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事】读书的孩子很美|山栀子

读书的孩子很美

山栀子
前天,在市实验小学听了一节六年级语文课,习作《变形记》。
这是一个关于想像的写作训练,让孩子假想自己变成了一种事物,会经历什么。
语文老师笑容可掬,循循善诱,引导着孩子们慢慢张开想像的翅膀。
孩子们从拘谨到放松,在静静的氛围中,想像的翅膀开始放飞。
教育就是这样神奇:想像的翅膀一旦扑哧扑哧起来,孩子心中的世界就会变得无限广阔。地球、水滴、树叶、蚂蚁、垃圾桶……

其间,一位小男生的的“变形”听起来很有点意思。
我变成了一本书,躺在书店的书架上,标价50元,封面也好看,内容都是很励志的故事。很多读者一看到我,就很喜欢,但一看标价,太贵了。于是,我很难被卖出去。
我开始被打折,只到折价5元的时候,被卖出去。
有一位读者买走了我,虽然穷困潦倒,却很喜欢我身上的故事。他从一位极普通的伐木工,读着我的故事成长,他的工作岗位不断升迁,最终成为了一名大企业家。成功的他,却依然喜欢读我这本书。
小男孩口述的大意如斯。
班上的孩子们听着都笑了,觉得很有趣。身处其中观课的我也笑了,因为觉得有理。
细想,我发觉这真的是一个很有理趣的故事。

课堂在继续,我的思绪却已飞向课外。
我在想,孩子为什么要想像自己变成一本书呢?
他一定是一个喜爱读书的孩子。我断定,在他读过的书中,一定有过类似他讲述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故事打动了他,也激励了他。
我在想,孩子为什么要想像书被打折呢?
标价50元一本的书在小学生的眼里,是常见的;50元一本的书在小学生的童心里,价值不菲;心仪却嫌贵,很符合孩童的心理。想像的土壤是生活,生活的体验有多丰富,想像就有多精彩。这是多么真实生动的教育案例。

我还在想,孩子为什么要想像一位伐木工人的成长史呢?
这让我想起了一款叫《罗马》的游戏,我曾迷恋其多年。游戏中的伐木是最有趣味的情节,弯腰砍柴、抱柴入仓、熙熙攘攘,不辞辛苦,唯有伐木声极其动听。当然,今天已不是玩罗马游戏的时代了,但伐木的场景,在各类游戏中都极其常见,伐木的艰辛也是共同的属性。还有,在儿童绘本中,伐木的故事也是很多了。这个孩子想像伐木工一步步成长的故事,生动地解读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大家都懂的道理。成长总是充满曲折的,这个孩子从游戏或是书中读到了这样一个道理。

我很喜欢教师在归纳点评时根据的这个词——“有意思”。有趣又有理,这样的故事就变得“有意思”
写作的层次不止于有意思,更在于“有意义”。
这个孩子是怎样把有意思的故事讲得“有意义”的呢?其实,他的方法很好。他在反复地对比中,把他对“读书价值”的理解简单而又生动地表达出来:读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读书能改变命运。

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思想。这便是“变形”的真义。
化身为书,看似无意,却别具匠心。小孩子的一次“变形记”,告诉我们,读书的生活,很有意义;读书的孩子,很美。
我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还想告诉我们:真正有价值的书,是不应该被打折的。如果是,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心愿啊。
其实,作文教学的价值也是如此,不在技巧,而在意义。
(作者单位:松滋市教育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世界上最高的书山》
推荐九本有意思的书
乱看书就是好玩儿
如何引导孩子学古文
快乐和个人创造,是讲故事的灵魂!
三步法,帮助孩子培养阅读好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