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析 || 风剪云 || 山抹微云秦学士



抹山微云秦学士

——漫谈秦学士

作者:风剪云 ◆ 版面:豆丁

动图:栖莲 ◆ 书法:童话

~~~~~~~~~~~

词的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是一种为配乐而歌唱的抒情诗体。其产生可以追溯到隋唐的“新声”或更早的汉魏乐府,到晚唐五代渐渐摆脱按曲拍谱词的约束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

宋词,更是发展到词的顶峰,从娱宾遣兴的文字游戏逐渐成为文情并茂的独立文体,上升到表现时代命运的重要篇章,成为其时的一种大众艺术。仅仅《全宋词》中就收录了1330多名词人的19900余首词作。

宋词的发展,有它本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和社会条件。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经济趋于繁荣。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全国岁出岁入相抵,尚余大半。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首都汴京成为“八方争凑、万国咸通”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大宋王朝削平了许多小国,在俘主掠财的同时,将小国大批技艺高超的乐工歌伎掳入京华,正如《文献通考·乐考》中记载“四方执艺之精者皆籍中”。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提出“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置歌儿舞女以终天年”的倡议,因此出现朝野上下竞相填词、以能词为荣的局面。从而成就了一些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张三影郎中”“贺梅子”等代表,而秦少游秦观也在其时脱颖而出,被称为“山抹微云秦学士”。

谈宋词不谈秦观(1049—1100,字少游),自然就心有不甘。因为苏轼曾经如此说:“山抹微云秦学士,露华倒影柳屯田”。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秦观:“大抵北宋之词,周、秦两家,皆极顿挫沈郁之妙。而少游托兴尤深,美成规模较大,此周、秦之异同也。”说明他们都是久负盛名且有相似之处的。秦观无论是在宋时还是在如今,对其评价都不错,不管是词作还是诗文,都称得上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

秦观的诗文在两宋诗坛自成一家。所作诗文流世430余首,感情深厚,意境悠远,风格独特;散文涵盖政论、哲理、游记、小品多种;策论更是文笔犀利,说理透彻,引古征今,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特别是策论,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是极为高大上的,可谓立论高远、说理透彻、章法严紧、笔锋犀利,具备特有的艺术张力,“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传世的50篇策论文:一是紧扣现实,不尚空谈。文章大都能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较少作书生之空谈。这一方面与当时制科之文的要求有关,一方面也与其业师苏东坡的鼓励与点拨有关。二是引古证今,说理透彻。古代的策论与现今的政论文大致雷同,是为臣者向君王提出的有关国事、朝政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帝王的阅读材料,因此在写作上篇幅要短,立论要明,论据要足,说理要透。既要注意一事一议、深入浅出,更要注意言而有理,言而有据,言而有序。少游所写的策论,与上述要求上基本是无懈可击的。三是结构严密、章法井然。秦少游原先写作策论的目的主要为了应举,因此在策论写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他曾说“作赋何用好文章,只以智巧饤饾为偶俪而已。若论为文,非可同日语也。”因此,秦少游的策论非常注意谋篇布局和结构章法的变化。四是铺陈排比,气足神完。一句话概括就是一气呵成,整篇文章让人读起来感到有一股气势扑面而来,很有震撼力。这与他饱读大量经典散文有关,在青少年时也写过《浮山堰赋》、《黄楼赋》等等,特别是《黄楼赋》很得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这篇赋“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主要还是说说秦少游的词作。其词作在婉约感伤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了独特的审美境界,也称淮海词。