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我的曾祖是道士|胡 子

我的曾祖是道士
胡  子

我的曾祖父是一名道士,也是十里八乡名闻遐迩的一个文化人。虽然他现在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但和上年纪的人聊起他,无不觉得他才是我们那里真正的“得道人”。

我的曾祖父名叫胡人銮,叔曾祖父名胡人鎏,俩人的名字联在一起,有种皇族般的霸气感觉,可见我的太曾祖父是何等的眼界。据说太曾祖父是一名晚清秀才,可惜英年早逝,要不然,那一些霸气的“贵族”名字可能还会出现得更多。

曾祖父在他秀才父亲的培养下,也是有着很高的文字素养的,至于他为什么会走上道士这条路就不得而知了。现在和一些“老学究”聊起他,无不大竖拇指:“你公公(曾祖)那手毛笔字啊,在我们这里找不出第二个来了,几十个同样的字,都是可以筒的起来的(完全覆盖)”“他的经文闭着眼打着瞌睡念出来都不带一丝错的”……我印象中,他高高瘦瘦的身材,有些清风道骨的模样。枯瘦的手指,无论捏着的是一管笔,或是一张牌,都显得是那么的棱角紧致。闲着的时候就喜欢踱着方步在马路上走来晃去,见人都打招呼,有点鲁镇孔乙己的味道,只是不着长衫。

他家里(二爷爷家)曾有个他专属的坐位,名为草窝,自称宝垫,外形有点类似于古时的轿子,草编的厢体,只留前面一道门,冬天猫里面暖和。我们小时候去拜年,就经常在那草窝里爬进爬出的。有次和一堂叔聊到这个,他印象尤深,说有次生病发烧藏在里面没被发现,差点就死在那里面了。这种草窝只有旧时的老篾匠才会编,听说他那个就是我曾外祖父给做的。我曾祖父那个宝垫后来年久失修,我曾外祖也已去世,也没人再会弄了,就退出了江湖。现在人只怕听说过草窝的都很少,更少人见过了。

我曾祖父因为识字多,也写得一手好字,就很高兴有人向他请教,他也好为人师。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还没到上学认字的年龄,有时晚上一家人在火坑(房)里围着柴火烤火,那时还没有电灯,就着微弱的柴火光,他拿一根柴枝把柴灰抹平,就在上面教我认字写字。后来想起,还真有些古人作风,太雅致了。不过,他不跟我们住在一块,到我家也只是偶尔来来,教字的娱乐成分更多一些,权是打发一些长夜时间罢了。后来他还教过我写包袱(冥纸封皮),写文疏什么的。现在我有时也会看到一些丧事活动中的法事文案,简洁到让人吃惊,惊叹时光的伟大,却无法置以褒贬。

在文革前,我曾祖父就是我们那里最有名的道士,据说是我们那个地方的道士坛门(掌门)。所有来我们那儿做法事的外地道士,都需得到他的首肯,给他贽礼,请他把舵。我也从来不见他有下农田干活,或许是他那份职业可以让他收入颇可吧。文革期间,因破“四旧”,受到了一些殃及,还被迫以他的法号“金丐”为韵自编一些顺口溜到台上去演唱认错。我现在也还偶尔听到有人给我们念讲那些顺口段子,说是我曾祖怎样的文采风流。我却是不以为然,实不愿接这样的自嘲式茬口,从来也都是不附和的。后来开放了,世道宽容,民俗文化不再是洪水猛兽,我曾祖父就又重操旧业。但他年事渐高,不再适宜唱念做打,一般就只去人家法事上做做文案,写写画画,也接受些后进道士的请益。记得有次我们一大家子去参加一个亲戚的丧事活动,他一时兴起,也拿起点子(法器)跟在一众道士后面唱了起来,咿咿呀呀的。我五叔还嘀咕,姥姥(爷爷)这牙也不齐了,说话都不关风了,还跟着唱啥呢!唏嘘不已。

我曾祖父是个传统的文化人,谈典论经,缕缕分明;挥毫弄墨,字字珠玑。他对现代文化却略显陌生,也不惯用硬笔。我们说些课本上的新知识给他听,也从不置评。他家里曾藏有好些线装书,家谱什么的,后来却不知所踪。他去世时我不在家,据说在整理遗物时,赫然发现他早有预感,已经把他去世后要用的法事文书预备妥当,那些疏文(冥界通关文书)甚至是可以用到之后三周年时光的。

曾祖父虽然自己很有文化,却没有传之下代。我的三个爷爷,名字分别是文森、文林、文权,都是平平淡淡的做着本份的农民活计。我有时就想,是不是他们名字上三木两木又一木的,文里太多木了不够灵醒吧。也不知他这么有文化的人为什么给后人取名却这么平常,不若先辈。也或许是大智藏拙吧。孙辈曾孙辈也都开枝散叶,人丁兴旺的。却大多天涯海角,五湖四海的经营着各自人生,不会有人来传承他的事业了。我作为长曾孙,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外出谋业,按家里很多老人的说法,倒是应该将这衣钵继承下来的。第五辈俨然而立,这传奇的曾曾祖他们多是不知道的了,也没有兴趣去了解,更不会去关注这些传统的行当里有多少内涵,又寄托着多少人的情思。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采,一个家族有一个家族的荣耀,我曾祖父在他那个年代活出了他自有的风采。荫被后人,我们也各自在各自的环境里平祥的生活,虽都没有他那种名躁一方的声望,但盛世小康,也是对他很好的慰籍吧。
(作者系松滋刘家场镇人,现居珠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待花开之一百二十
宋说成语:一字千金
曾祖父是什么辈分,爷爷的上一辈(父亲的爷爷是曾祖父)
我家的一九四二
我的曾祖父
为中医而生:从曾祖父到我的行医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