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京都文艺】作者:赵青山《引来源头活水 格律之花盛开——<紫藤山十三行新汉诗自选集>序言》​​​总1422期2023年52期①
 喜欢常来看看!这里有您更精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引来源头活水 格律之花盛开
——《紫藤山十三行新汉诗自选集》序言
作者:赵青山


挚友黄永健教授创立并推广格律诗体 ——  十三行新汉诗已经九余年了,日前他以十三首为限,精选每年创作的优秀诗作编辑成册,作为一位多年关注诗体建设的诗歌爱好者,看到又有一部具有鲜明诗体特征的诗歌专集行将问世 ,感到无比欣慰。



(一)

十三行新汉诗是黄永健教授首创并广泛推广的一种诗体,其缘起是为安慰病痛中的老同 学而创作的 ,诗作如下:

怎么写

愁死鬼

手执圩灯

伊人等谁

终南积雪后

人比清风美

古今聚少离多

长恨望穿秋水

知音一去几渺杳

暗香黄昏浮云堆

不如归

不如归

好梦君来伴蝶飞!

—— 黄永健《不如归》



这种诗体具有鲜明的图像识别性,像是一把“手枪 ”,所以网络上称为“手枪诗 ”;又 像长松披竹,故学名称为“松竹体十三行汉诗 ”。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黄教授 及其诗友将这种诗体结构的格律规则确定为:

A 、采用普通话(国语)新韵 ,协调平仄 ,平(阴平 、 阳平) ,仄(上声 、去声) 平平仄

仄仄平(韵)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

仄平平(可押可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B 、根据基本格式 ,可加以变通 ,具体如:

a 、格式 。统一使用十三行(可双写 ,连写 ,倒写等)。

b 、对仗 。除最后一行单行外 ,其它双出句采取对偶形式 ,可全对仗 ,可部分对仗 ,可 用流水对等。

c 、全篇结构:起承转合

起:1 、2

承:3 、4 ,5 、6 ,7 、8 ,9 、10

转:11 、12

合:13

d 、押平声韵 ,亦可押仄声韵 ,亦可平声仄声韵互押。

e 、换韵 。全诗可随语势语调换韵 ,换韵止于三转。

f 、不韵 。情感直切真挚 ,可不韵 ,但整体情境周全 ,气格完整。

g 、雅不避俗 ,俗而能雅 ,雅俗共赏。

h 、语感当下 ,速传现实 ,美善真祥。


综合来看十三行新汉诗诗体结构的格律规则,和律诗绝句的诗体整齐,宋词的上下阕对 称等诗体特征是截然不同的。它追求诗句与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对仗,追求诗句中词语的平仄 谐调,追求诗体结构的起承转合,语言上集中了中华古典诗歌从三言到七言的所有句式,所 以应该属于一种创新的诗体 。那么 ,我们又该如何从诗体建设的视角来看待这种诗体呢?



(二)

众所周知 ,新诗是“诗体大解放 ”的产物 。在经过百余年“摧枯拉朽 ”式的大破之后, 除分行外,新诗自由诗将传统诗词的所有诗体特征丢失殆尽,却没能为新诗建立起一套符合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形式体系。破而不立,无体无形,也成为当今时代新诗被社会大众所诟  病的主要原因。有感于新诗自由诗的散漫无序 ,自新诗伊始,敏感的新诗人就开始了追求新  诗艺术美的历程,他们为新诗立体“创格 ”(徐志摩语)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尝试与探索 ,已  有不少新诗人已经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就我视力所及,具有明显诗体特征,并且可以定型的  新格律诗体及诗歌专集主要有:

1 、汉俳(三行 575):     晓帆著《晓帆汉俳创作论》 ,新天出版社 ,2007 .12

2、小汉俳(三行 353):黄淮著《望乡——353 小汉俳 900 首》,雅园出版公司,2012 .10 黄淮主编《彩虹鹦 353 小汉俳诗家精品诗选》 ,雅园出版公司 ,2012

