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洈水记忆19】 清清洈河水,悠悠故乡情|覃寒邹

 清清洈河水,悠悠故乡情

文 覃寒邹

“蓝蓝的洈水水波荡漾,轻轻的河水绿野飘香……”,无数个日夜,耳边总是不时响起这一首儿时的歌谣。许是一种真情流露吧,记不清是谁人所教,查不出是谁人所作,它却总是时时萦绕在我的心田之上。

故乡洈水于我而言,有着许多难以言说的情愫。

生于洈水,长于洈水。儿时的我在这方天赐的灵秀之地,无忧无虑,率性洒脱地成长,度过了一段人生中最幸福的童年时光。尽管如此,却依旧渴望长大,渴望走出这九曲十八弯的山村,渴望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那时的我,全然不知,有一日,最想走出的这方天地终有一日竟然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似乎忙着玩乐,忙着长大,以至于对故乡的山水之物,历史文化,有些熟视无睹,直至成年,外出求学,外出工作,那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竟然愈演愈烈。也许吵闹的城市缺少人情温暖,人需要一片寄情的山水,在闲暇的时光中,故乡隐约的召唤牵动灵魂,化作乡愁如梦。此时,我总会一遍又一边翻阅儿时的照片,一遍遍回忆故乡洈水的点点滴滴……

有人说,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乡愁……在外工作一年,我时常在思考这句话,人若活得不自由,大多是因为思想不自由吧。我想跟着自己的心走,虽不知是否正确,但我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经历过一番强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今年四月,终辞职回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青年教师,得以时常再回故乡,心中不胜欣喜,感慨良多。

看着今日的故乡洈水,发展迅速,一派繁荣之景,不得不让人回忆起关于大坝的这段历史……

民垒坝高,十里红旗飘;断浪截洈河,筑起力辉煌;蜿蜒如龙卧,湖光山色照;首尾贯南北,亚洲领风骚。"亚洲第一人工土坝--洈水大坝,坐落在洈河中游,1958年9月破土动工到1980年加固工程才完成,22年时间凝聚了无数人的血汗,方有了这一辉煌。

通过假期走访,我有幸得知了一位当年参与修建过大坝工程老人的故事。

刘祖德,家住洈水镇仙女洞村,也就是我的外公。他主要参与了当年大坝修建的推车工作。

十一假期期间,我对外公进行了小采访,外公十分感慨。

外公今年已经80岁了,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却依旧坚持自己种地,饲养牲畜,性格十分刚强坚毅。提及当年往事,老人情绪激动,动情之处,几度哽咽。

外公说,当年政府下来征人时,他只有二十出头,年龄很小,却一点也不害怕,不过家离洈水大坝太远,总是要步行很久。到了工地,每天要工作八个小时,通常四五点钟要炸山,他们就都躲在玉米叶搭建的工棚里,等到结束了,妇女就把石头放进竹筐里用十字镐砸,砸成三角体形状的一块一块,然后放入推车之中,他当时主要负责进行运输。在那个年月,外公的手上、脚上,长期长满老茧、水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如今,外公的手依旧是那副瘦骨嶙峋,青筋密布,粗糙不已,甚至有些割手的模样。这与外公一生的付出与操劳,着实分不开。

在做工期间,事故、生病是家常便饭之事。有一次,同组的工友有人在拉一车钢筋的时候,车没有停好,直接从后面的坡上冲下来,刺穿了一位工友的身体,抢救无效,当场去世……说到此处,依稀可以看到外公眼中闪烁的泪光。

据外公回忆,那时候为了生活,外婆总会做一些腌菜、泡辣椒之类的小菜挑到大坝上去卖,每次外出,天总是没有亮过。外婆是十分胆小怕黑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唯有咬紧牙关,硬着头皮……

提起外婆,外公总是面上含笑的,在他浅浅的笑容里,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外公外婆一起携手走过的那段悠悠岁月,仿佛看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漫长历史……

此心安处是吾乡,故乡的漫长历史,与山水相融,与人心相通,无法忽视,不能忘怀。此后,故乡于我,不再只是春夏,更有无数个秋冬。

作者系松滋市涴市初级中学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小砚 | 洪水呀,洪水!
带你去故乡
“你来的那天大雪纷飞,我于是掉眼泪。”
忆 故 乡
国庆中秋·回到故乡
梦回高山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