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近40℃高温,赶紧来番禺这些宝藏凉茶铺、糖水铺炫几碗!

说到消暑解渴

广东人的夏天必喝就是糖水和凉茶

一苦一甜对立又相依

这对“欢喜冤家”

是番禺人舒缓身心的消暑“灵药”

也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心头好”

而在“苦与甜”的一饮一啜之间

让人领悟着苦尽甘来历程中的生活智慧

午饭时分,太阳正当头。

刚吃完火锅的阿蒙

火急火燎地走进临街老楼的一层商铺。

“老板,来碗癍痧。”

老板见是常客,便不多问症状,

利落地拿起炊壶倒了一碗黑黢黢、

弥散着苦味的凉茶递过去。

阿蒙举杯、仰头、一饮而尽,动作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然后面露满足地放下杯子,好似终于完成一桩心事。




癍痧,在广式凉茶界首屈一指,由淡竹叶、岗梅、大头陈、金盏银盆、金钱草、救必应、五指金等中草药熬制而成,对于预防热症、湿热肚痛、感冒头疼尤其有效,这种“万能茶”除了苦,实在找不到什么缺点。每个番禺人的童年,都逃不过被妈妈连哄带骗喝下的第一碗癍痧,在还没吐出来之前又被塞进一块冰糖。




阿蒙说,“癍痧是真的很苦,但苦得让我非常有安全感,从小喝到大,有什么不适,一碗下去全都好了。”




淮南王刘安谏汉武帝远征岭南时用“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蝮蛇蠹生,疾病多作”,来形容自古湿热的岭南大地。宋代陈昭遇在《太平圣惠方》中指出:'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毒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于伤人。'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和独特气候,诞生了一个“宇宙难题”——热气。它症状不一,程度不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脸上长痘痘等都可以划归此类,因此,当地人发明了一道独特的饮品——凉茶




曾经的市桥老街区

“凉茶铺多过米铺”

足见凉茶对番禺人来说

是多么的重要。

如今,

纵使网红奶茶店铺满小街小巷,

凉茶依然在番禺人的生活中

占据一席之地。

其实“能医百病”的凉茶,不凉,也非茶。它不仅是番禺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更多的是一种独特的情怀,特别像现在这种三伏天,凉茶简直成为了番禺人的“元气水”。在番禺喝凉茶,首推“明星选手”——癍痧、甘和茶、廿四味,单单只看名字,就感觉“苦味”在嘴巴中蔓延开来。

但也不是每一碗凉茶

都苦到令人发指

良药甜口也不乏少数,

例如罗汉果五花茶、

菊花雪梨茶、茅根甘蔗水等。




位于桥南街桥南路上的立顺凉茶就很适合怕苦但又想喝凉茶的街坊。附近的老街坊都知道,立顺的凉茶相比其他凉茶铺没有让人“苦到发抖”,虽然五花茶、酸梅汤等口味甘甜的凉茶也摆在摊上和其他凉茶一较高下,但店老板说夏季卖得最好的还是那些能解决身体不适的苦味凉茶,“苦,才是广式凉茶的灵魂所在。”







在番禺要说传统怀旧,就绕不开王锐凉茶这个名字,近百年,它坚持用传统的手艺,烧煤煎煲凉茶,滋润了无数番禺街坊。王锐凉茶铺始于1927年,是四代人的苦心经营的家族凉茶铺。




相比起大型连锁的凉茶店,王锐凉茶铺在配方上会更加机动灵活,老板说:“因为我们一年四季使用的中药材都会不一样,以达到凉茶的最佳效果,但为了保证邻居们喝凉茶的'安全感’,这些凉茶再苦,主体的用药配方也没有改变过。”

店里的凉茶品种有很多,例如比较家常的罗汉果茶和五花茶,较为专业的清热解毒茶、解酒消滞茶、祛湿茶和感冒茶,店里的招牌凉茶王是所有凉茶里功效最全面销量最好的,夏天上火来上一碗凉茶王,顿感身心舒畅。

在番禺,

遍布大街小巷的凉茶铺

像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在番禺人的日常生活中,

生病、上火时逃得过这家的苦,

逃不过那家的苦!

番禺人用凉茶制服了

这片湿热难耐的土地,

便又开始为了嘴上的欢乐

奔波新的征程。

如果说凉茶是番禺人

童年噩梦与习惯使然的“结合体”,

那么糖水一定是

对自己辛劳一天的最佳馈赠。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饮食习惯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




广式糖水,不是糖加水,而是和凉茶一样,秉承了“医食同源”的生活态度。夏季湿热的气候,容易引发脾胃湿热、湿温、暑湿等症候,而广式糖水的食材,非常讲究清热散湿。所以,番禺人爱吃糖水,并不只是为了贪图那一口的“甜”,看似吃的是甜品,其实吃的是一口养生。




最开始的广式糖水,

不外乎是“二沙三糊”

何谓“二沙三糊”?