3 、六言绝句 、律诗:  晓帆著《六言诗创作论》 ,新天出版社 ,2008 . .03

4 、九言绝句 、律诗:黄淮著《黄淮九言哲理小诗选》 ,雅园出版公司 , 1998 .09 5 、柔巴依(十二言四行):  张静水著《闲月集》 , 自印诗集 ,2021 年

6 、九言十二行:梦桥著《九言诗葩》 ,南海出版公司 , 1990 .06

7 、九言十六行:杨大锐著《太阳王》 ,待版        2023 年 1 月

8 、六言二十四行:蒋言礼著《六六谣》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3 .03

9 、花环体:赵青山主编《十四行花环体诗选》 ,雅园出版公司 ,2016 .12

10 、花环体:赵青山著《向律而歌——八行花环体新诗集》 , 团结出版社 ,2021 .7



这些诗集 ,无论三行 、四行 、八行 、十二行 、十四行 、二十四行,还是花环体,都有一 个共同的特点:每部诗集中所有的诗均采用一种诗体形式 。其中汉俳 、小汉俳 、柔巴依 、花 环体等源自于模仿外国诗体形式,属于外来诗体的改造与创新;六言律绝 、九言律绝 、《九 言诗葩》 、《六六谣》诗集中的诗 ,源自于民族传统诗体形式的传承与改良 。这些诗体,偶 行押韵,不计平仄,诗句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定节定行定言又定韵,属于标准的定型格 律诗,而且是地地道道的现代“格律 ”诗 。我介绍上述格律诗集的目的,是想把这几种诗体 和十三行新汉诗作一 比较,说明十三行新汉诗在新世纪诗体建设中的意义与价值,而这些新 格律诗集的陆续问世和出版 ,更昭示了追求新诗艺术美的方向和希望。

十三行新汉诗在诗体形式方面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整体模仿传统诗体形式(如律诗、 绝句 、排律 、歌行 、宋词) 的固有观念 ,选取中华民族传统诗歌中最具特色的三言 、 四言、 五言、六言、七言这些主流诗句,遵循对称对仗、平仄韵律、起承转合的中华诗歌审美特征, 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诗体。其在语言方面的创新之处在于:既有运用实词(规避虚词)入  诗,谐调平仄(现代汉语平仄标准)的追求;也有运用实词虚词同时入诗,不计平仄的追求。传统的诗句,现代的语言,亦古亦新的定型诗体,正是基于此种特征,黄教授认为,十三行  新汉诗无论诗体 、诗句,还是诗语,均源自于“典型的汉诗形态,汉诗的文化传承通过形式  创新找到了一条可以辨识的轨迹和道路。”(《守本固元,守正创新—— 当代汉诗诗体论析》)

“五四 ”以来的新诗区别于传统诗词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大量的虚词入诗,这一方面 有利于新诗语言的口语化,另一方面却增加了新诗语言节奏规律化的难度,这种现象在新世 纪格律体新诗理论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而上述诗体形式中六言律绝、九言律绝、汉 俳 、小汉俳 、十三行新汉诗等探求现代语汇,实词入诗,规避虚词 ,当然也是诗体建设中一 种有益的尝试。



(三)

现在可以谈谈这部诗集本身了 ,我觉得这部诗集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是:

一 、十三行新汉诗是一种从语言到格律都脱胎于中华传统诗词的格律诗体,首创至今已  经九余年了;作为首创者,诗人黄永健教授终于用一部厚实的诗集展示了这种格律诗的风采;另外,诗集以编年体形式编排,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由于多年打磨一种诗体,其诗艺与诗  律日渐趋于瑧熟 ,这也是格律诗能够成为诗歌艺术成熟标志的主要原因。

