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悦读】最是书香消倦怠|王春艳


最是书香消倦怠

王春艳

职业倦怠,是每位教师绕不开的话题。教师的工作杂冗琐碎、单调重复、见效缓慢,再加上社会偶尔对教师不公正的评价,难免让教师丧失工作激情,以应付、消极、否定、麻木的态度对待工作,甚至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充满了怀疑。这样的状态,不仅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造成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曾经有段时间,严重的职业倦怠情绪笼罩了我,我对工作消极、排斥、反感。我讨厌教室的叽叽喳喳,恐惧堆积如山的作业,厌烦不断闯祸的学生,害怕琳琅满目的表格,抱怨捉襟见肘的工资……那段时间,我快要崩溃了。

无意中我读到了一本《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是美国作家威尔·鲍温。读过之后,我如醍醐灌顶,写下了一篇读后感,并按照作者介绍的戴“紫手环”的方法,开始尝试不再抱怨。实验结束后,我能用积极的眼光看这个世界。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不只是让我终结抱怨,更让我认识到,读书可以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变化。从那时起,我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每星期读一本书。阅读,让我开启了一段美妙的旅程,让我不知不觉远离了职业倦怠,积极主动地对待工作,真正关心每个孩子。正因如此,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我认为走出职业倦怠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广泛阅读,与书为友。


阅读,认识教师职业的一扇窗户

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有苦难言,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更让人心碎的是,自己明明付出了那么多,家长和社会有时还不理解。

阅读可以让我认识到,作为教师,自己并不是孤单,也并不委屈,因为我们有很多很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他们比我更敬业,更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更愿意默默无闻地为孩子们、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和这些优秀教师比起来,我自惭形秽。

通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认识了雷夫·艾斯奎斯。雷夫从教20多年,获得众多国内外大奖,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等等。他在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雷夫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贫民学校,许多学生活在贩毒、枪击的环境下,甚至还有女学生早孕。但是为了让孩子们考上一所好大学,从而改变命运,雷夫倾注了无限的时间和精力。他利用节假日陪孩子们一起阅读,学习,带孩子们去听音乐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他为了孩子们,也是够拼的,付出金钱、时间和汗水。这样关心孩子成长和未来的教师,怎能不会赢得孩子们的敬重,怎能不赢得社会和家长的尊重和认可呢? 我们有这么优秀的同行者,我们无须彷徨沮丧,应该点燃工作的热情,振作起来,满怀爱心地对待孩子们,积极地对待工作。

其实,每位教师在闲暇的时候,还要多读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我们要发自内心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物体也不是一般的小动物,每个孩子有血有肉,有思有想,有知有觉,都是生命的奇迹,都应该被温柔以待。教师从事的是关注人的事业,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认识每个孩子的差别,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若不这样,耽误的就是一个个孩子的未来,影响的就是一个个家庭的幸福。

记得在《教室里的心灵鸡汤》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只是造物主的媒介,指引孩子通过这个媒介变成社会有用的人。”我想,我们教师可以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教师的这一职业是多么重要。

多阅读吧,书本中有太多有趣、高贵的灵魂,教会我们反思,教会我们成长,让我们真正懂得到教育这一职业的重要、可贵、特别之处。我们也会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慈悲,所以善待;因为善待,所以爱;因为爱,走出职业倦怠。


阅读,解决教育难题的万能钥匙

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难题,束手无策无计可施。

每位教师都可能有过这样的尴尬:我们在讲台上慷慨陈词,孩子在座位上,一脸茫然无动于衷,一问三不知;我们对犯错的孩子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地刚刚教育过,可一转身,孩子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留守儿童不做家庭作业,爷爷奶奶无助地来求助我们,我们也无可奈何;教室里的墙壁被乱涂乱画,怎么也查不出是谁做的……我们总在努力,但是总是收效甚微。几乎每天,我们都会被这样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麻烦”困扰着,让我们觉得无所适从。

记得我曾将作业做错的孩子叫到我身边,耐心和蔼教他们改正,但是当我问孩子极其简单问题的时候,孩子竟然垂头盯着书本,一声不吭。我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很生气,有时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我实在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

后来我读了一本书《孩子为什么失败》,这本书是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所著。书中记录了霍特发现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书中介绍了孩子在恐惧的情况下,会出现大脑“短路”,一片空白的情况。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恍然大悟,也惭愧不已。我错怪了孩子,孩子站在我身边的时候,不管我是否和颜悦色,他们内心都很恐惧,出现了大脑“短路”的情况,所以回答不出问题,不管我的问题多么简单。而我不但不理解孩子,反而责怪他们,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伤害。我的失误,就是因为不了解孩子的特点造成的。从那以后,我教孩子改正作业错误的时候,总是先好好安抚孩子一番,让孩子放下对我的戒备。

其实,解决教育中林林总总的难题有一把万能钥匙——不断阅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以及熟稔的教育技巧,从哪里来?唯有从阅读中来。经验虽然可以给我们一定帮助,但更主要的是不断阅读,不断充实自己。阅读,才是提升专业素养的源头活水。

教师的阅读不能是碎片化的,要系统化。教师必须坐下来,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各种专著,将阅读当成每日的必修课。只有当我们满满地拥有了“一桶水”之后,才能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轻轻松松地给孩子“一杯水”。

当我们有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对待教育教学工作能游刃有余,如闲庭信步之后,自然而然就多教育工作多了一份热情。我们会在不断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教育的芬芳和甘甜。那时,何来的职业倦怠?


阅读,通往教育诗意的一道桥梁

教育生活的纷繁复杂,平淡无常,也容易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但是,若我们能发现每一个平凡日子里所蕴藏的诗意,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么职业倦怠感也会消逝得无影无踪。

我们怎么找寻日子的里的诗意呢?还是要读万卷书。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里的婆娑世界都是作者用自己丰富的经历和深沉的思考描绘出来的,有的书甚至凝结着作者一辈子的智慧和汗水。作为读者,只是花费一点点时间,就可以领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就能和智者对话,就能接触到精彩深邃的思想和灵魂,这难道不是世界上最讨巧、最轻松的投资吗?

读过书,我们才有自己的思辨能力,才能拥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心平气和地接纳工作的辛苦、平凡,薪资的微薄和外界对我们的高标准,才能远离职业倦怠,坚守教育。

读过书,我们才能见识到一个我们从不了解的世界,才能认识各种类型的人,才能体会到宇宙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才能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生活,才能将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读过书,我们才能变得敏感,才能发现孩子每一天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来每个日子都是崭新的;读过书,我们才能变得柔软,才能真正容纳孩子一次又一次犯错,才能看到孩子的纯粹和美好;读过书,我们才能学会欣赏,才能懂得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才能珍视每一个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读过书,我们就会不知不觉远离职业倦怠,让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翩翩起舞,让教育散发着醉人的诗意。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是个邮差。我想说,如果不读书,上过万节课也不过是个教书匠。只有读过很多书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园丁,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最是书香消倦怠。只要每位教师都能沉下心来,手不释卷,就能远离倦怠,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作者单位:松滋市黄杰小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教师战胜职业倦怠的建议》读后感
教师,如何度过职业倦怠期
如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育的幸福从哪里来?
山不过来,人可以过去……教师可以这样远离职业倦怠!
我心中的好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