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读《红色家书》 汲取人生力量 | 赵廷河


最近,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本什么样的书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呢?革命英雄志,家书抵万金。2023年春节放假期间,我借到一本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家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细细品读,从这本《红色家书》中,让我找到了关于人生力量问题的确切答案,如释重负。





《红色家书》,给了我信仰的力量。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可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呢?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这是革命烈士夏明翰于1928年3月在狱中写给母亲陈云凤的信中的一段话,字字句句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拳拳深情,体现了他为了真理、实践真理甘愿牺牲的崇高精神。信仰不移,旗帜不倒,精神永存。在那血雨腥风的岁月,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探求真理,为了拯救水火中的民众和危难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抛弃生命和热血,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创立了新中国。捧读《红色家书》,让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

《红色家书》,给了我向上的力量。面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党的高级干部沦为人民的罪人,他们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我想,他们的心中肯定丧失掉了崇高的主义和信仰。他们的理想滑坡、道德滑坡、信念滑坡,最终让自己身陷囹圄,可悲可叹!1920年8月,向警予在法国写给父亲向瑞龄的信中写道:“我的爹爹呀,不要愁,你的九儿在这里,努力做人,努力向上。总要不辱你老这块肉与这滴血,而且这块肉这滴血还要在世界上放一个特别光明。”她在信中表达了思念亲人的心情,抒发了献身革命的豪情壮志。1928年,向警予英勇就义前,留下了这样的遗言:“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的牺牲自己。人总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慷慷慨慨。”捧读《红色家书》,每每看到这些触动心灵的对话和情感故事,我就会怦然心动。这是一种久违的催人向上的力量,一种难忘的心灵体验。心想,假如那些成为人民罪人的人,读了《红色家书》中革命烈士这样的心灵对话后,能否会成为拯救他们灵魂的一剂良药呢? 

《红色家书》,给了我前行的力量。我捧读《红色家书》,感受到有一股无比巨大的力量,在激励着我们前行。1921年1月,张太雷在致妻子陆静华的信中这样写道:“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这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这是张太雷表达与妻子陆静华一起对将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1946年1月21日,邓发致堂弟邓碧群的信中写道:“国家未来的伟大前途都寄托在你们青年一辈的身上。”这表明邓发不仅是对堂弟邓碧群所寄予的希望,更是对我们一辈辈青年人的厚望。1949年12月7日,罗荣桓在致女儿罗玉英的信中写道:“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这不仅表明罗荣桓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更是对女儿努力践行这一人生目标的期望和要求。1946年6月11日,周恩来在致堂兄周恩夔的信中写道:“人生赖奋斗而存。”这表明不仅是周恩来对堂兄周恩夔所寄予的愿望,更是对我们青年一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勉励。无数革命先辈用毕生追求乃至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他们的初心使命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心。读完这本《红色家书》,书中典型人物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以及波澜壮阔的流金岁月,在我心中汇集成了一股催人奋进、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

《红色家书》,给了我精神的力量。王文栓在他著的《中国精神》一书中讲:“一个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民族,不仅需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的强大物质基础与力量,更需要有思想独立、精神养育、文化陶冶等方面所形成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陈毅元帅于1951年4月16日在致父亲陈家余的信中所言:“一切均从人民出发,儿窃愿勿愧于此。”1936年冬,陈毅在油山、梅山一带领导开展游击战争期间,遭到敌人重兵围攻,被围困伤病缠身20多天,写下了著名的七言绝句诗《梅岭三章》,其中一首诗曰:“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是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的“正气歌”,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在生死关头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一百多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不为金钱,不为做官,只为初心和使命,他们的生命中饱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跟党走。“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这是刘伯坚于1935年3月16日致妻嫂凤笙等的信中所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体现了他对革命宁死不屈的钢铁意志。“我的人生观,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这是何叔衡于1929年2月3日写给义子何新九的信中所言,阐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给义子何新九指明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同时,也为升官就想发财者敲响了警钟。

岁月沧桑,大浪淘沙。那些跳动着思想火花的文字,穿越时空,照亮心灵,读来语重心长,思潮起伏,成为我们守初心、担使命、增力量的心灵甘露,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品味、去沉思。

作者简介

赵廷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作品见《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各类报刊及新媒体。入选《山东散文选》《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等书籍。《天寒又见梅花开》《黎明静心听鸟语》等散文被选为中学语文考题或高考语文限时集训专题。散文集《梅岭翠竹》于2020年12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2021年1月,个人词条被列入中国作家库。2021年9月,获高密市第二届“红高粱文学之星”荣誉。 




来【深圳文学】分享故事、吐槽人生、展示诗文、抒发情怀;记录精彩,不负华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红色家书,感悟初心使命”系列评论|“无字家书”诠释信仰的力量-—读陈毅安写给妻子的信
革命烈士陈毅安的54封与妻书
张丁:家书中的理想信念
品读红色家书
红色基因排比句40例,标题清晰有亮点!
【上海诗刊】No.90727期B版|| 初心·信仰 文/李国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