首先,在意境创造上,秦观的词作擅长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光,抒发迁客骚人的愤懑和无奈,营造出萧瑟凄厉的“有我之境”。代表性作品是他贬谪郴州期间所写的《踏莎行》,曾经被苏轼书写在扇子上,并题识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其次,在语法结构上,秦观受到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但是他能把令词中含蓄缜密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从而弥补了柳永以赋法填词所造成的发露有余、浅白单调的不足,显得跌宕有致,包蕴深层,代表作如《望海潮》。再次,在字法运用上,秦观词作具有含蓄隐丽的特征,取象设词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描绘自然景物,多为飞燕、寒鸦、垂杨、芳草、斜阳、残月、远村、烟渚等;摹建筑器物,则是驿亭、孤馆、画屏、银烛之类。他以柔婉的笔触,对词中的字句多加推敲和修饰,用精美凝练的辞藻,传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当属赵尊岳《填词丛话》评析秦观词用字之妙最为切合。

最富盛名的是那首人尽皆知的《满庭芳·山抹微云》了: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倖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曲《满庭芳》在当时就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有一则故事可以看出这首词是如何备受推崇的:秦观女婿范温在一次宴会上,因为性格内向,木讷少言,无人理睬。后来有一个歌女问他:“你是谁家儿郎呀?”范温站起来,叉叉手,骄傲地说:“我乃‘山抹微云’女婿也!”大家晕倒,于是跟他拉家常,谈文史,无复寂寞。而大学士苏轼对这首词也印象深刻,他曾戏言:“山抹微云秦学士,露华倒影柳屯田。”其流行可见一斑。

这首《满庭芳》词,记得我在中学时就熟背过,从那时起,我也就记住了秦观秦少游,不记不行啊,何况还是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咱江苏扬州的正宗老乡呢(靖江原属于扬州地区)。后来我入伍读军校对秦少游更为感兴趣,因为秦观在军事上也是比较有名的,有国士之称,“文人论兵,秦观堪与晚唐杜牧相媲美。”,秦少游自幼研读了《孙子》十三篇,对用兵之法深谙在心,早年即写有《郭子仪单骑见虏赋》,赞扬唐代名将郭子仪“匹马雄驱”,兵不血刃解回纥之围之壮举,壮年时期还写了一系列用兵的策论。

我们大都出生在农村,读中学的那个时期农村生活虽然比较艰苦,但却让人很容易早熟的。因此,青春激荡期或多或少都有些懵懂情事,但环境和那时社会道德认知度影响,至多也只是暗恋或者单相思系列,没有几人能放言大谈卿卿我我之事的,自然,我也在此青梅情怀时节之列了。其时初学《满庭芳》,记得年少在校时内心交好的一个女孩,在其时也只是羞涩于内心的天仙,羞涩当道天仙无法从内心走入凡间。多年以后回乡探亲再次邂逅,天仙已是一个肥胖妖冶的女人了,无复当年的清纯妩媚了。瞠目之时只能捂脸默默背着这首词,悼念心中第一尊或许也是最后一尊女神的崩溃。那时候我就想,秦观秦少游一定也曾有过这等经历。沧海桑田,岁月总是更改着旧时的容颜,待到山回路转时早已物是人非,更别说那句在心里念叨了千百遍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名句了。一声叹息!

且看《满庭芳》词解:苍茫群山上飘着悠悠云朵,小草也已经枯萎,微风中轻轻摇曳,一直绵延到天边,已经秋天了呵!我们举起杯,是喝掉那曾有的辛酸与甜蜜。我似乎明白,这也许是今生最后一面,从此天涯漂泊,各有各的泪水,各有各的笑声。然而,我不想明白,我什么都不想明白,即便抬头唯见一片灯火昏黄,我也想说,我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一切。

有不少词调,开头两句八个字,便是一副工致美妙的对联,宋代的名家大抵都是在这个方面见功夫、逞文采。比如“作冷欺花,将烟困柳”,“叠鼓夜寒,垂灯春浅”……例子很多举不胜举。好的开头就像名角出台,一个亮相就罩住了全场,比如上两句的“欺、困”“叠、垂”几字,一下就让人觉得颖秀葩呈而动人心目了。但是这些,我觉得都不如秦少游的手段高,看他笔下的“碧水惊秋,黄云凝沐”,简直神了,而这首《满庭芳》的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更是雅俗共赏,出场便是头彩和掌声,一个“抹”字,让人觉得少游不光是通文也通画理,四字一出宛然铺开一幅“横云断岭”图。而后一句“天连衰草”更是珠联璧合,极目天涯的场景与惜别天涯的写意瞬间跃上读者心头。开篇八字既出,后面可想而知了。可见,“山抹微云秦少游”名不浪得啊。


