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中医才知道的神秘物件:虎撑,你见过吗?

虎撑,提起来很多人都没听过,这是个老物件。据说,唐代名医孙思邈发明的,相传药王上山采药的时候,碰到老虎求医,一根大骨头卡在老虎的喉咙里,求药王医治。

药王又担心老虎嘴合上,把自己咬到,遂把扁担上的一个铜环取下撑在虎嘴里,将骨头从老虎的嘴里取出,老虎被医治好之后,点头似是在感谢药王。

后来郎中上山采药、行医都会带上改造过的铜铃,标志自己是药王的弟子、也是行医的标志,希望自己也有孙思邈一样的艺术,这种改造过的铜环,后来就取名虎撑子、药铃,是行医的标志。

虎撑又叫虎衔,俗称药铃或串铃。它是形状酷似一个面包圈的空心物件,向外的一面中间开一狭长的缝隙,内置弹丸,摇晃起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清代张培仁著的《妙香室丛话》卷十四记载:平湖有一个小孩子,脸庞又黄又瘦,饮食减少,多年来求医治疗总不见效。一天,忽然遇到一位摇虎撑串乡行医的大夫,他手里拿着的虎撑是一个铁器,形状像梭子,举过头顶,摇起来琅琅作响。

大家都说这是个高明的大夫,这个小孩子的病就求这位大夫治疗。只见,大夫拿出一个钓线,把药饵粘子啊钓钩上,让小孩张口吞下。大夫慢慢地往外拽线,好像在钓鱼。

不一会儿钓钩拽了出来,还真钓出来个东西,是一只活着的小红蟹。这大夫说:病已除去了。小孩家里人很高兴,重谢了大夫。这小孩子从此以后饮食增加,越来越壮实。

老北京,旧时走街串巷的游医手里常会举着这种工具,边走边摇,以招揽生意。虎撑,又名“虎衔”、“报君知”,老北京人也称之为“虎撑子”或“镯子”。

金庸《飞狐外传》。当时,在福大帅组织的“天下掌门大会”上,药王门的余孽、使毒的大高手、外号“毒手神枭”的石万嗔带着两个徒儿忽然闯进会场,意图分一杯羹。书中交代,石万嗔的扮相是这样的:

“只见此人极瘦极高,左手拿着只虎撑,肩头斜挂药囊,一件青布长袍洗得褪尽了颜色,拖着双破烂泥泞的布鞋,装束打扮,便是乡镇间常见的走方郎中,只是目光炯炯,顾盼似电。”

石万嗔手中,赫然拿着一只“虎撑”。这是全书这个东西的第一次出现。书中说,石万嗔手中的虎撑,其实是件兵器:

“只听得呛啷啷、呛啷啷一阵急响,那人提起手中虎撑,当头往胡斐头顶砸下。胡斐一瞥之下,已看清那人面目,正是自称“毒手药王”的石万嗔。……胡斐当下向左滑开三步,避开了石万嗔的虎撑,刷的一声,单刀出手,一招“谏果回甘”,回头反击。

这一招回刀砍得快极,石万嗔不及躲闪,危急中虎撑一举,硬架了这一刀,当的一声大响,两人各自向后跃开,石万嗔虎撑中的铁珠只震得呛啷啷、呛啷啷的乱响。”

走方医,也叫铃医,也就是走方郎中、走方医、草泽医、串铃医。古时候,行医之时,郎中身负药箱、手摇串铃,成年累月的于村市街巷往来奔走,为百姓治病。游医们摇动虎撑时有一定的规矩:

如果放在胸前摇动,表示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摇动,表示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象征医术非常高明。但不管在什么位置,在经过药店门口时都不能摇动虎撑,因为药店里都供有孙思邈的牌位,倘若摇动,便有欺师藐祖之嫌,药店的人可以上前没收游医的虎撑和药篮,同时还必须向孙思邈的牌位进香赔礼。

虎撑子,模样就像手镯子,内含着一段神乎其神的故事。也不知是不是孙思邈真曾给老虎治过病,还是江湖上的动人的传说。反正就有了“虎守杏门”的典故。知恩图报、为医护道,成就了老虎通人性、懂事理的演绎噱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中医分为两类,有什么差别,你知道吗?
《老中医》里的铃医
[图文]虎守杏林与神虎镇宅
老北京的行当(52)
[转载]走方医(江湖郎中)秘笈手抄本最近在山东淄博淄川发现
齐鲁文化—老残游记中的山东民间医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