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塞北专栏 || 《新疆环塔之旅:莎车》——啄木鸟
userphoto

2023.06.28 山东

关注

莎车

塞北专栏


作者名片:啄木鸟,地质工作者,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会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进修班进修。散文,诗歌散见国内报刊杂志,喜欢在西部的大地上行走,用脚步丈量大地的苍茫辽阔,用心智感悟尘世的薄凉清欢;喜欢与温润的和田玉结缘,品玉,藏玉。

——xiyunzhaichuin

新疆环塔之旅——莎车

新疆环塔之旅:莎车

啄木鸟

 

       到了莎车,环塔之行的行程已过半,我们放慢了行色匆匆的脚步。

   莎车,隶属于喀什地区,是新疆人口最多的一个县——有泱泱90万之众。在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到了明代,在察合台汗国的旧地建起了伊斯兰化的叶尔羌汗国,定都莎车。鼎盛时期,疆域东至嘉峪关,南抵西藏,西达费尔干纳谷地,北以天山为界,国祚166年,最终于1680年被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所灭。

 沙车,县城分为老城和新城,在清代称回城和汉城,没有被岁月和风尘彻底湮没的古迹绝大多数都座落在老城。岁月亦云久,古迹埋尘烟,若对远去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不妨可以去老城一游,信马由缰,慢慢地走,慢慢地看。叶尔羌王陵,奴如孜墩遗址,阿孜尼米契提清真寺,喀赞其老街……都值得我们留下一些深深浅浅的履痕。

   去叶尔羌王陵,是我们出发前就筹划好的,也是到莎车首选的游览之地。不是为了追溯叶尔羌国辉煌的历史和纷繁的过往,而是为了凭吊和纪念在西域大地上像流星般划过夜空的一个人,《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女诗人,因难产而英年早逝的一位维吾尔族王妃——爱曼尼莎汗。

   静穆肃然的王陵与阿勒屯清真寺紧紧毗邻,叶尔羌汗国的十一位国王与爱曼尼莎汗及夭折的女儿就长眠在这片高出地面的黄土台地上。王陵里埋葬的都是德高望众的男性王室成员,只有爱曼尼莎汗母女是个例外,由此可见其在叶尔羌汗国的地位之高,深得国民的爱戴与尊崇。

   有四百九十年历史的阿勒屯清真寺,曾是叶尔羌汗国的王宫寺院,至今仍是当地的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一个场所,但没有对游客开放,不像一年四季接待游客的喀什艾提尕清真寺。我们没有亲临阿勒屯清真寺,但据说,其建筑形制与壁画纹饰,依稀可见佛教文化的元素。

       叶尔羌汗国王陵,也称“阿勒屯麻扎”,维语“阿勒屯”是金子的意思,“麻扎”是坟墓。曾经巍峨高大金壁辉煌的叶尔羌汗国王宫,早已在狼烟烽火中灰飞烟灭,无处觅踪,只有王陵和阿勒屯清真寺,历经岁月,历经风雨,历经沧桑,依然安在。

   走进叶尔羌汗国王陵的检票口,右边是1992年建成的爱曼尼莎汗的纪念陵。拾级而上,步入陵内,可以看到墙壁上古老而经典的《十二木卡姆》的曲名。纪念陵的14级台阶,象征着爱曼尼莎汗十四岁时步入了王宫;围栏上的34朵莲花,象征着爱曼尼莎汗在尘世度过了三十四个春秋;四周20根白色的柱子,象征着爱曼尼莎汗用了二十年的时光,剔除了《十二木卡姆》中晦涩难懂的波斯诗句及宗教色彩浓郁的内容,完善规范了《十二木卡姆》的形制,每一个木卡姆套曲由大曲与叙事组曲及歌舞组曲三部分构成。

   陵园里,傍依着爱曼尼沙汗的是与她同葬的女儿的小坟。爱曼尼莎汗的最终归宿之地,紧靠着第二任国王拉失德汗的陵墓。高大的亭子里,安葬的是第一任叶尔羌汗国的国王——拉失德汗的父亲赛义德汗。整个陵圆里只有赛义德汗的陵墓是圆形的,状似茫茫草原上的蒙古包,带着草原游牧民族的浓厚色彩和基质元素。赛义德汗是察合台汗国的后裔,虽然信仰了伊斯兰教,已完全伊斯兰化,但他的脉管里仍然奔涌着游牧民族的血液,镂刻着马背上的民族的烙印——蒙古包,是流淌着祖先基因的蒙古人永远的图腾。

   1526年,爱曼尼莎汗出生在叶尔羌河东岸的一个小村子,她的父亲是一个身份卑微的樵夫。她八岁丧母,与平和敦厚的父亲马合木提相依为命;天资聪颖的她,进过短期的学堂。她不但极富天赋,抚琴写诗,能歌善舞,而且眉若柳叶,眸如皓月,身材窈窕,亭亭玉立, 14岁时便出落的美若天仙,让大她23岁来此狩猎的拉失德汗一见倾心,迎进宮里成了一位王妃。她也从此告别了田野,由一朵浑然天成的山花变成了一朵宫中芬芳的玫瑰,开启了人生高光时刻的序幕……直至34岁难产离世,在撕心裂肺的痛楚中黯然谢幕,陨落,走完了传统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之母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清代新疆和田维吾尔族人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在《乐师史》的绪言中,是这样评论木卡姆的:“从国王到穷人,从圣人到异教徒,所有的人都从这个音乐形式里,得到兴奋和娱乐。”像星辰大海,音乐是不分族群,不分国度,不分贫富贵贱的,是辽远的苍穹下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十二木卡姆》的魅力所在,灵魂所在,隽永的生命力所在。

   《十二木卡姆》传承弘扬了维吾尔族音乐的精髓,影响深远,演出不仅走出了新疆,还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在2005年,就已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向地球播放的《高山流水》等30首曲目中,就有《十二木卡姆》的部分选曲。

   走出叶尔羌汗国王陵,隔着一条马路的莎车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里,正在演出每天两场的最后一场盛大的木卡姆。这千载难逢的音乐盛宴,我们一定是要去观看的。

   坐在露天的长长的条凳上,虽然听不懂演唱的维吾尔语歌词,但自那苍劲深沉的歌声中,我们还是领略到了千里戈壁,万里雄风;虽然没有参与麦西来普,但看到随着演出渐至高潮,众多的演出者走下舞台,在弹奏的乐曲声中,与观众一起互动,翩翩起舞,那热烈欢快的场面,还是让我们血脉喷张,跃跃欲试,想加入到众多舞者的行列……

 2022-10-02


END

 溪  云  斋


首席评论家:北乔

顾问:梁永利  刘晓平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诚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合作媒体:《几江诗刊》《也是文学报》《齐鲁文学·诗星光》、头条《蓝色海洋诗社》《北京三味诗社》

随缘用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在西北之新疆·厚重莎车的辉煌古城
莎车县旅游景点,叶尔羌县好玩的地方,新疆喀什必去景点
好怀念,那年初冬的新疆……
大美新疆,美在南疆(六)
走进历史文化名城------莎车
李蔚:《画稿》(四)(曼殊绘画一0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