二 、新诗该不该追求格律是一个世纪性的话题,而“ 内容决定形式 ”论始终是套在格律  体新诗头上的枷锁,制约着新诗的健康发展。通读这部诗集可以看到,唯一的诗体形式,容  纳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真挚细腻的思想感情 。从悼念仙逝诗友(《纪念许淇》)  ,到谒  拜烈士故居( 《百年依然槊天空一一在海丰彭湃故居》 );从歌咏抗日硝烟( 《首次拜访东  江纵队北撤处》 ) ,到探究强人心缘( 《李嘉诚:我是学佛人》 ) ;从探究哲学原理( 《再  读王阳明 》 ) ,到世界文化交流( 《为中俄文化与艺术研究论坛题》 );从歌唱民族文化  ( 《土楼长城谣》 ) ,  到呼唤民族复兴( 《如高铁 ,如唐朝》 ) 。诗集的出版雄辩地证明  了形式成就艺术的原理。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以各自独立的形式而存在,内容不宜决定形式, 它只能选择形式。选择了哪种形式,就必须遵循哪种形式的艺术规律。格律诗就是要在特定  的格律形式限制下追求内容表达的极致。

三 、诗歌语言的多元化也是这部诗集的重要特色。前文已述,十三行新汉诗在语言方面的创  新之处在于:既有采用实词(规避虚词)入诗,普通话新韵,谐调平仄(现代汉语平仄标准) 的追求 。如“手执圩灯/伊人等谁//终南积雪后/人比清风美/古今离多聚少/长恨望穿秋水/知音一去几渺杳/暗香黄昏浮云堆 ”( 《不如归》 ) 。但同时 ,这种诗体还追求虚词入诗 , 不计平仄 。如“淡淡的蓝天/幽幽的湖水/找到的柳堡村/划船的小英莲”( 《大纵湖》 ) , “你是夤夜的火/你是腾起的焰/一十八省的人民/落根于梦的家园”( 《牡丹花》 ) 。固定 诗体,如果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就会具有不同的艺术风味。前者诗体就会处于一种趋向于 古典格律的诗体状态 ,而后者诗体则趋向成为一种格律体新诗的固定诗体。

四 、守正求变是诗体建设的必备思维 。固定诗体容量有限 ,往往难以表现宏大的题材, 十三行新汉诗格律规则规定可以统一使用十三行双写 、连写 、倒写;另外,规则对押韵、对  仗、平仄的规定还有许多变通之处。这就降低了格律的难度,拓展了诗体容量,增强了诗体  的表现力 ,使得这种诗体在表情达意时更加得心应手。

五、作为一种创新的定型诗体,十三行新汉诗从首创到推广,再到遍及海内外,得益于    博客、微信平台的网络传播,更得益于黄教授在传播手段方面的创新思维和执着追求。他除    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不懈地创作之外,还针对诗体撰写专门的学术论文,针对网络上的    尝试之作进行专门评论,并且申请国家 2019 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汉诗创新诗体研究 ” 立项结项,组织并参加多种专门学术活动与相关学术论坛;同时还将诗书画多种艺术融合贯    通 ,衍生出的文创产品也逐步走向社会 ,得到广大诗爱者的欢迎与喜爱 ,并渐成蔓延之势 。  在当今新诗坛肆意泛滥的自由诗占据诗坛主流的大背景下,这种创新思维对新诗诗体建设的    倡导推广都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

诗体仅仅是诗的衣服 ,而诗意才是诗人才学识力的具体体现 ,是诗歌高下的本来坐标。固定诗体,形式单一,要想打动人心,还真得雕词酌句,提炼诗意,营造意境,拿出古人“语  不惊人死不休 ”的功夫 ,才能写出传世佳作来呢!

愿与黄教授共勉之!

2023 年 2 月 15 日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标准:新诗的形式——兼与陈仲义教授商榷
新诗中国化和汉诗现代化的成功尝试 - 格律体新诗审美研究 - 中国格律体新诗网 - Pow...
《汉语诗歌音律学概论》连载〔一〕绪论
高健 ◎ 现代传播接受视域中的视觉转向与中国新诗形式变革 | 诗观点文库 | 诗生活网
诗歌文体知识大全
汉语新诗格律概论(孙逐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