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遭遇:
曾和你把酒言欢、口口声声说“兄弟”的人,一旦有机会升职,就踩着你往上爬;
曾经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人,一旦你遇到麻烦,他比谁跑得都快;
甚至你为他两肋插刀,他却在背后插你一刀。
你很难想通:感情不是挺好吗?你们不是并肩战斗过吗?可最后,换来的却是他一句“我也没办法”。
这时候你才明白,人性的最底色,不是善良,是趋利避害;感情不是不值钱,是得看对谁讲。
正如卡耐基说:“在利益面前,人与人的距离会迅速拉开。”
你必须承认,有些人和你做朋友,不是因为欣赏你,而是你“刚好能用”;他靠近你,不是因为喜欢你,而是你“暂时有价值”。
真正的“翻脸”,从不是偶然,而是他从未把你放心上。
接下来这三点,是你必须看懂的残酷人性。
你可能遇到过这种人:平时热情得不得了,嘴上喊你兄弟、闺蜜,遇事却处处算计,从不给你留后路。
你为他牺牲过、帮过、照顾过,但只要他觉得你“没用了”,他就会瞬间抽身、全身而退。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工具性关系”,意思是:当一个人把你视作达成目标的手段时,关系就失去了情感基础,只剩下功利博弈。
在这类人眼中,一切关系都有“回报率”:
你能给他资源,他就亲近你;
你帮不上忙了,他就自动退出;
甚至你碍事了,他会毫不犹豫地“切割”你,甚至主动“换队”。
你一开始以为他是朋友,直到某一天,你成了“绊脚石”,才终于看清:感情只是幌子,利益才是底牌。
你以为的“交情”,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段“合作期”。
一旦利益对立、局势变化,他们就能立刻换一副嘴脸,甚至提前准备好“背叛的通道”。
这类人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情感忠诚度。他们的原则是:“今天你能让我得利,我就叫你哥;明天你阻碍我赚钱,我就让你出局。”
心理学上的“低情感投入型人格”常表现为:
回避深层连接;
情绪疏离,对他人的付出没有内在回应;
在利益冲突时,更容易采取利己行为而非道义行为。
这就是你会感到“突然被背叛”的原因。
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
你被他一次次敷衍,他却说“我太忙”;
你真心对他,他却总避重就轻、不表态;
你出事了,他第一时间不是关心,而是“问清楚责任归属”。
他从来不怕伤害你,因为从来就没打算保护你。
最讽刺的是,你越讲义气,他越觉得你好欺负;你越顾念感情,他越觉得你没脑子。
人性中的“道德利用效应”在这时显露无遗:当你表现出“重情重义”时,一些人不会感恩,反而会有意无意地压榨、试探你的底线。
你是不是常常这样:
他不方便出面,你替他说话,结果被群嘲;
他出错了,你替他担责,结果成了“替罪羊”;
他需要帮忙时你立马响应,等你有难时他却说“这事我不好插手”。
你一次次委屈自己换来的,是对方得寸进尺,是自己被边缘、被消耗、被抛弃。
你必须学会看清:讲感情不能讲给不讲规矩的人听,守底线不能守给没底线的人看。
亲爱的,成年人的世界,感情和利益确实会交织,但你一定要分得清:
谁是把你当朋友的人,哪怕没有利益也愿意在你身边;
谁是只把你当“工具”的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别再轻易掏心掏肺,别再为不值得的人辩解、牺牲、委屈自己。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利益走,也不会因为失利弃你不顾;
真正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成就之上。
愿你从此擦亮眼睛,识人有术,做人有度,护己有心。
感情这东西,给对了人,是温暖;给错了人,是刀子。
你要做的,是守住善良,但学会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