至于后来相传的关于这首词另一个故事,《花庵词选》记载:秦观由会稽入京师,拜访苏轼,苏轼说:“久别以后,这里都在传唱‘山抹微云’。”秦观正自我陶醉,忽然听到苏轼声色俱厉:“不想你学那柳永,作此等下流酸曲。”秦观梗着脖子争辩道:“我虽然没有见识,但也不至于堕落到那个地步。老师说话过分了吧。”苏轼说:“‘销魂,当此际’,这不是柳永式的句子吗?你还狡辩!”秦观就红了脸无话可说了。其实,这个故事未必真实,吴世昌先生曾专门撰文辨析,但这个故事也许可以理解为编撰者对淮海词的一种看法:淮海词和柳永词存在着一定的师承关系。周济曾评此词云:“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这个方法,柳永在《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撒洒江天》中已经用过了。

前人学者将秦观与柳永关联相谈也不无道理,从经历上讲再也没有比他们更足以同病相怜的了。秦观初字太虚,后来改字少游。他早年就文才华瞻,盛名一时,苏轼称赞他“有屈、宋之才。”王安石也说:“其诗清新妩媚,鲍、谢似之。”奈何偏偏仕途不得意。他29岁、33岁时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36岁时才进士及第。元祐年间旧党得势,苏轼曾向朝廷推荐秦观,谁知秦观得了重病,回到蔡州了。四年后才到京师当了宣教郎、太学博士一类无名小官。好不容易干到秘书省正字,时间不长,因“洛党”诋毁被罢去正字。至哲宗亲政,元祐党人被清洗,此后秦观再也没有平安过。他先被赶出京城,任杭州通判,继而贬监处州酒税,二年后,又被新党罗织罪名,削秩流放郴州(今湖南境内),不久又流放横州(今广西境内),三年后再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好不容易,赵佶当了皇帝,大赦天下,但他还没有挨到京师,就在藤州(今广西境内),游光华亭时病死了。

秦观此中多有描述流放经历的词作。这些词,地理上是由北而南、由繁华而蛮荒,词人的内心,也是由温婉而凄厉、由哀伤而绝望。绍圣元年,秦观坐为元祐党籍,出为杭州通判,遭贬处州,作《望海潮》:“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喈。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这首词,纯以温婉和平之音荡人心魄,撩拨人脆弱的神经末梢,但到后来,不是这样了。

绍圣二年,秦观流放郴州,在郴州旅舍作《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首词上阕末尾两句有多个版本。其一宋张端义:“尝见少游真本乃斜阳树,后避庙讳故改定耳。”其二宋王懋云:“观当时米云章所书此词,乃是杜鹃声里斜阳曙。”再就是上面我引列的版本。这三个版本,我以为还是“斜阳暮”最好。树乃实物,如何能与上句的“寒”字相对?“曙”乃曙光,更不知所云。而“斜阳暮”三字,“斜阳”表形态,指太阳挂在西天;“暮”表时间,说的是残照当楼、霞披群山的景观。李义山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是用一个表时间的“近”字写出了那种无力回天的无可奈何,“暮”字似之。据说,秦观死后,苏轼把这首词题在扉页上,连连哀叹:“少游已矣,虽千万人何赎!”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凉,千载而下,令人腹痛。

记得关于苏轼和秦观还有这么一个故事:苏轼曾将他所作小词给“苏门四学士”的另外两个晁补之、张耒看,问:“与秦观的相比,怎么样呀?”晁张回答:“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令人莞尔。

凡成大器者必经坎坷,历练很重要,有时却也是有才志士的致命伤,或者说是难以逾越的磨难吧,使得许多旷世之才最终无力抗衡那些致命的打击而折羽沉沙,郁郁而终。记得秦观有一首七绝的诗《春日》非常出名,云:“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我想,秦观就是一枝无力的蔷薇,在暴风雨里时起时伏,艰难挣扎,而终于陨灭。

~~~~~~~~~~~

作者简介:

风剪云,本名周卫东,江苏靖江人氏,客居山东青岛。闲暇时喜欢读书写字,无笔尖生花之才,染墨仅以心绪为端,年华如逝水而记忆长存,但求他日,一壶酒一盏茶,捧半寸斜阳品今生所历,足矣!

随缘用稿:

随缘投稿溪云斋,缘份微信号:xue99900fei

请保持原创首发无烦扰品味,与斋结缘篇勿起他意,扰心请自担责。稿费看读者缘意,缘结70%与您。余与低于十元及一周后续缘勿念,留于斋用。缘系请加微信号:lba67u5。

来应是客,去亦是友,得遇便是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少游论_作者:60003738 - 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_Htt...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之《淮海词》略说
【觅词记】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上)
词就是最早的微信---娱乐至上的北宋词人圈
这首词令秦观名满天下,苏轼却毫不留情指出缺陷
杭州名妓琴操妙改秦观词,名噪一时,却被苏轼一语点破而出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