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点线面体》教学反思|杨 卫

《点线面体》教学反思

杨   卫

《点、线、面、体》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中的一节课。本章内容衔接了小学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又是整个初中几何的基础。前面三节课分别是《认识几何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几何图形的展开图》。《点、线、面、体》的教学是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小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观察立体图形感受到了点、线、面、体的联系;在旋转自制学具活动中,学生体验了“面动成体”,达到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目的。整体看,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
一、自制立体图形的介绍,引出概念几何体(体)。观察立体图形组成,引出面、线、点之间的联系。
二、观察点、线、面的运动形成了什么图形,体会几何元素的联系。因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笔尖在纸上运动得到什么图形?②我班某同学转笔小动作,笔转动过程中得到什么图形?③转动长方形、三角形等纸片(课前学生自制学具,纸片已经固定在笔或笔芯上,可以转动观察)得到什么图形?
三、回顾知识要点小结。
四、当堂练习。练习分为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基础练习4题,拓展练习1题。第五题是探究顶点数、面数、棱数之间的关系。这题设计目的是通过欧拉公式的猜测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导入环节中,虽然给学生时间讲解学生自制的立体图形,但偏离了我最初的设计意图。最初的预设是两个学生每人介绍一个立体图形,从而引出几何体的定义。实际课堂在展示课前制作的立体图形环节时,问题没有提明确,导致学生介绍了整个小组做的全部立体图形。介绍时间用时5分钟,于是急切跳到“面”的引入,虽然后面又穿插定义了几何体,但是课堂显得不流畅。这实际反映的是我对课堂的把握能力不足。
2.对学生“放手”不够,小结知识点阶段,没有放手让学生小结。如小结“点动成线”,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如何用几个字简洁概括?”。即使第一个“点动成线”学生不能概括,后面的“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学生是能够通过类比独立总结的。
3.课中没有发挥出小组学习的作用,这节课小组学习还是流于形式。在第一节数学课我让组长组织讲解长江作业,效果比较好。而第二节新课有老师听课,学生却显得不活跃,我也没有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活动一——讨论立体图形的面与面有什么区别,预设安排是让学生讨论后再交流,实际课堂没有让学生思考讨论,而是点学生回答。没有给所有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活动二——平面图形绕轴转动得到立体图形,没有启发学生多准备不同的平面图形,学生普遍准备的是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和半圆等常见平面图形。若是准备更多的组合图形,特别是不规则的平面图形,那么实际教学效果将会更好,更有深度。如准备了圆心角45度的扇形,绕对称轴转动会出现类似“蛋筒”的新几何体。那么课堂是否会更精彩?观察不规则平面图形转动得到立体图形的过程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本节课教学目的之一或者说考点之一就是从直观感受到空间想象,只有有了直观感受的基础,才能在脑海中进行想象构造图形。这个活动应该添加这样的设计:  PPT出示23个不规则的几何体,让学生画一画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旋转后可以得到已知立体图形,并组织学生说一说怎样旋转得到的?在这个画图和解说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数学是一门要求规范的学科,数学教学需要教师语言规范。我的课堂语言还要加强修炼,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准确、让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更精准,都是今后课堂努力的方向。
5.我上课语气太平淡,没有激情。教师上课都没有激情,学生自然没有兴趣继续听课。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趣,也是值得思考。如举例平面、曲面,我在七1班试教时,学生描述“电脑是平面,鼠标是曲面”,学生是按照课件图片描述的,我给学生指出电脑屏幕是平面,课后我回到办公室摸了摸自己的鼠标,发现“鼠标是曲面”这句描述也不准确,应该是“鼠标的按键及手心接触的面是曲面,鼠标接触桌面的面是平面。”今天在本班执教发现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兴趣。那么实际生活中的平面和曲面举例教学设计可以改成这样:
提出问题:
问:你最喜欢玩什么?
预设1:手机(游戏)。
    追问:手机的表面是平面还是曲面?(当场掏出自己的手机做打游戏的动作姿势)
    预设2:电脑。(若学生没有回答出来,可以双手打字动作启发)
    追问:想到电脑,哪里是平面?哪里是曲面?
    当有学生讲到鼠标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到上讲台前边说边指给其他学生看。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否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融入到课堂中。
学无止境,今日思之越多,昨日失之越多,明日得之越多。
(作者单位:松滋市王家桥中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七年级4[1]
4.1.2 点、线、面、体
6.1 几何图形(上课用)
初中初一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下载3
教案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