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人声到恶魔(五):三杰终聚首

西方音乐史是否就是教科书讲的模样?

西方音乐史是否只有一个版本?

让我们给你不一样的内容,

古典音乐意外史!!!


手法大胆的C小调K491

这一季莫扎特创作的三首钢琴协奏曲最后一首是《C小调》(K491),完成于1786年3月24日,这组所谓的“三部曲”创作是从头年十二月到此时近四个月内完成的。这段时间莫扎特还同步完成了自己的歌剧名作《费加罗婚礼》。也就是说:如同“三姐妹”的三部钢琴协奏曲跟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有着脱胎于同一个“创作母体”的天然相关性。所以这三部钢琴协奏曲具有极强的歌剧性也不足为奇了。

作为“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首《C小调》(K491),是前两部作品尝试突破的延续,同时加入了全新、意想不到的大胆创作手法:首先,从管弦乐团编制上,这次是最大的;其次,只保留一只双簧管。之前两首协奏曲中突出竖笛的重要性获得了巨大成功,让莫扎特没有理由放弃施塔德勒,但他需要找到一只双簧管与施塔德勒并驾齐驱。“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位出色的双簧管演奏家也来自维也纳,并且就寄居在自己家中,他就是约瑟夫·费亚拉。

费亚拉出生在波西米亚,比莫扎特年长八岁。1777年,莫扎特在跟萨尔斯堡大主教搞掰之后,辞职寻找新的演出场所,在慕尼黑宫廷邂逅了担任宫廷乐队指挥的费亚拉。如今我们都以为费亚拉留下的《双簧管四重奏》是莫扎特的创作,其实不然——莫扎特给父亲的信中这样说:“……一听就知道这群乐手是由费亚拉训练的。他们也演奏费亚拉的作品,这些乐曲非常可爱,不得不承认他的音乐立意非常精彩……”能得到莫扎特的赞许,可见费亚拉功力不简单,也从那个时候起二人就建立了深厚友谊。

之后不久,慕尼黑的领主马奇西米利安三世去世,经过一系列的王位继承斗争,曼海姆的卡尔·特奥德尔王侯继位。1778年,新国王带着著名的曼海姆乐团来到慕尼黑,原先的宫廷乐团团员很多都被解职,费亚拉也在其中。

费亚拉辗转来到萨尔斯堡就职,此时莫扎特远在巴黎。终有一日,萨尔斯堡大主教问费亚拉,“在曼海姆大家都听什么音乐?”费亚拉这样回答,“在那里,最好的音乐自然是莫扎特:宫廷每周一都会举行音乐会。音乐会上,除了卡纳比希的交响曲之外,全部都是莫扎特的创作。交响曲之后是韦伯小姐演唱莫扎特的咏叹调,那美好是一种从没有过的音乐享受……”费亚拉自然知道大主教眼中莫扎特是个多么如芒在背的角色,但他依旧当面盛赞后者的音乐才华,足见费亚拉的正直不阿。

莫扎特的巴黎之行并不快乐,母亲客死途中,自己遭恋人背叛……在父亲一再严厉催促下他回到萨尔斯堡,再次臣服于大主教淫威之下。不过也并不全是坏事,这使得他能与费亚拉共事两年,从而成为真正相互倾心的朋友。

1781年,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愤然辞职,定居维也纳。四年之后,费亚拉也辞职,前往维也纳投奔莫扎特。莫扎特在维也纳虽然没有固定职业,但作为受欢迎的钢琴家,挣钱足够多,足以资助这位密友。

所以到了1786年春,在创作“三部曲”中最后一部钢琴协奏曲《C小调》(K491)时,在已经帮施塔德勒的竖笛取得如此成功之后,是时候考虑费亚拉的双簧管了。

竖笛、长笛和法国号的组合,带来的音色是,”比春色更迷人的是秋景,比正午更绚烂的是余晖”;那么再加上双簧管和小号,管弦乐团就更加有光彩和轮廓感;如果再有巴松管做低音支撑,莫扎特的音乐调色板可谓“全员到齐”。他将用这样一个“音乐调色板”来创作《C小调》(K491)的:费亚拉的双簧管、施塔德勒的竖笛……金色对应银白、轮廓勾勒光阴,各种乐器组合中呈现着歌剧般“如人声般美丽”的要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扎特:长笛协奏曲K. 313、双簧管协奏曲K. 314
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314
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V.314
【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314
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V31414741
莫扎特双簧管协奏曲K.3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