒风的捉弄与蹂躏,是那么的不知所措,是那么的无奈。

姑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要回家,我们全家人都在恋恋不舍的跟在她的身后,送她,她们把她送到了大门口。就算告别。而我不,我要多送几步姑姑。姑姑她那天是骑的电动旧三轮,刚一开始是我给她牵着走的,离我家远点时,姑姑接了过去。她慢声细语,而亲切地看着我的眼睛说:“孩子,别送了,回吧,外面的天冷……”

这时的我,只是微微地摇了摇头,很多的话就在嘴边,我却说不出一句。两行滚烫的热泪霎时间又润湿了我的脸颊。为了让姑姑走得安心,我赶紧用衣袖拭去了泪水。

于是,我怔怔地呆在原地,看着姑姑往西边的方向走,她骑得很慢,并且还不时的往后回头,我深深地知道姑姑下次再回娘家时,再也看不到生她,养她,念她,想她的老母亲了。可以体会姑姑此时此刻的心情,该有多难过,多悲痛。

就这样,姑姑在缓慢地往前走,不知是什么时候,不知是哪一种力量,让我奋起直追姑姑的车子,顶着风,跑在麦地里中的小路上,不知是什么时候,我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不知是什么时候,我的鼻子陡然一酸。

忽然,我被脚下的一块烂砖头绊倒,这时,一群不知名的小鸟儿从我头顶飞过,我抬头望了望,就在这一分神时,姑姑的身影已消失在落日的余晖里。

闺女是娘家的客,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闺女(我的姑姑)也是侄女的“娘”。您永远都是我们的亲人!这里是您的家,您一定要时常来,这里的人永远以最真的心时刻欢迎着您。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时,身在外地的我,特别在这几天里,总是很想念我的姑姑您!您还好吗?我的姑姑?相隔千里,侄女能为您做些什么?请原谅我,用一篇这样最简单的小文,来寄托我对您深深的思念,现在,夜已深了,也宁静了,姑姑您应该睡了吧?如果咱娘俩有心灵感应的话,我想此刻您已把我装进了您的梦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稿选粹】许清清|二爷爷和她的三个妻子
【洪哥雷语】怀念父亲母亲(多篇)
【望安山文学】慕宗彦||妻侄女(散文)
【“人间有爱”主题征文】180.王耀武||那担飘香的年货
情感 丨 与戏结缘
百岁老人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