“二沙”即绿豆沙、红豆沙,

“三糊”即芝麻糊、核桃糊、杏仁糊。


藏于市桥旧骑楼之中的陈茶馆

是一家糖水铺

“二沙三糊”的精髓

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陈茶馆的绿豆沙备受街坊们的追捧。炎炎夏日,绿豆沙绝对是番禺人清心解暑的首选,一勺入口,瞬间就能驱逐高温湿热带来的烦闷。和别家不同的是,陈茶馆的绿豆沙加了臭草,是老广的正宗制作方法,让绿豆沙在平凡中突然点亮了乐趣,仿佛有生命一般,每一口吃在嘴里,都会有明显的味觉差异。

石磨芝麻糊是陈茶馆的招牌手工石磨研磨的芝麻糊,相比起现代化加工的做法,更好地保留了芝麻的醇厚香气。一碗乌黑浓厚的芝麻糊端上来,芝麻的香气扑鼻而来。桌上摆着现炒的花生碎,将其撒在芝麻糊上,花生与芝麻的香味在口中相融,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非要说一样甜品

一代又一代番禺人的集体回忆

非“杨枝甘露”莫属。

据说杨枝甘露最早出现在香港,当时主厨用芒果、西柚、西米、椰汁、鲜奶油等制作而成,一经面市,就成为香港夏季最受欢迎的消暑单品。桥南街赵记传承的杨枝甘露堪称一绝,满满的小料铺在浓郁的糖水中,舀一勺放入嘴里,饱满多汁的果肉顷刻化开,酸甜味在舌尖跳跃,柔滑细腻的口感抚平了夏季燥热的情绪。这一口,滋味丰富。

番禺不属于牧区,

却有一道奶制品

深受街坊们的喜爱——双皮奶




双皮奶最早出自顺德,由水牛奶、蛋清、白糖等混合炖制而成,因其表面有一层两次凝结而形成的奶皮,故名为“双皮奶”。沙湾奶牛皇后的双皮奶是用自家牛场的新鲜水牛奶制成,奶皮会比一般的双皮奶厚4倍,上层奶皮浓稠,下层奶酪顺滑,口感异常丰富,甜味也恰到好处,第一口下去,那种浓浓的幸福感便冲击着味蕾,冻、热都好味。




还有很多好吃的甜水铺

深藏在番禺的街头巷尾,

石楼老字号、健民牛奶甜品店、

聚兴隆、沁芳园等。

悠长夏日里,

坐在有些年月的铺子里,

来上一碗姜撞奶、豆腐花、番薯糖水……

哪怕劳累奔波了一天,

只要有碗糖水,一切都能被抚平。

苦与甜,

两种差距甚远的滋味,

共同构成了番禺饮食的一体两面,

看似简单,实则讲究。

它们还藏着浓烈的家常气息

靓妈的一句

“我煲左凉茶俾你饮”

“囡囡啊,番薯糖水煲好啦”,

不亚于“我爱你”

关于凉茶与糖水的记忆,

估计每个番禺人都可以

集结成“编年史”。

煲凉茶和糖水是妈妈们的基本技能。犹记儿时,只要一到夏天,家家户户的炉子每天都很忙,妈妈们今天煲祛湿气凉茶、明天煮陈皮红豆沙、后天做香芒椰汁西米露……红糖、黄糖、冰糖家里也是缺不得,因为只要搭配有差池,凉茶和糖水怎么吃都不对味。等妈妈把兄弟姐妹招齐后,“有甜同享,有苦同担”的时刻就到来了,大家排排坐在一起食糖水、饮凉茶,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满满的幸福感。

在番禺,饮凉茶、食糖水果然是从小“培养”的事儿,年龄三十出头的征哥说自己从小就被自家靓妈投喂,早已练成百毒不侵之体,现在每个月不喝几杯凉茶就会觉得缺点什么。在外地读大学的阿圆,放假回到番禺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上一碗妈妈亲手煲制的糖水,阿园说:“只要喝上一碗,儿时熟悉的味道会温柔地提醒我'嗯,到家了!’”

一碗苦涩难耐的凉茶

就是炎炎夏季里最期盼的神清气爽

一碗甘甜美味的糖水

就是漫漫人生中最质朴的甜蜜日常

不管是苦到“怀疑人生”的凉茶

还是甜到“心坎上”的糖水

它们把苦与甜交融在一起

是番禺靓妈们表达爱的专属方式

也是番禺人夏季心心念念的灵魂港湾



来源:番禺融媒 代红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糖水做法大全
7 款经典的广式甜品(附制法)
广东糖水甜品的超详细做法
湛江经典糖水做法,每碗糖水都饱含妈妈浓浓的爱和关怀
来广东5天了,光是糖水就吃不过来
这7家巷子里的糖水店,夏天能救命!快备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