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你家的墙上,过年还贴年画儿吗?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从这句民谣里我们可以看出,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了。

         不过现代家庭大多是不蒸馒头的,需要时直接到馍铺里去拿,倒是省心省力了,就是吃起来劲道和口感都差多了,还是以前的手工馍好吃。

        既然不蒸馒头了,那就“争口气”吧,可临近过年,每个人的脾气都变得老好了,谁还跟你“置气”呢!

        想来想去,今天接着赶集吧,别的不用我嘱咐,一定要记得买几张年画回来。

       年画是中国的一个特色画种。历史上,民间就有贴年画的习俗,对年画儿也有着各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

       年画以其特有的绘画语言,深受乡亲们的喜爱。它不仅是年节中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是祈福纳祥的中国文化的形象体现,还是文化的流通。美丽的年画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年画不仅有欣赏价值,是对幸福的祈望,心理的自慰,其实也是人们顶住艰难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

        所以年画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标志,有一种仪式般的神圣意味。

        如今年画渐少,孩子们也早不再关注自家的墙面。   

        可在前些年,贴年画是农村人家的传统,即使再贫穷的人家过年,家里也不能不贴一张年画。

        那时候,村民们除了贴春联、贴门神外,还喜爱在堂屋、卧室中贴几张年画。一张张鲜艳夺目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增添了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

        那时年画的种类较少,只有单张画和多张连格画。

         单张画题材大多是《年年有余》、《松鹤延年》以及鲤鱼、寿桃、喜鹊和八仙之类,大张的有《春牛图》、《老虎图》、《胖娃娃》、《斗鸡图》等。

         我最喜欢的是看那种分成许多小格子的年画,《说岳全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以及《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董存瑞》之类的电影故事画。

        五颜六色的年画特别能引起我们这些孩子的共鸣,画面上的内容不但让人大饱眼福,更是令人神思飞扬。

        现在还能记起的有《岳飞枪挑小梁王》,从那时起我就牢牢记住了岳飞这个名字。还有《霍元甲》、《夜幕下的哈尔滨》等等·······

        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就开始忙着贴年画。旧年画是扫屋子那天就揭了的,我们先将新年画展开地在墙上,父亲站在几步远的地方,看看位置是否合适,两边是否平行,然后说“好,钉吧”,我就在画的几个角上按图钉·······

        等这些活儿干完后,家里一下子就变了样,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格外的喜庆,我们也感到无比的幸福。

        到了大年初一那天,一群小孩子穿着新衣服,喜气洋洋地去给左邻右舍的长辈们拜年,口袋里收满了平时难得的瓜子、花生,糖弹等零食,喜悦地吃着……

        我却要把各家墙上的年画挨个看个遍,有时还脱了鞋上了炕,去欣赏后面墙上贴的画儿,细细品读画里的故事和人物……

        那时觉着年就是这一幅幅年画儿,真美!




2018.2.13于山西运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画儿里的中国年
小白学画儿
画了一幅简单的小画儿,32开的,用时很短...
旧时过年老物件:“福”字儿不该倒贴
“卖画儿来—卖画儿”--吴裕成
年画儿 I 毛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